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02|评论: 0

[及时新闻] 对群众“打白条”,欠下的是钱款、伤害的是民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纪检监察报:纠治"白条"须从"根"上施药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4-11-02 09:15
对群众“打白条”,欠下的是钱款、伤害的是民心——
纠治“白条”须从“根”上施药
  10月20日,福建省督查组到宁德市开展拖欠群众钱款、克扣群众财物等民生问题专项整治督查工作。据悉,此项督查工作已在该省全面展开。这是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官后,该省对整改落实情况持续发力的一个缩影。
  数据显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全国已查处对群众欠账不付、欠款不还、“打白条”、耍赖账的问题1.6万多起、5万余人。这既体现了治理成效,也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时下,“打白条”现象呈现多种形式:有的“新官不理旧账”,有的态度强横硬是不还,有的哭穷耍赖玩起“躲猫猫”,更有甚者让法院的判决书成了“ 法律白条”,等等。对群众“打白条”,欠下的是钱款、伤害的是民心,流失的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纠治“打白条”必须从“根”上施药。
  动辄“打白条”让群众“很受伤”
  干部对群众“打白条”现象并不新鲜,媒体报道也多集中在吃喝方面。比如,最近,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安山街红灯村餐馆老板蔡小钦、山坡街跃进村副食店老板艾香分别反映,村干部消费后“ 打白条”, 多年没有结清欠款;9月,河南省新乡市东方宾馆挂起条幅,向古固寨镇政府讨要吃喝欠账;6月,北京市延庆县一饭馆老板马先生拿着“白条”,将当地一村委会告上法庭……
  实际上,对群众“打白条”现象决不仅存在于吃喝方面。大致而言,本该向群众支付的钱款迟迟不兑付的,都可归为“打白条”,如,不及时发放强农惠农补贴、拖欠工程款……从媒体披露的情况看,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是“打白条”的重灾区——
  毕先生和王先生就是工程建设领域的“白条”受害者。两年前,他们竞标成功,负责承建山东省某县一乡镇霄云寺社区二期配套工程58栋楼的楼间路面、污水管网等工程。然而,他们带领百余人干了半年后,镇政府却不再拨付工程款。竣工验收后,镇政府共有573万元的余款没有支付。
  承建安徽某县市政工程的包工头杨永,被政府一直拖欠数千万元工程款,要债无果又不堪债务重负,绝望之下吞药自杀,所幸抢救及时挽回了生命。
  类似的工程款“白条”一般都涉及大额资金,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让当事人“很受伤”。
  “打白条”暴露法律意识淡薄
  对群众“打白条”,表面看是一种拖欠行为,说到“根”上是群众观念出了偏差。有的官员打起“白条”来心里一点儿都没有负担,推脱责任、蛮横耍赖,硬是不还,根本不考虑群众的感受。广大党员干部应当警醒起来,心中装着群众,躬身服务群众,要时刻牢记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
  错误的政绩观也是导致“白条”现象屡屡出现的重要原因。一些官员在决策时,不是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谋求一方的长远发展,而是考虑自己的升迁,为在短时间内出“政绩”、树“形象”,追求动静大、看得见的政绩,比如注重城市建设和经济数据增长,至于欠下多少债务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拿政府投资工程来说,有些工程根本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严格审批,有的甚至连资金都没有着落就盲目上马。这样一来,“白条”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了。
  “‘白条’的出现,就因为一些官员以言代法、以权压法,习惯凭借权力的威慑以势压人、欠账不还。”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再加上监督缺失、问责乏力,导致‘白条’屡禁不止、久拖不决。”换句话说,正是由于权力滥用得不到及时有力惩戒,违规违法成本过低,让一些官员无视党纪国法,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专家们表示,动辄“打白条”,暴露出一些官员的法律意识淡薄——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神圣不可侵犯。有的官员却罔顾法律法规,滥用权力,以权压法,甚至视法院判决如无物,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失守。
  用法治思维根治“白条”
  治理对群众“打白条”,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若要根治还须综合施策。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部署,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把“守法诚信”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这对根治“白条”现象无疑是最大的利好。
  当然,扎紧制度的笼子是纠治干部“打白条”现象的关键一环。记者注意到,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对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对于清理久拖不决的群众欠款意义重大。而此前出台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明确了四大领域34项重要任务,其中政务诚信建设居首。政务诚信建设的推进,必然带来官员职务行为诚信观念的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治理“白条”现象也是一种推动。
  一些专家认为,及时健全和调整政绩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的“指挥棒”,是纠治“白条”的一条治本之策。尤其是对党政主要干部的考核,既要看“绩”也要看“债”,应当把任期内产生的政府性债务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硬指标,与其进退、奖惩挂钩,促使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增强群众意识,科学依法执政。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监督问责机制,对于“打白条”、耍赖账行为一经核实,立即启动问责机制,打实“板子”。(记者 陈英华)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