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凰大道(凤凰山高架)来了,新都怎么去迎接?
现进入2015年,而定位为城市双快的南北干道——金凤凰大道(凤凰山高架)已在2014年11月26日开工建设(在三环内侧路段的施工现场看到,该道路已处于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作为主城二环高架之后上马的第二条城市双快道路,金凤凰大道将成为中心城区连接新都片区距离最近的一条全新城市快速干道(因距离比蓉都大道还短),其具有线性相对较直(新都、天回段基本沿宝成铁路建设),且在天回境内的主要东西干道(如万石路[金凤凰大道]、天斑路、金新路)相交时均采取了下穿或上跨立交,因此具备了快速路必备的许多条件。
金凤凰大道犹如一只大手将新都区揽进了主城区的怀抱,它的建成将让新都区在整个二圈层的区位优势更明显。在其他二圈层兄弟区县还处于羡慕、嫉妒、恨的时候,这种已送到家门口的机会,新都区该怎么去主动迎接她?
城南的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剑南大道等工程已经完工,现在城南又在竭力呼吁在剑南大道上马BRT快速公交。而新都区直到目前还在宣传地铁和城际高铁,却忽视BRT快速公交系统对于城市交通的重要性(从新都政府的会议通稿和当地媒体的宣传稿来就可以看出)。
其实地铁、城际高铁,BRT(包括城市轻轨或有轨电车)都各具优势,但地铁、尤其是城际高铁不可能像BRT一样进行短距离设站,BRT短距设站的优势由此凸显。
目前新都政府大力宣扬的快铁经济(生活),让大家对于成绵乐高铁的期望值太高,既然是城际高铁,也就意味着该项目注重的是城际之间的快速连接(如新津等三圈层和绵阳、乐山等二级城市之间的连接)。新都与主城区的交通距离本来就短,而从新都搭乘高铁到主城目前还只能到东三环的成都东客站(目前市府正在启动建设成都东与成都站的连接线,将来新都出行也可以到火车北站,但这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对于需要经常来往主城区(工作和办事)或就近短途出行的市民来说,根本不具任何优势(从时间、费用、距离来比较)。
相对于侧重城际连接的高铁,地下的地铁、地上(空中)的BRT才是新都来往主城区(短途出行)的最佳交通方式。
承载BRT的金凤凰大道项目,其方案原本是采用双向4车道高架桥设计,后市府经过多次实地调研,为配合北改和优化增加北部道路结构,在2014年11月经成都市政府最终审定决定,将凤凰山高架项目调整为双向6车道高架桥,并同步采用BRT快速公交的形式进行基础设施的设置。
同时相关部门在按照金凤凰大道快速公交线路及场站设置前期方案研究后,设计出更为人性化的公交线路,未来市民可以火车北站交通综合体为起点,沿金凤凰大道高架,到金芙蓉大道和货运大道至新都老城区。
1、金芙蓉大道(货运大道)新都段现状,目前该道路时常被货运大车占据,尤其是在货车右转入园高峰期时,传化公路港入口前的2条(甚至3条)主车道基本被大货车占据,呈现异常拥堵状态,形成严重的“肠梗阻”,犹如前几年蓉都大道川陕停车场的情景再现。同时路面的破损和车辆自身沾染的泥灰,造成该路段长期灰尘漫天,加上大量排放的尾气,对该片区乃至新都城区的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另外该道路因为没有划分大小行车道,同时在物流园区段两侧也没有机非隔离带,属于人车并行的混合交通,而且现在使用该道路来往成都的车辆与日俱增(而且大多是小车),另外该道路两则经常会有大型车辆停车待货或修车,更造成了该道路的拥堵不堪,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金芙蓉大道在该区间段基本成了新都物流中心的专用道路,严重影响该道路的正常使用和本身价值。
由于金芙蓉大道位置极其特殊(处于新都区城市区,并穿城而过),其现状对新都的负面影响日渐显现,后期势必会对新都的发展造成阻碍,因此有必要借金凤凰大道上马之机,提早对金芙蓉大道的升级做好规划。
2、调整金芙蓉大道道路使用功能,随着新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宝成铁路东侧、蓉都大道西侧形成的新都老城区(城市建成带)已经实现与成都主城的全面融合,如果金凤凰大道实现通车,与其对接的金芙蓉大道一进入新都地界,原来建设在该道路旁(新都与主城之间的)大宗物流基地-—新都物流中心的部分劣势将呈爆发性显现,也会给新都区的宜居环境和城市面貌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货运大道’在改名为“金芙蓉大道“时,市府已经将该道路重新定位为主城连接新都(青白江)片区的城市放射性快速路,因此新都政府更应该响应市府的大政策,将前期定位以货运为主的功能向城市干道(快速路)方向进行优化调整,货运车辆行驶路线逐步调整到其它临近道路,在目前金芙蓉大道新都段右侧(左侧为铁路与该道路之间的隔离带)还没有进行大规模建设的情况下,对该道路进行重新红线控规(道路红线向东扩展,为道路改扩建[如建设BRT专用道]提供保证),另外有必要对金芙蓉大道上的五桂立交跨线桥进行优化升级,增加转换闸道,具体方案如下:
①第一步就是在金芙蓉大道临近五桂立交前提前规划增设右转半幅闸道,形成金芙蓉大道成都方向来车提前右转进入香城大道(电子路);
同步在五桂立交新都电子路方向下桥处增设360゚右转调头闸道,实现从香城大道(北星干道方向)驶入金芙蓉大道(新都火车站方向)的有效转换;
