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揣冒昧的胡咧咧几句,如有冒犯,不是针对个人,仅仅只是针对作品,敬请原谅。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意为先,境次之。意,即为作品蕴藏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所谓境,就是依靠一定的艺术技巧和手段,营造的艺术氛围。意和境的高下,是作品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综合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作者的艺术修养和人生品格的体现。有文艺评论说,艺术的终极表现形式就是音乐。笔者是支持这一论断的。音乐的综合艺术表现力应该说是强大且深邃的。闲话少说,就这首作品来讲,意和境,是已具雏型,但缺乏深度,没有足够的留白,让读者或者听众去细品。其二,音乐的表达形式上,旋律感很优美,但是与题目和词想要表达的流浪,没有契合,缺少诉说感,因此,听后的情感共鸣不够强烈。若听《橄榄树》,其婉曲的诉说旋律就会让人感知流浪中产生的思念之情,个人浅见,若是曲风换做民谣或者小调也许会好一些。其三,歌词是音乐作品的重要有机体。关于歌词,笔者拜读过作者许多作品,从整体上讲,作者的创作热情和情感体验令人佩服,在表达技巧上有长足的长进。但是其绝大作数作品都显得空泛,缺少感人的细节处理。另外说说演唱,让20岁不到的小姑娘处理这样的作品,她没有足够的人生体验,怎能很好地诠释流浪?只有天涯的断肠人,才会明白望尽千帆 的皆不是的苦楚和悲凉。最后,祝词曲作者创作更好的作品,祝演唱者唱红九州。(纯属班门弄斧,望楼主不要责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