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的皇帝
南北朝时,侯成兴兵三犯台城,梁武帝萧衍御驾亲征,损兵折将,被困台城,饿死经楼。
以上是川剧《困台城》的简略情节。
坐了三十九年皇位的梁武帝被活活饿死,这在中国帝王史上和传统的戏曲剧目中是旷古绝今的一个。传说,萧衍虔诚礼佛,死后被封为饿佛。丰都“鬼城”九蟒殿的那个饿佛就是梁武帝。
一国之君的萧衍,然何被活活饿死?梁武帝台城被困,确实是外无援兵,内缺粮草,但是在“经楼”一场的供桌上放着一盘雪白的大米。饥病交加的梁武帝——
白蓬头,白三(髯),黄褶,系白腰裙,黄帔披肩,面无人色,步履踉跄地走至供桌,抖颤的双手端起贡米:“米呀,米呀!惜乎无火,怎解孤辘辘肌肠……啊……”一口气接不上来,呜乎哀哉。
舞台“灯光”转暗,神灯明亮——戏的结尾是一个吊式佛前灯的“特写”。
民间有“早知灯是火,饭熟几多时”的谚语,来源即是《困台城》的“经楼”。
一个“舞台‘灯光’转暗,神灯明亮”的“特写”镜头,在现时的戏曲舞台可谓轻而易举。昔日的旧戏班演“坝坝戏”的“万年台”,要让表演区暗淡,“神灯”令观众注目,却是要“抠脑壳”啊!
当时的处理是这样:
演区“满堂红”(即点烛加菜油灯),戏临终时,灭掉所有烛光、菜油灯,独留“神灯”;若是煤气灯照明演出,则是在梁武帝倒地时,“打杂师”和“二衣箱”(属舞台工作人员)将预备好的两块黑布,把吊落于台口左右的两盏煤气灯光亮遮掩片刻“神灯”的“特写”自显。
“幺台(戏毕)锣鼓”一响,再取开黑布,让气灯拉回原位;若是前者,则由“打杂师”打一把“铺台烟火”将台沿上刚熄灭的数十支蜡烛重新点燃,演出方告结束。
“土办法”,而今虽无可取之处。但在那时的条件下,此种处理办法是极高明,值得称道。不能不佩服先辈伶人的聪明构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