成渝“第三城”之争再添变数
新闻来源:早报网重庆频道更新时间:2009-1-1513:00:31【字体:小大】
2008年12月1日,当成渝间第四条快速通道渝武高速开通后,第五条快速通道“成安渝”高速公路的前期准备也在两地间紧锣密鼓地展开。有关人士表示,这条“总长250公里,在地图上‘划一条直线’”的高速公路建成后,不但将实现成渝两地的最快通达,也使得成渝“第三城“的争夺充满变数。
最短的成渝路
去年10月23日,资阳等来了一个好消息———四川省委、省政府一纸文件传至该市,文件上“同意修建成安渝高速公路”几个字,高度兴奋着资阳人的神经。
尽管1年前,关于这个消息就已广为流传,尽管随后在川、渝两地的几次“官方对话”中,都高调将这条成渝新干线摆上了台面,“但是没有省委、省政府的最终表态,我们都不安心。”资阳市相关负责人如释重负的语气里,透露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因为“对资阳而言,盼这条路盼得太久了”。
随着四川方面的“拍板”,这条被称为“成渝高速公路辅助通道”的新项目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2008年11月5日至7日,由四川省交通厅和重庆市交委共同派出的专家组对简阳市、乐至县、安岳县及重庆大足等地进行了沿线踏勘;10日,成安渝高速公路预可报告在成都启动评审……
“目前,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土地、水保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编制中。”12月9日,四川省交通厅在接受采访时,给出了这样的“进度”。
在重庆,关于成安渝高速公路的建设则已经出台了明确的时间表:来自重庆市交委的消息称,该项目已纳入市政府审议通过的《重庆市高速公路网规划》,目前,重庆段已启动前期论证工作,计划在2010年前动工建设。
作为成渝之间的第五条高速公路,成安渝高速从规划开始就一直备受关注。因为“担纲”成渝高速公路的辅助通道,这条路将实现成渝两地的最快通达。
重庆市交委副主任滕宏伟透露,成安渝高速公路总长约250公里,如此距离相当于在成渝之间“划一条直线”,而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也将成为连接重庆和成都的最快通道。
据悉,这条通道在重庆境内共95公里,起于外环高速公路,经璧山、大足与四川安岳相交。四川境内的走向基本确定为从成都绕城高速,经双流、简阳、乐至到安岳。
争夺“成渝第三城”
左上方,成都;右下方,重庆———这是资阳在地图上的位置。
一个“左右逢源”之地,却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过境高速,直接连通成渝经济区的两大核心城市,这不能不说是资阳的尴尬。
资阳人对成安渝高速公路的渴求,不言而喻。
然而,除了破解尴尬,他们的急迫还有另一个更重要原因———借着这条“直线”,资阳要加入一场“战役”———成渝“第三城”争夺战。
事实上,关于“第三城”的声音由来已久。早在2004年2月,在成渝签署“1+6”协议之后,就有学者提出,成渝都市圈存在“第三城”的缺位。
直至2007年,成渝经济区的概念提出后,这种竞争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内容。
就在去年,一位网友的投票帖《你心中的“巴蜀第三城”》出现在某论坛,引来疯狂点击。开始是正规的投票,后来则演变为各地网民的论战,“口水战”持续至今。
随着民间的热火朝天,“第三城”的官方争夺,也逐渐由“暗战”变成了“明争”。
成渝间有实力的城市开始纷纷表达其争当“第三城”的决心。
遂宁最先表态,明确将“第三城”定位写入了“十一五”发展规划;
南充随即提出,要成为“成渝经济圈次中心”;
泸州市市长介绍的发展战略是“我们是成渝经济圈的二传手”;
而成安渝高速公路项目的正式启动,让资阳市相关负责人在勾勒“第三城”目标时,底气多了不少。左手牵成都、右手牵重庆,带动中间地带发展———资阳的这幅发展蓝图不是纸上谈兵,在成安渝高速公路建设的“风声”传来时,他们早早就开始了行动。
没有输家的竞争
提法各异,但都昭示了这些城市争夺“第三城”的“野心”。这其中,尚不包括重庆境内的城市。
“成渝第三城”的头衔为何会引出一个“战国时代”?
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甘强引用了这样一句老话:“一根扁担两头挑”。他说,“成渝两地相距300公里以上,但两城之间以物资、人员、服务等交换为特征的空间相互作用力目前还较弱,两个城市的辐射范围还远没有形成交集。”
在他看来,就像京津之间有廊坊、广深之间有东莞、沪宁之间有无锡一样,成渝经济区要真正落地,也必须要有一个“第三城”在两地之间担任中转与承接的角色。
而谁成为了这个“第三城”,谁就会从成渝两地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在成渝之间众多的二线城市中脱颖而出。
谁将成为“第三城”结局难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竞争,都会加快成渝两地间二线城市的发展。“这是场没有输家的竞争。”甘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