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480|评论: 47

[社会•争鸣] 盐亭历史名人简介系列 (可探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盐亭籍历史名人简介系列
                                                                                                                                     九龙闲人

    最近,有兄兄请我空余整个”盐亭十大历史名人“简介出来。都两周了,还在难产中。。。。为什么呢?一是确实忙了。
二是,哪十位人可列入“十大”,这本身就没有一个答案。“十大”以什么标准为大?各持已见。故最好不要叫“十大”而以“十位”为好。
三是,名人的选择也是有些标准的。以官当得大为名?以书写得好为名?以事业做好为名?
后来想来想去,算了,也不要什么十大八大了。列一些我自认为盐亭一线人才的出来。 请乡友与兄兄们自取。可根据需要增删。有兄兄说盐亭历史名人,得首先从岐伯与嫘祖起列传。那就容后再补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历史名人传】:

李义府
1、生平:(614~666),盐亭县永泰人。贞观八年(634)对策擢第,补门下省典仪。寻除监察御史,又敕以本官兼侍晋王。及升春宫,除太子舍人,加崇贤馆直学士,与太子司议郎来济俱以文翰见知,时称“来李”。累官吏部尚书,加弘文馆学士。永徽六年(655)擢拜宰相位: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李义府在相位七八年之久,于显庆二年(657)、龙朔三年(663)两度升右相。
2、文化成就:
李义府著有《古今诏集》100卷、《李义府集》40卷传于世,又著《宦游记》20卷,未完成即亡。全唐诗存李义府诗八首(《全唐诗》卷35_27—33)。其代表作有《和边城秋气早》、《宣正殿芝草》、《杂曲歌辞·堂堂》。
李义府的《度心术》,今人已将其提升到“古代谋略要术,中华智慧经典”的高度。与赵大宾的《长短经》,并为谋略要术方面的成功学著作。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历史名人传】:


严  震

(723-799),字遐闻,梓州盐亭凤池坝人。世为田家,以财雄于乡里。震屡出家财以助边军,授州长史、王府谘议参军。建中初,司勋郎中韦桢为山、剑黜陟使,荐震理行为山南第一,特赐上下考,封郧国公。在凤州十四年,能政不渝。建中三年,代贾耽为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观察等使。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冯翊郡王、赐实封二百户。诏改梁州为兴元府,即用震为尹,久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贞元十五年六月卒,年七十六,册赠太保,谥曰忠穆。及丧将至,废朝三日,令百官以次赴宅吊哭。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历史名人传】:

赵蕤(约659~742),字大宾又字云卿,盐亭县两河镇赵家坝人。唐代杰出的纵横家,蜀学的杰出的代表者,李白之师,“赵蕤术数、李白文章”,并称“蜀中二杰”。著作《长短经》亦称《反经》,成书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共九卷64篇,是一部糅合儒、道、法、兵、杂、阴阳诸子思想,阐述王霸谋略、长短之术的历史哲学著作。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历史名人传】:


文同(1018~1079年) ,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盐亭县永泰乡)人。北宋文人画的代表性大家,著名画家、诗人。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苏轼敬重。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陵州、洋州。元丰初年知湖州,逝世于赴任途中。他的墨竹在当时影响就很大,为人所师法,更被后世尊为墨竹之祖,人称“文湖州竹派”。所著《丹渊集》40卷,《拾遗》 2卷,附《年谱》1卷、《附录》2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


发表于 2014-12-26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12-26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盐亭人应该知道滴,这系列好力挺!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不中用 发表于 2014-12-26 10:30
盐亭人应该知道滴,这系列好力挺!

