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88|评论: 1

[泸州杂谈] 代课老师孤寂高山上坚守 微弱光照亮山里娃前行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6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雪夜,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在漆黑的夜里。

  这里是九重山山腰,海拔超过2500米。

  倪代兴的老木屋,已经在这高山上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霜。

  1月5日,寒风沁骨,高山夜寒。

  木屋里,灰坑子的火苗在钻进木板缝隙的寒风中闪烁,驱散着雪夜刺骨的寒冷,也映红了倪代兴鬓角的白发。

  就着飘忽的火光,倪代兴正在一本二年级数学课本上写着什么。作为城口县周溪乡凉风村小唯一的老师,明天他要为二年级的4名孩子上语文和数学课。

  从1988年职高毕业成为凉风村小的代课老师至今,近27年的时间,有多少个雪夜,是在灰坑子的火光里备课?如今已47岁的倪代兴自己都已记不清了,但他知道,灰坑子的火光微弱,却能让他看清课本上的文字,而这些文字,能照亮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路。

  “他是老师,学生有困难,是要帮着”

  清晨,雪霁天晴。

  通往村小的机耕道,积雪已没过脚踝。

  倪代兴的摩托在积雪上留下深深的车辙,“前年路拓宽了,买了摩托,从山下上来方便多了。”

  其实,倪代兴说的“山下”,就在海拔2300米的地方。这200米的海拔高度差,骑摩托车要20多分钟,走路则要超过1个小时,“雪如果垫厚了,走起来就更慢。”

  在能骑摩托之前,这条路,倪代兴走了24年。

  24年,在这条一年里有4、5个月都垫雪的路上,倪代兴一步三滑,却从未缺过一节课。他用微薄的代课收入为孩子们垫付着学费,将许许多多的孩子送出大山。也是这条路,倪代兴背着自己夭折的小女儿,一步一把泪地走过,将她埋进大山里。

  “那是最难的日子,快熬不下去了。”往事不堪回首,念及自己2007年夭折的女儿,到村小厨房帮助倪代兴准备学生午餐的妻子王小雪,泪水滑落脸颊,“最开始代课的时候,一个月56元钱,学生的学费,多垫几个,一两个月代课费就没了。”

  没有代课费,就没有任何收入,患有先天性脑瘫的女儿就没有钱医治。

  “只有借了。”亲戚朋友,王小雪借了个遍,却从未让倪代兴去要回垫付的学费,“他是老师,学生有困难,是要帮的。”话语朴实无华,却让人动容。

  妻子的诉说,没有任何抱怨,却一字一句敲在倪代兴的心坎上,眼圈泛红的他悄悄转过身,走出厨房。厨房外的操场上玩耍的学生,身影已经在泪水里模糊。

  “一定要还,就还72块5吧”

  午餐时间,8个孩子围坐在两张课桌拼成的“餐桌”前,大口吞咽着饭菜。

  “好吃呢,我要吃两碗饭。”包包白炒腊肉、凉拌豆皮、番茄鸡蛋火腿汤,老师的厨艺得到孩子们的盛赞,也被孩子们吃个精光。

  “现在娃娃上学不用交学费,还有营养午餐,条件好很多了。”虽然风依旧寒冷,阳光却让人感觉温暖,“娃娃上学的条件好了,我们的待遇也提高了”,2007年,倪代兴通过自学,考取了教师资格证,转成了公办教师,现在一个月工资有近3000元。

  “黑、白,大、小……”午后的教室里孩子们在学习反义词。倪老师的板书一笔一画、工整平顺,孩子们的发音字正腔圆、充满朝气。

  有多少孩子,是从自己这里学会第一个字母的发音?又有多少孩子,是看着自己的板书长大?倪代兴已经无法记清,但他的许多学生,对老师的恩情难以忘怀。

  2014年10月,村小的教室外,有客来访。

  “倪老师,您好!”一名衣着光鲜的女子对着倪代兴深鞠一躬,“我是您的学生赵琼,您不认得我了哇?”见倪代兴有些手足无措,来人连忙自我介绍。

  样貌已陌生,但这个名字,倪代兴却依然记得,1991年6岁的赵琼,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是倪代兴一次又一次地到赵琼家中,与她父母促膝长谈,并帮助赵琼垫付了学费,才让她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

  “倪老师,我今天是来还您学费的。”赵琼拿出一叠钱,塞到倪代兴手里。

  “你记得我,能来看我,我已经很高兴了。”倪代兴从一叠钱里抽出一张,将剩余的又塞到赵琼手里,“我帮你垫了5年的学费,1年14块5,你一定要还,就还72块5。你等哈哈,我给你找零钱。”

  无论赵琼怎么坚持,倪代兴还是只收取了72块5角,将找余的零钱塞到了赵琼手里。

  “垫了好多,学生要还,我就收好多,不能让学生一直觉得是欠起我的。”时光荏苒,高山上的村小,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三尺讲台上的倪代兴任容颜老去,却从未离开。

  “我离开了,会耽搁很多孩子的”

  其实,倪代兴有很多机会离开。离开这高寒孤寂的高山,到条件更好的周溪乡中心校,甚至是城口县县城的小学任教,但这样的机会,他都放弃了。

  “他带出来的学生,不管几年级,从山上转到中心校后,成绩都能在班上排前几名。”周溪乡中心校校长梁斌对于倪代兴的教学能力赞不绝口,“每年的村小考核,凉风村小都是第一。”

  正因为如此,梁斌曾数次想把倪代兴调到中心校任教。

  只是,每一次,梁斌都无法回答倪代兴提出的问题,“我调到中心校了,你安排哪个老师到凉风村小,有哪个老师愿意到凉风村小?”

  这样的问题,没有答案。

  周溪乡地处城口县西南部,距县城近百公里,群山环抱,偏远而交通不便。而高山上的凉风村小条件更加恶劣,许多年轻教师甚至不愿意到周溪乡中心校任教,更不用说到偏远、高寒的凉风村小。

  周溪乡乡场通往凉风村的机耕道2013年才修通,沿途皆是悬崖峭壁,如果从凉风村走到乡场读书,孩子们走路要超过3个小时,“我离开了,会耽搁很多孩子的”。下午3时,已是放学时间,孩子们蹦跳着走出校门,斜阳将回家的路染成一片金黄。

  斜阳西下,却有一道光穿透倪代兴老木屋四方形的窗口,灰坑子边的长椅上,二年级的数学课本在光线里,被寒风吹起轻轻地翻动着……(记者 陈维灯 张珂)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1-7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孤寂高山上坚守的代课老师致敬, 用他微弱的光照亮山里娃前行路。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