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整改中央第九巡视组巡视四川反馈意见,按照省委安排部署,从11月中下旬到12月底前,在全省范围集中开展领导干部收受“红包”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全省把领导干部遵守严禁收送“红包”礼金规定的情况列入2014年度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加强日常监督,切实做到监督关口前移。(四川日报 12月22日)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从封建社会至今,腐败的官场一直奉行红包文化,红包文化就是腐败文化。对于握权力的官员,收送“红包”礼金危害是巨大的,因为红包被称为灰色收入,处于腐败与人情的“暧昧”地带。稍有不慎,必将带来影响恶劣的腐败行为,给党和人民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同时“红包”多的地方就是发生腐败的高发区。 比如落马原云南楚雄州州长杨红卫,在面对指控,他表现得很坦然。“我手中有了权力,一些老板就想方设法接近我,逢年过节送个三五千元的红包。礼尚往来,这在官场是平常事,我也没在意,哪知道出事后一加,居然收了这么多。”足可说明收受红包就是腐败的向头部队。事实上,腐败之所以能够存在,“权力”和“红包”之所以能够共存,其根源就在于部分干部权力观的异化。 笔者认为,红包文化的存在助涨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同时也折射出相信潜规则的下属通过红包献媚达到自己的目的。落马贪官常为自己辩护这是人情来往,实质上红包文化就是腐败行为。面对红包问题绝不能放任不管、听之任之,不然让“小贪”变“巨腐”、“小鼠”变“巨虎”,我们要在权力外部环境中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在制度上把“红包”和“权力”进行“隔离”,让干部不敢贪腐、远离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