陈书
1、生平1656—1712)字玉简,亦御简,字丹书氏,一署思径子。四川盐亭人(今盐亭县两岔河乡水集口村)。清顺治十三年生。幼纯孝向学,曾随父客居母籍陕西泾阳。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八岁投笔从戎,以秀才随军入闽(今福建)平息“三藩之乱”。从而卷入长达十二年的军旅生活。二十四年(1685)三十岁退归故乡。二十六年(1687)领乡荐(即中举人)。二十七年(1688)年三十三岁入京考中进士,授内阁中书。因能文、工书翰,凡撰制诰及宫禁王府屏联,多出其手。三十六年(1697)擢吏部员外郎。四十七年(1708)充任顺天府(今北京市)乡试同考官。四十八年(1709)升礼部郎中并以礼部郎中充任会试同考官。
2、文化成就:陈书官居京华期间,曾由熊赐履举荐参修《明史》、《康熙字典》和熊氏编纂的其他书籍。陈书一生笃行博学,写作不止,凡所言行,无论巨细,夜必焚香书之,数十年如一日,有文集《从政辟谬》等遗失,惟《鹃声集》六集现存三集。乾隆《盐亭县志》、光绪《盐亭县志续志》、《清代四川进士略》均有传略。陈书同时是一个书法字,清时盐亭的山川寺庙,多留有陈书的楹联。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1、生平:(?—809)字元明,是严震的从祖弟。震在山南时,砺署牙将,德宗幸梁,主馈饷有功,累为兴州刺史。贞元十五年,严震卒,以砺权留府事,兼遗表荐砺才堪委任。七月,超授兴元尹,兼御史大夫,山南西道节度、支度营田、观察使。后加检校尚书左仆射,改东川节度使。元和四年卒,赠司空、祀乡贤。
2政绩:一、曾疏嘉陵江,通澧水(今湖南西北)以灌民田,州民德之。二、参与平息刘闢之乱,派兵守住了剑门关,堵住了叛军杀向朝庭的道路,功居第一。

发表于 2014-12-26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钳刘明:)

发表于 2014-12-26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幸好是历史名人,不然现代有N个长串头衔的诸君可要问候闲人了。。。。。。:lol
            好好学习顺便涨姿势             :hug:冬安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6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牛 发表于 2014-12-26 11:57
幸好是历史名人,不然现代有N个长串头衔的诸君可要问候闲人了。。。。。。
            好好学习顺便 ...


冬安。:handshake。火钳刘明是啥意思。。。。我看到过几回了。。

发表于 2014-12-2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必须顶: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4-12-26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4-12-2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很好,赞一个:victory::victory:

发表于 2014-12-26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 正史 是否有传  是否有较大影响之著作传世,百度百科有记,对国家影响的范围,科举名次,官职大小   综合了一下!个人的一点小看法哈!  
1、廖亦武(政治因素,国际上名声比较牛的,走出国门的从古至今,盐亭可能就只此君一人吧)
2、赵蕤  
3、李义府
4、严震  
5、蒙文通
6、文同
7、袁焕仙
8、严龟
9、蹇驹
10、王奭
11、严砺
12、严撰
13、袁诗尧
以后的个人觉得没必要列了吧
  欢迎拍砖!!!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2-26 21:44
不是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蒙文通(1894~1968),字尔达,盐亭县石牛庙乡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蜀学”传人,经史大师。四川省图书馆馆长兼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教授。蒙文通先生在中国古代史及古代学术文化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了一生,造诣很深,成就甚高。《蒙文通文集》共六集,分别为《古学甄微》、《古族甄微》、《经学抉原》、《古地甄微》、 <古史甄微> 、《道书辑校十种》,收录近百篇(部)著作,共约230多万字。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袁焕仙(1886-1966)名其章,字世杰,号盐亭老人。盐亭县麟瑞乡人。是民国时代四川的宗门大德,中国居士禅“维摩精舍”的开派宗师。门下弟子众多,以南怀瑾为首,各有成就。袁焕仙平时讲解酬答之语,由门人辑录为《维摩精舍丛书》,丛书包括有《榴窗随判》、《黄叶闲谈》、《灵严语屑》、《中庸胜唱》、《酬语》五册。2003年,曾身为袁焕仙侍者的盐亭籍人李自申,组织编辑和出版了《维摩精舍丛书》第二函,其中更补充了《统说庄子》、《心经三讲》,以及《通禅与王恩洋》、《东方学术界之函讨》等珍贵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嫘祖一作“累祖”,或雷祖。传为西陵氏(今蜀北盐亭一带)之女,是黄帝的元妃。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子蟜极,之孙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之一的“颛顼帝”。故嫘祖系中华民族的“人文母祖”。 先秦典籍《山海经》、《世本》、《竹书纪年》,以及《史记》、《大戴礼》、《吕氏春秋》、《蜀王本纪》、《史记·三代世表》、《帝王世纪》等均有黄帝、嫘祖与巴蜀的关系,记载了黄帝元妃嫘祖及其子青阳、昌意、孙颛顼在古蜀的事迹。嫘祖始蚕,首先发现与利用养蚕织衣,抽丝编绢的技术,与黄帝一同肇造了华夏文明。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