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太小瞧当年的中师生了,说句不客气的话,就以教师的几项基本功技能水平,你现在也很难比得过当年的中师生的水平,甚至刚出来的名牌大学的文科师范生连板报都办不来,更让现在高考200来分就能读大专的90、00后汗颜。当时八九十年代的中专中师是非常非常牛叉的,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先普及下年代背景知识再来评价吧.当时考学校,第一批层次,为了跳农门,成绩最好的一批先考中专中师,国家包分配,可以获得干部身份,这批人少之又少,一个班一般0-3人左右.第二批层次,考不上中专中师的就去读高中,一个班就0-5人左右.第三批层次,考不上中专中师高中的,选择复读,还会出现:读中学的同学毕业当上老师了还来教他之前的中学同学.第四批层次,当兵\回家学手艺\种田...那时候初中和高中确实都可以考中专中师,高中毕业生读两年,初中毕业生读三年.毕业包分配工作,改变了农民身份,算是国家干部了,吃上铁饭碗,跳出农门了.虽然那时中专中师国家包分配,但非常难考,一个中学学校可能一个人都会考不起的,不像现在大学生都成了批量生产了.第二批层次读高中的,出路要么再继续考中专中师,要么考大学.那时大学也非常非常难考,一般差一点的中学全校0-3人,好的中学一个班也就1-2人.我也是那个年代的中师毕业生,自己一路自学自考,取得本科拿到考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后来读硕士\博士.而我的一个同学彭劲松,他跟我基本同样的人生经历,农村,中师毕业,一路自学自考,读硕读博,现在他在中央党校当硕士研究生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