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39|评论: 12

南充韩氏:明朝宰辅留家训 “正己修身”传后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6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朝廷放归,誓不管闲,内外亲朋请勿开口;家庭宜静,须早完公,弟男子侄各当体心。”这是明朝宰辅韩世英留下的家联,如今世居嘉陵区世阳镇正阳街的韩家已历经五百年的风雨,宰辅的第十六代孙韩光泰也已年逾八旬,见到记者,老人精神矍铄,言辞流畅,“家训传到现在,已经渗透到族人的血脉了。
    正己修身 八旬老人酷爱诗书画”
  循着一条干净古朴的小巷,记者在嘉陵区世阳镇文化站刘杰站长的指引下见到了明朝嘉靖兵部尚书韩世英的第十六代孙韩光泰,老人声音洪亮、身板笔直、银发满头,“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82岁”,他扶了扶老花镜边框介绍自己。
  “能在诗书画的广阔天地里漫游,是我梦寐以求的事。”韩光泰告诉记者,1948年,他13岁,家人送他到私塾,先生韩植三是清末秀才,“先生教我诗词书法,那时似懂非懂,但那段学习经历给了我最初的启蒙。”
  从此,韩光泰就踏上了追求诗书画的艺术的道路,在中学的美术课堂上他认真学习实地写生,他还潜心研究国画浓淡干湿神擦等技法。
  “这就是韩氏家族的家训”,韩光泰指着族谱上的家联说,这种正己修身的精神已经融进了他的血液,“到今天,我依旧感谢少时父辈让我与诗书画结缘,感谢诗书画陪我度过坎坷岁月。” 如今,韩光泰这位嘉陵文化名人已出版了一本《诗词书画集》,参加各类书画展20余次,时有诗词见刊。
  不流于浮华 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一碟花生米,一盘薄荷糖,一份油炸蚕豆,加上一壶浓茶,坐在这儿很安逸。”已经53岁韩大鹤是韩光泰的二儿子,他经营这家乡村茶馆已有20多个年头了,“都市繁华喧嚷,我住在乡村一可以奉养父亲,二可以尽享清闲日子。”记者看到,一群赶场之后忙里偷闲的人陆续进出,韩大鹤站在门前热情地招呼着。
  “从小我们就知道我们是明朝宰辅韩世英的后人,父亲经常跟我们说,不要流于浮华,要静中生智慧,别人交给我们的事,一旦应承下来,就要集中精力,尽早尽好完成。”韩大鹤如此理解祖上留下的家联。韩光泰告诉记者,他有三儿一女,大儿子韩大鹏学医,现在开一个小药店,三儿子韩大鸿做些小生意,女儿韩玉梅远赴辽宁辽河油田做了石油工人,孙儿孙女有的读书,有的业已成家并生育,这是一个有近30口的大家庭。
  “每到过年或者清明节的时候,兄弟以及晚辈们,大都会回家相聚。祖孙四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场面很热闹。”韩大鹤说,父亲韩光泰会在大家到齐的时候翻开族谱给全家讲述祖先的故事。
  嘉陵区世阳镇文化站站长刘杰告诉记者,韩氏家训影响到的不仅仅是韩氏一家人,就连镇里的邻居也对此津津乐道,大家见到韩光泰通常都会掏出香烟双手敬上, “镇上的许多人都曾是韩老师的学生,现在也都有儿孙了,那些六七岁的儿童最喜欢听韩老师讲故事,称他‘韩爷爷’。”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嘉靖兵部尚书韩世英的第十六代孙韩光泰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时期,顺庆府有两个德高望重、扬名四海的文臣武将,晚年衣锦荣归,人皆敬佩。

     一是兵部尚书韩士英,他的祖先是南宋理宗的大将韩世富,凤州河池人,以行军镇抚使领兵平蜀,食邑顺庆,遂家琴台村(今高坪江陵镇境内)。到了韩士英祖父时,因人口繁衍,移居马家沟(今嘉陵区世阳乡境内),韩士英出生琴台村,幼时亦随父迁居马家沟。韩士英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勤习武艺,练就文武全才。明武宗正德九年,与新都杨慎同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屡建奇功。七十岁告老还乡,享年八十六岁,卒葬马家沟祖墓之侧。

     二是文渊阁大学士陈以勤,他的祖先是北宋秦国公陈省华之子陈尧佐,阆州新井县(今南部大桥镇新井村)人,后来陈尧佐之子陈彦良在果州为将。解职后,定居果州西水里平川坝(今嘉陵区李渡镇阁老坟村)。传至十三代陈大策,娶处士王珏之女为妻,生子陈以勤。陈以勤博学多才,明世宗嘉靖二十年进士及第,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六十岁致仕还乡,常居北湖别业与青居烟山,享年七十六岁,卒葬西山之桂花坪。

     韩士英字石溪,功成身退,不贪利禄。当时的太子司直任瀚、刑部尚书王廷、云南佥事文衡、户部主事杨丽等人,都是韩士英的门生。他在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七十岁告老荣归,在马家沟故居举办了盛大寿筵,当地名士、亲友和他的门生们齐来祝贺。他的门生任瀚贺送《韩石溪七十寿序》:“南京兵部尚书石溪先生韩公寿七十,郡耆旧知名士咸来问言。公寿则七十,气力强健,寒暑颜色不老,目炅炅相射,发须强半黑,齿牙坚密若编贝,步上下山谷,轻捷过丁壮人。时将奚奴背柳瘿蛮榼,策杖履临流,选胜张筵,行酒赋诗,一举笔刺刺数百言不休。奇谲险怪,冲澹严雅,隽逸万态,各得其妙,公神仙中人哉,何寿命可量。自公起家南省,至为郡将、殿中丞,司马司徒,奔走迁播辛苦,簿书吏事,垂四十年,乃得投老休暇。然且日煦煦坐图籍中,冥搜远讨,上薄黄虞坟穗,下及野史稗官琐说,无不遍览。仇校著书,多根柢闳邃,蔚然成名家言。公所谓典刑旧说,耄耋称道不乱者哉。汉伏胜年九十,能口授尚书,文帝遣博士掌故,北面受读;董仲舒晚年扫社,述繁露春秋,著闻当世,朝廷有大疑,则敕中大夫驰走问故。韩公两朝旧学晓时事,天子将下公礼,数受书决疑,如汉庭老儒生,声名流千万岁不朽,何寿命可限量焉。”。新都状元杨慎贺送《跋韩石溪所藏九都图》:“此图为宋宣和院画无疑,卷首题云江山万里图,缣尾题云米元晖笔,皆眯目而道玄黄者也。米氏父子同一笔法,皆崇简易,殊乏精工。此图楼台城郭,浮图水石,绰有唐法,恐非虎儿所能企也。其云江山万里亦非也,滨江安得有九都乎……”他人赠送诗文贺寿的甚多,一时难以尽叙。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1-6 19:55
南充的老居民基本在嘉陵江以西哈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朝廷放归,誓不管闲,内外亲朋请勿开口;家庭宜静,须早完公,弟男子侄各当体心。”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朝廷放归,誓不管闲,内外亲朋请勿开口;家庭宜静,须早完公,弟男子侄各当体心。”

发表于 2015-1-1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hjhjkhjhjkhjkhjhj

发表于 2015-1-12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家训家训,很久没听说了:)

发表于 2015-1-12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4_112:}{:4_128:}

发表于 2015-1-12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家族还有家谱,我爷爷去世后家谱就不见了{:4_96:}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2-16 09:23
家谱怕已失传了,看我在百度上传世阳镇上的阁老坟的图片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的老四川人还是多啊。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