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59|评论: 0

贺姓第五集;三百多年的愿望实现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有源头树有根,人类有祖先。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繁衍的?在“湖广填四川”的大潮中,祖先是何时从何地迁徙入川的?这两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们三百多年十几代儿孙!


今年“国庆”节,首届中华贺氏文化交流会在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黄金井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1200多位宗亲代表,驾驶200多辆小车齐聚黄金井。大会开了两天,盛况空前,圆满成功!


作为本支脉系四川代表,贺氏文化研究会主任贺强(成都,泽旗)、贺先麒(遂宁)、贺陆军(乐至,“洪”字辈)和贺集康(安岳)四人,于9月30日在湖南新化县刚一下火车,大会志愿者贺(泽)忠开着私家车就把我们接到送往驻地。在路上我们表示这次除了参会外,还有寻根问祖的强烈愿望时,他就说家里有家谱,愿意大力帮助。会议结束,他父子二人就把我们接到新邵(原新化)县大桥村(田心)家里,食住两天,还带领我们参观“白云寺”,全家非常热情。当晚,他从宗族保管人手里借来六修族谱一套,一共26册(卷)。从《永新良坊(江西)老序(一)》看,是元朝泰定元年,即1324年(甲子年)由翰林院侍制奉政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友人卢陵、欧阳元撰写的。当我们翻看到一些先祖的名字时,心情无比激动,我深夜3点过钟都无法入睡。我们对前15卷进行了粗略翻看和拍照。4日离开时,贺忠又把我们载到新化城南石獐山贺德初宗亲家里,看到了他的家谱。我们兴致满满地将这些珍贵资料带回四川研究,三百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现在,我可以真实地、负责任地向宗亲们通报以下几点:


第一、原居住在四川省遂宁、安岳、乐至三县大致以分水镇为中心的“广平堂”贺氏,都大同小异地使用“忠正惟尚建……”班辈字取名,在明清两代大迁徙中,始迁祖都是从湖南省新化县迁出的,而不是过去传说中的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包括这样的文字记载也是错误的。当然,也确有明朝景泰年间在湖北麻城县为官的昌绍公后裔迁往川、渝、滇、黔各地,但不是我们这支脉系。据粗略统计,有记载的汉贤公后裔迁往外地:四川约70人,陕西约61人,广西约39人,贵州约12人(含锦绍公补戌贵州兴义府安南卫),重庆3人,云南1人,合计约186人。但还有不少未登记入册的。例如原遂宁县东禅镇斩龙垭脉系始迁祖惟忠公的三弟惟良公五个儿子中,长子尚喆(音哲)1720年徙居四川在册,五子尚羡的两个儿子建德、建位同徙四川就不在统计之列。类似的例子还很多。


据历史学家统计分析后指出:明清两代大移民中,麻城一个县不可能外迁四百多万人口。造成“麻城说”误传的原因有三:1、明末清初,“黄巾军”在麻城发动起义,被清军打散后逃往四川避难谋生;2、麻城是明清两代大移民“湖广填四川”湖南、湖北、广东三省移民集散中心;3、外迁人员人单势薄,怕受到当地大族人的欺侮,有“抱团”思想,对外统称来自于麻城。以上确定了始迁祖的迁出地是湖南省新化县。


第二、由江西良坊迁湖南的始祖景祥公,妣唐氏(无子)、龚氏,生四子:齐贤、楚贤、晋贤、汉贤,我们是汉贤公后裔。汉贤公妣罗氏(生子四)、郭氏、包氏,第八代孙锦缘公(其弟锦绍),字少桥,生于1426年(明宣德元年丙子年),妣王氏,生子四:永龙、永虎、永谦、永鑑,其中老大老三后人无记载。我们这一大脉系全是永虎、永鑑二公的后代(不含石洞尖山子贺氏)。其中乐至蟠龙、阴阳山,安岳八庙乡和遂宁东禅斩龙垭属永虎公后裔,其余全是永鑑公后裔。这就理清了远祖脉系!


