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调增速不代表危机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成为近期舆论关注焦点。值得注意的是,海内外各机构大都预计,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下,2015年GDP增速目标将会下调至7%左右。专家表示,货币政策明年仍会保持稳健,是否降息、降准需相机抉择,此外,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价格改革、户籍改革、“一带一路”战略等明年有望获得重点推进。(12月9日中新社) 最近几年来,我国每年都根据实际情况下调经济增速目标。应该说,这样的抉择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当前现状和形势的准确把握。相对较低的增长并不代表危机,高增长往往潜伏危险,而事实上哪怕7%的增速,放在全世界比其实也不低。
不否认,入世以来,哪怕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风暴时,中国经济依旧呈上升趋势,最困难的2008、2009年,增速也高于9%。在过去,“保八”似乎成了一个底线。因为按照很多学者的计算,只有实现8%的增长,才能解决足够的就业,保持社会经济稳定。为此,我们煞费苦心也受尽煎熬。但最近两年,我们将经济增速目标定在了8%以下,事实表明,这样的选择并未造成就业危机。
从目前的形势看,就业压力还远低于2008年下半年。而调结构、转方式方面,尽管已经提出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体制机制尚未发生根本改变,过度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通过投资保增长当然是一条路,但却是饮鸩止渴,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增长快慢的问题,而是结构上的问题。刺激不可能是长久之计,如果未来经济增长滑坡,结构调整却没有太多作为,那无异于丢了西瓜也丢看芝麻。
因此,从实际出发,哪怕进一步调低GDP增速预期,其实反倒有利于给结构调整创造空间。去年以来,中央政府一再简政放权,取消和压缩行政审批,推进金融改革,这些都有利于民间投资。
一个健康的经济结构和均等的市场机会,能够创造更多高效的企业,解决更多人的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