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鉴宝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眉山论坛
›
眉山87岁老党员义务修路22年不间断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2628
|
评论:
4
[眉山新闻]
眉山87岁老党员义务修路22年不间断
眉山87岁老党员义务修路22年不间断
[复制链接]
冰封绝恋1752
冰封绝恋1752
当前离线
积分
52
发表于 2015-1-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冰封绝恋1752
冰封绝恋1752
当前离线
积分
52
楼主
|
发表于 2015-1-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克云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冰封绝恋1752
冰封绝恋1752
当前离线
积分
52
楼主
|
发表于 2015-1-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克云正在管护公路
行进四川·最美故事
眉山87岁老党员 义务修路22年的“热心肠”
四川新闻网眉山1月7日讯(记者 刘清华)
在眉山市仁寿县促进乡,只要一提到杨克云,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老杨这个热心肠一辈子都喜爱帮助别人,佩服他啊”、“杨叔叔一直坚持修路护路这么多年,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杨克云今年已经87岁高龄,是当地黄桷村的村民,也是村里党龄最长的老党员。从1992年开始,杨克云就对村里的公路进行修整和管护,20多年,从未间断。
淳朴老人 生活条件简陋
初次见到杨克云,很清瘦的一个老人,穿着蓝色立领中山装外套和黑色裤子,一双帆布胶鞋,戴着普通的毛线帽子,给人感觉很朴实。岁月在老人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由于年岁已高,老人耳朵不怎么听得见,但是精神头很好。见到四川新闻网记者的到来,热情地拿出板凳,请记者就坐。
老人的生活条件十分简陋,厨房里,一口老式的水缸,外面已经长了青苔,水瓢倒扣在水缸上,典型的农村装扮。砖头和水泥砌成的厨柜,里面贴上了瓷砖,让这个看起来古老的厨房有了一点现代的气息。在老人的卧室里,摆放着一张老式的木床;木床上摆放着一床老式的席子;席子上,衣服、被子叠得整整齐齐,一只手电筒放在床上。卧室外面3米远的地方,是一排猪圈,“一个人在屋头,没啥子好讲究的,有吃有住就行了,养了几头猪,等到娃儿回来杀猪过年。”杨克云说。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冰封绝恋1752
冰封绝恋1752
当前离线
积分
52
楼主
|
发表于 2015-1-8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网记者正在采访杨克云
乐于助人 村里的热心肠
杨克云1956年入党,曾担任过黄桷村生产队的粮食保管员、财务、队长等职务,是村里面的“热心肠”。
据黄桷村党支部书记肖仕章回忆,早些年,在自己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他还资助过杨昌华、陈仕清两家人,至今两家人很感恩杨克云当时的资助。
“哪家有困难,只要老杨晓得了,都会倾力帮助。”肖仕章说,退休后,杨克云对村上和乡上的工作相当支持,每次需要出劳力时,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
“5.12”汶川地震时,乡上组织大家自愿捐款支援灾区,村民们1元、2元、5元的纷纷解囊,杨克云捐了50元,老人仅靠种地有一点微薄的收入,没有额外的经济收入,“这50元是老人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省下来的。”肖仕章说。
持之以恒 义务修路22年
以前,黄桷村道路都是土路,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村民们饱受“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痛苦。杨克云自掏腰包买回来锄头、铁铲、箢篼等工具,当起了村里的“义务修路工”,用辛勤和汗水为全村人服务。
看到哪里不平,就铲土填平,有的地方坑太大,就挑来砖块和石块填平。用烂了无数个箢篼,为了省钱买工具,老人就砍自家的竹子,学着编箢篼,把省下来的钱,用来买锄头、铁铲等工具。这一干,就是22年。黄桷村现在的村道大多已经变成水泥路,杨克云老人又当起了“义务护路工”。
如今在黄桷村,总是能见到一个老人在入户分支路上填坑拓宽路面或在水泥路两旁清除杂草和垃圾,以确保排水通畅。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修路呢既能方便大家,又能锻炼锻炼身体,干这个我很快乐。”杨克云对本网记者说。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冰封绝恋1752
冰封绝恋1752
当前离线
积分
52
楼主
|
发表于 2015-1-8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我们学习·····致敬····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