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洛阳景点名闻天下,一点不假,我在洛阳仅只呆了三天,可以说是马不停蹄,没有浪费丁点时间,却也只跑马观花了几个景点,还是只游览了极少几个地方,其中白马寺应该属于我游览中记忆比较难忘的地方。
我从刘秀帝陵游览回来后,在洛阳“三和宾馆”又住了一宿,第二天起个绝早,因为这一天的行程紧张,除了主要景点白马寺外,还想看看洛阳古城丽景门。
早早的梳洗完毕,打了个车,四人直奔白马寺,都说北方人爽,这回亏吃的可不小,原本一元钱解决行程问题,结果被洛阳人蒙个透彻,花了55元,才七弯八绕的到达白马寺,硬是耽搁了一个多小时,到九点来钟才走进“白马寺”,想想,我们实在是十足的冤大头……
长话不说,言归正传。
洛阳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12公里,坐北朝南,总面积300多亩(也有的说是200多亩),约4516平方米,全寺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五重殿及中国最早的释迦舍利塔和正在修建的印度风格佛殿。其中释迦舍利塔、清凉台、腾兰墓、焚经台、断文碑、夜半钟,被誉为“白马寺六景”。
白马寺的来历传说较多,一说是明万历十二年(1584),第三世达赖去佑宁寺等地途经此地,传说坐骑死去,遂塑白马于寺,故名“白马寺”此为一种;又说该寺是安多地区首建的佛寺,类似河南的白马寺,故名者,此为一种;再说是汉明帝夜梦金人,金色的身体像朝霞一样闪闪发光,身上有日光环绕,飘飘荡荡从远方飞来,降落在大殿前。汉明帝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上朝,他把自己的梦告诉众大臣,询问是何方神圣。太史傅毅博学多才,他告诉汉明帝:我听说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个得道的神,号称佛,能够飞身于虚幻中,全身环绕着日光,君王您梦见的大概是佛吧!于是汉明帝派人取经,三年后白马驮经而回,于是建寺为白马寺。
实际上,洛阳白马寺名称由来是汉明帝刘庄所命。因为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历来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它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派遣使者西域拜求佛法。永平十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像、佛经,到达洛阳,汉明帝躬亲迎奉。翌年,明帝赦令在洛阳西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 至于汉明帝夜梦金人,被传神话,那是因为汉明帝是一代皇帝,因此上,传说自然也就被神化了。加之这里每年都有数百万中外游人前来参观朝拜,传说自然是更加神乎其神了,这也说明“白马寺”确实不负中国第一古刹之盛名!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