第三、今年6月份,浙江萧山宗亲贺叶中,用近一个月时间,在“中华贺氏文化研究会群”内,依据史书、人物传记、地方府志县志、碑牒和老族谱等资料,在网上对纯公至凭公20代远祖进行逐一调研论证。在目前未发掘出新证据之前,得到全体贺氏网民及长期从事贺氏文化研究主编族谱的资深宗亲认可。这就基本可以确定,从东汉安帝赐姓“贺”鼻祖纯公(公元89年)为一世祖,历时一千八百多年,到“先”字辈,是六十一世(代)孙。以笔者为例,生于1943年(癸未),平均30.39年一代。锦缘公生于1426年,历17代,平均30.4年一代。正恭公生于1614年或1612年,历11代,平均30年一代。以上基本合符事实。


湖南宗亲贺璟兄弟主编的《中华全国贺氏通谱》(简称《通谱》),历时近二十年,前后出版了五部专著。它是族中贤达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为了解全国贺氏源流及分布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最早唤醒了贺氏支派和宗祠对其文化的传承与关注!编辑《通谱》工程浩繁艰辛,又受限于当时通讯、交通等诸多条件,所以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例如“三统一”(统一祖宗、统一代数、统一班辈字)就不现实。尤其对全国各支系的“代数”划分,缺乏依据支撑。为了扯平个别发展最快的支系为79代,在公元800年至1400年左右约600年间,毫无根据地硬塞几代至十几代祖宗进去,引起族内部分宗亲质疑。例如,《通谱》编委之一的贺兼南宗亲,早在2010年2月撰文,列举从达公至庆明公的八代远祖,只有两位16岁生子,其余六代均是15岁生子。他在湖南和江西两省抽取了14支近百年贺氏族人发展速度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平均30.3年发展一代人的结论。


在这次交流会上,多年从事贺氏文化研究和族谱编修的湖南贵箴公裔贺才铁宗亲,利用大量数据,同时又在湖南、四川等五省市抽取十个支系代表户为样本,对发展代数分三段统计分析:(一)段为公元800年左右以前,生卒年有史可查的;(二)段800年——1400年左右,生卒年缺乏记载的;(三)段是约1400年以后,家谱上有记载的。结论是:第一段平均31.2年一代,第三段平均27.30年一代,这两段基本真实可信。第二段平均16.4年一代,最小12.4年一代,最大19.3年一代。他又举例如文武公一支,每12年传一代;图公至汝隆公25代中,15—18年传一代。事实上这可能吗?本支脉系从26世至30世之间,强加了十四代祖宗进去,所以《通谱》把“先”字辈定在75代(世)上,平均24.72年一代,这根本就不符合事实。这次查证实际应是61代(世),平均30.39年一代。


第四、湖南新化族谱序言载:“纯(从—侄)子齐,仕吴,领徐州(今江苏)牧,为广平(今河北南部)刺史,上以广平(郡)赐之,后遂为广平贺氏。”这就是“广平堂”号的由来。所以我们也是齐公的正宗贺氏后裔!


我们这次湖南之行,带着三百多年来寻根问祖的真切愿望,收到了正本清源的满意结果!


条件基本具备了,我从年初就着手修编本支斩龙垭脉系第一簿族谱,力争年底印刷出书。湖南宗亲要求把我们四川的宗亲统一纳入七修族谱。希望四川贺氏宗亲团结一心,协力相助,真正认祖归宗,早日回到中华贺氏大家庭中去!


鉴于本脉系原班辈字中同音字太多,加上口传笔误,造成混乱,找不到两本相同的记载。本着班辈字要有内涵、押韵、便于书写、便于取名的原则,建议在原班辈字中保留前20个字,即“林忠正惟尚,建春光英联;会集洪先泽,於斯定发祥;”以下放弃,停止使用,另外再续编40个字。在今年2月4日宗族代表会上得到首肯。现新续编的班辈字已基本定稿,连同原来的一共60个字。这次湖南宗亲还提出,一旦时机成熟,两地将统一使用一派班辈字,以便划分长幼称呼!


贺先麒

2014.10.12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