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49|评论: 1

[玄龙门阵] 张三异故事连载 ---发洋财 (图)蒂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小就听过“发洋财”这句话,自己也曾冒失地说过,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我,更没想到,这故事竟来源于柏泉老屋湾,发生在张氏宗亲身上,而且年代还不算久远。

    昨天(元月11日)和宗亲们一道重返柏泉,探望我的老嫂子和本家兄弟。特地还去了堂趟老屋湾,聆听昌万兄和友珍姐,讲述他爷爷张仁環发洋财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那时男人头上还扎着辫子。我爹爹张仁環弟兄五个,他年龄最小数老幺。当年家乡水灾不断,一家上十口人穷的揭不开锅盖。

    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老祖母想决定把最小,干不了么事的爹爹,送出去当学徒,让爹爹学门手艺。她认为裁缝是个旱涝保收的好行当,人人都得穿衣。就将年幼的爹爹送去汉正街裁缝店。那年头当学徒可真苦,有句口头禅:“学徒伢、学徒伢,一码带十杂。烧水做饭带引伢,挨打受气累趴下,成天肚中鳮喊鸭。”奴隶一样的学徒生活,爹爹实在受不了那份活罪,就悄悄跑回了家。没两天那边带信来,说伢跑了,老爹爹把爹爹打是够呛。挨过打后爹爹越想越憋屈,越想越窝气,第二天一大早就赌气就跑了。

    十寒冬腊月快过年了,大雪飞舞,跑了一上午的他又冷又饿,实在是跑步不动了,就钻进路边一座小庙避寒。后来才知道那地方叫额头湾。

    一个伢子家大冷天能往哪去?就只有躲猫在庙里哟。困了睡在菩萨脚下,饿了就吃庙里的供果。记得是正月初五那天,有个裁缝带着家人到庙里进香,看到爹爹长得浓眉大眼,英俊漂亮,伢又蛮跳攒,攀谈后,就跟爹爹说:‘猫在这不是长久之事,走!跟我学裁缝去’爹爹就跟这位裁缝师傅再次来到汉正街。

    转眼三年学徒期满出了师,小师傅独挡一面裁剪待客。那天爹爹接待了一个洋人,那人是个断割包(柏泉方言,指颈子上有个肉瘤的人)。一般给人裁衣下领窝,有严格规定比例的,那是依按客人肩宽、身长、胸围来定。这位断割包洋人与众不同,领窝尺码相应大些。爹爹将衣服做好,老板拿出一看,这好的料子,做成这样,左看右看越看越不顺眼,吝啬怕赔钱的老板大发雷霆,恶狠狠对爹爹说:“你把这衣给洋人送去”,意思是说,你做坏了由你赔……。爹爹抱着衣服,一路心情沉重忐忑不安。当洋婆子接过衣服,叫那断割包洋人一穿,嘿!夫妻两均说好,一连还说了几个古德。付工钱时,洋婆子对爹爹说道:‘你有这好手艺,何不出来自己开店。’精明的爹爹,当时就理解了洋婆子的意思。

    果然爹爹的小裁缝店红火起来,客人越来越多。每月老祖母去汉口店中取生活费,一家人的日子,这才过得才像个样。

    节省惯了的老祖母,从牙缝中省下柴米钱油盐钱,慢慢积攒起来购田买地,所买回的那六担地(划40亩)让湾里人羡慕不已。久日久之,发洋财的话语就这样传开了。”

    还有一种说法,爹爹喜欢喝酒,每次喝完酒迷迷糊糊洋里洋颠的。要不是那次酒后下错尺码,歪打正着,也发不了这份洋财。湾里老人干脆叫爹爹環洋人。爹爹一生喜欢酒,临走前还美美咪了一口。故事讲完了,昌万略有所思补充道,记得,那年是1933年,爹爹享年88岁。

故事讲述人: 张昌万、张友珍​
QQ图片2015011120594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1-14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三异故事连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