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背街小巷整治工程交出漂亮“答卷 ” 文章来源:邛崃市新闻传媒中心 发布时间:2014-12-12 10:44:57
如果说主干道是一座城市的“大动脉”,那么背街小巷则是一个城市的“毛细血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背街小巷看似隐蔽,却最紧贴百姓生活。“说实话,整治后环境确实不错。”近日,我市背街小巷四期维修整治工程已完工,在采访中,许多市民对此次整治效果赞不绝口。
环境改善 居民点赞
仿古的牌坊、洁白的墙面、统一的灰青色砖块……12月9日,记者来到花园巷看到,街道内联通着包括铁花巷在内的许多分支小巷,它们都在此次的维修整治中换了新装。随意走进一条巷子,都可以看到特定造型的新瓦、灰青色的砖块、简笔线条勾勒的墙画,处处体现出川西民居的气息。
与以往的环境相比,如今居住在维修改造后小巷里的人,不再为门前道路坑洼不平、路灯不亮抱怨,相反却多了几分喜悦。谈起现在的改变,家住花园巷的金一川颇有感触:还未维修整治前,巷内很多“牛皮癣”广告在长满青苔的墙体上格外醒目,地面坑洼不平,一些人嫌路难走,就把垃圾随意丢在路边,久而久之,垃圾的恶臭味让过路人捂鼻而过。现在,路平了,墙白了,再也闻不到垃圾的臭味了。
“你看现在这条路好干净,没整治之前,到处都是垃圾,有时都不愿意出门,现在吃完饭就想到外面去走走。”金一川手指的方向,是一条长约100米的干净整洁路面。
两年整治 31条主巷变样
从2012年以来,我市把背街小巷整治列为一项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2年来先后完成了水巷子、同心巷、幸福巷等31条背街小巷主巷和100余条支巷的美化整治,极大地改善了古巷风貌和人居环境。
“冬天到了,孩子早上天没亮就要上学,家门外没有路灯很不方便。现在孩子上学不用打电筒,大人晚上下班也不再摸黑了。”建设路43号小巷的住户李静说,自从家门前的环境整治后,大家都很珍惜,乱丢垃圾的现象减少了,“一些居民看到地有点脏,还主动打扫”。
据市建管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的背街小巷维修整治工程从7月开始动工,涉及铁花巷、小南巷、文昌小学前小巷、建设路43号巷等9条主巷,包括巷道路面,疏通雨污水管道、房屋风貌整治。
消防安全则是改造工作的重点。建管局联合广电、通讯等部门,将“小三线”全部入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电线布满屋檐与院坝的情况,消除了安全隐患。
另外,沿街的商铺和住户的房屋也同步进行了整修改造,统一了店名招牌,居民小院落更显特色,居民的居住条件改善,小巷人气增加,商机开始现象。采访中,一些市民告诉记者,“自从打造后,哪怕是居住在高楼大厦覆盖不到的小路深巷里,一点儿也不觉得出行不便,而且自己的房屋出租也更容易了”。
记者 陈淼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