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中平

[群众呼声] 分级医疗 怨声载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国家以政策形式出台这项规定,我想也应该有它的道理吧
发表于 2015-1-1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反复复折腾老百姓

发表于 2015-1-11 11:5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分级诊疗的方向应该是正确的,如果不搞分级诊疗大家看病可能会越来越困难,正如大家在前面所说的那些非官即富的人可以肆意的占用优质资源,小病就可以到大医院去治疗,而我等普通老百姓就俊男到大医院去看病了

发表于 2015-1-11 11: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为配合城镇化,妄图把农民赶出农村,强迫他们交出土地的恶招!

发表于 2015-1-11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改革改得稀里糊涂的,就是不动利益集团那一块

发表于 2015-1-1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病还是要到大医院去

发表于 2015-1-11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请市长,书记,卫生局长出来走下,拿出你们在基层医院看病的证据秀秀

发表于 2015-1-1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纯粹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给平民增加了各方面的负担!

发表于 2015-1-11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杰作!!

发表于 2015-1-1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是忽视市县医院医疗资源极其落后的客观事实,以普通农民、居民生命健康为代价的“花样式”改革,目的是维护老爷、贵族的利益。
发表于 2015-1-11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制度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改变了过去一有病就往大医院跑、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

发表于 2015-1-11 21:3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只有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需要转诊手续,其他的医院都可以自由看病,也没什么大的影响的哈。

发表于 2015-1-1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全部到华西、省医院,结果是谁都得不到好的治疗,看医生就像看上帝一样困难。

发表于 2015-1-11 21: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楼主的观点不太一致哈,我反而更担心的是分级诊疗制度在南充不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搞成形式了,这样就和过去没什么区别,照样解决不了我们普通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1-11 21:40
分级医疗了,是否要分级生病哟

发表于 2015-1-11 21:4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现在到大医院去看病真是花钱买罪受,排了半天的队,看病只有三分钟,质量难保证啊。这也不能怪医生,实在是看病的人太多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1-11 23:38
混账制度.当官的还得不得人心.

发表于 2015-1-1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疗改革改得稀里糊涂的,就是不动利益集团那一块

发表于 2015-1-12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搞乱人心

发表于 2015-1-12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级诊疗引发争议”的思考
(人民日报 2014-02-07)
我国患者看病基本是病急乱投医,跟着感觉走。看病乱导致了看病难,看病难又加剧了看病乱,形成恶性循环
最近,青海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分级诊疗制度。除了危急重症,患者住院必须逐级审批转诊,否则医保不予报销。此举引发了不少争议,很多患者抱怨看病不方便。
任何一项改革,只要触动既得利益,就会有不同声音。一项改革是前行还是止步,不能看是否有争议,而要看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应该说,青海的改革符合医改方向,值得肯定。
看病乱,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医疗体制弊端。尤其是在大城市,一个人生病了,不是先到社区诊所,而是直奔最高端的三甲医院,形成了“全国人民上协和”的怪现象。在三级医院接诊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是普通疾病,而非疑难重症。我国用最优质、最稀缺的医疗资源,来对付大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高级专家干了社区医生的活,医疗资源配置极不合理。而全国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的现象,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只有扩张三级医院规模,才能解决看病难问题。事实上,此举犹如抱薪救火,事与愿违。因为三级医院的盲目扩张,势必产生“虹吸现象”,不仅“吸走”了基层的骨干人才,而且“吸走”了基层的患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更大浪费。结果,三级医院越做越强大,基层医疗机构越来越萎缩,甚至因长期没有病人,导致医生业务撂荒。
看病乱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源在于医保调节机制失灵。近年来,我国医保患者看病的自由度很大,想到哪里到哪里,基本不受约束。尽管不同医院医保报销比例有所不同,但由于差距很小,难以发挥医保的经济杠杆作用。因此,即便是得个小病,人人都想住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享受最高端的医疗资源,从而导致优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
事实上,即便是发达国家,患者就诊的自由度也没有如此之大。美国患者必须经过全科医生或家庭医生转诊,才能看到专科医生。相比之下,我国患者看病基本是病急乱投医,跟着感觉走。看病乱导致了看病难,看病难又加剧了看病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
有人认为,医保定点已经放开多年,患者有了自由选择权,如果再收回去,必然招致强烈反对,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医疗需求是无限的,医保资金是有限的,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医保资金是一个公共“蓄水池”,如果因管理不善造成浪费,损害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让更多医院平等享有医保定点资格是合理的,但是,政府应限定不同级别医院的报销比例和范围,用市场机制来分流患者。例如,建立基层首诊和分级医疗制度,如果患者不经过下级医生转诊,直接到大医院就诊,报销比例就会大幅降低;在大医院治疗达到一定标准后,必须转到下级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否则费用自付。在经济杠杆的调节下,患者的就医习惯会慢慢改变,看病乱就会得到改善。
当然,要想让分级诊疗制度得到百姓的认可,政府必须提高基层医生待遇,让优秀人才愿意留在基层。同时,放开医生多点执业限制,鼓励医生自由开办个人诊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合格放心的医生。否则,即便报销再多,患者也不会满意,甚至宁可全部自费,也不愿意留在基层。目前,多数基层医疗机构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医生的诊疗能力和积极性都在下降,很多常见病都推到了上级医院。如果不扭转这种局面,分级诊疗制度就有夭折的危险。只有改革体制机制弊端,让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各尽其能、优势互补,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医疗生产力。
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急需建立一个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医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既要大胆探索,又要积极稳妥,不能急于求成。一项制度是否有长久的生命力,关键是看能否让大多数人受益。愿分级诊疗制度日趋完善,早日给百姓带来实惠,使“全国人民上协和”成为历史。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