②将五桂立交出城方向的右侧辅道改成香城大道向朝金芙蓉大道(新都火车站方向)的右转专用道(原来同时有左转功能),在目前申鑫汽修位置处增设一条半幅右转匝道,至金芙蓉大道跨线桥下(利用新都粮食专用铁路桥下空间)设置回左转回头匝道,使电子路进入金芙蓉大道的车辆,在进入新都粮食专用铁路桥下进行左转回头,形成进入金芙蓉大道成都方向右侧的专用转换匝道;
③第二部分就是要同时预留五桂立交的远期改造用地,在资金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对五桂立交进行互通式升级改造,一是在香城大道(成德大道朝新都城区方向)进入五桂立交前,规划半幅右转上跨宝成铁路的跨线桥,形成香城大道驶入金芙蓉大道成都方向的匝道;二是在金芙蓉大道跨线桥(新都粮食专用铁路桥)处规划右转半幅右转上跨宝成铁路的跨线桥,形成金芙蓉大道(青白江方向)驶入香城大道(成德大道方向)的右转匝道。
④该方案可分成两个阶段来实施,先实施既经济而且改动较少的第二部分,如果该方案的第一部分成功实施,就可以部分解决车辆间在五桂立交跨线桥的转换冲突,如果该方案的第二部分也得以实施,将全面提升五桂立交跨线桥的互通转换功能和效率,使金芙蓉大道与香城大道的车辆能够自由快捷的转换。
⑤我们也会通过相关渠道向市府有关部门(市发改委、市重大办、市北改办、市规划局等)反映采取类似方案来解决北星大道与金芙蓉大道之间车辆的相互转换问题。
3、优化和提升道路软硬件,目前金芙蓉大道西侧与宝成铁路之间地块为铁路防护绿化带,可调整路宽来增加非机动车道和行人专用道,另外在金芙蓉大道右侧沿途地块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可提前进行道路拓宽(或调宽道路红线),金芙蓉大道很长一段道路与宝成铁路相邻并平行,是众多乘长途旅客列车进入成都的外地人(西成客专没开通之前,进出成都车站的长途旅客列车一般还是走宝成线),旅客列车在进入天回车站之前的新都区域内一般会提前降低速度,这时透过车窗看见的是漂亮的金芙蓉大道,对于新都的城市形象加分可想而知(是不是有种想到新都一探究竟的冲动呢?)。
4、调整和优化沿线原有部分项目规划方案,让金芙蓉大道大道的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也可避免资金和资源的双重浪费,特别是金芙蓉大道与兴城大道交叉路口天元小区预留地块(也就是在原来规划的变电站位置,如果该地块在金芙蓉大道已经变身双快路的情况下依然修建变电站,将会是新都城建方面最大的失误),因为该区域为城市BRT(南北走向)与城市公交(东西方向)的主要换乘点(该位置更是与新规划【远期】成都地铁东西干线21号线的重要换乘站),因此该地块应该调整原有规划,变更为建设新型城市综合体(集客运换乘站,餐饮娱乐、住宿、商务办公为一体的集成式综合体)。
5、目前有金牛区负责承建的“金凤凰大道与绕城高速下穿通道”(也就是原来所说的“万石路与绕城高速下穿通道”工程)的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该项目将使金凤凰大道北接新都的万石路(据了解下一步该工程建设好后,市府相关部门会要求万石路新都段也更名为金凤凰大道),南北连接三河大道,成为北部商城的主要南北干道,为此建议把物流园区一期项目逐步调整到宝成铁路东侧物流园二期(为北部商城做配套),大宗物流项目调整到清流基地和石板滩基地,新都物流基地由原来的省(市)际大宗物流转型为城市市域配送中心。将原有物流片区规划为物流经济办公总部园区,沿毗河一带预留出来打造毗河滨河生态(活水)休闲带,总部园区主要发展信息和电子商务产业,以便把金芙蓉大道的天际线“亮”出来。
6、金芙蓉大道应急备用道路控规,也就是利用现成的物流中心南北道路,预留延伸至新都区消防大队(市消防15中队)目前路口(与红树林路口对接)线路,同时控规预留该道路进一步向城北方向穿城而过的道路红线。
7、新都城区的未来发展目标是北融主城,西接北部商城,东南连青白江,后期的城市建设势必突破现在的西边宝成铁路、东边的成绵高速路,为此新都区必须先行预留多条东西方向干道与这两条路的下穿(或上跨)位置,以便将来道路建设的需要。
目前新都区的数条南北干道已经成型,当前和以后应该主要新建或打通数条东西连接线,把这些干道串连起来,形成东南西北的网格化交通,发挥交通资源的最大化,全面盘活新都的交通筋脉。
道路是筋脉,河流就是血液(也是旅游资源)
毗河,值得新都人民骄傲的母亲河!纵观整个成都近郊,像毗河这样的流经主城区的天然活水河流,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一个难得的天然资源。
毗河现状:由于原来对毗河的控规只是以水源保护带为出发点,缺乏系统的规划和保护性利用,所以导致当前毗河资源被各沿河楼盘的开发商各自为阵、盲目无序的使用,就连新都区政府出资打造的滨河(毗河)绿道,目前也只是成了沿途各开发商用以提高自身房价的噱头,根本没有发挥毗河整体性的生态休闲的优势,更没有给新都人民带来任何实惠。现在的毗河边连新都本地人都不愿意去玩耍,何况是外地游客,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玩的。这其实是对毗河资源的浪费,更没有发挥出毗河应有的价值。
新都区有毗河这么好的一条天然河流,只有对其进行更合理的、超常规的规划,才能使毗河生态水系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的发挥毗河的优势,新都区应该将建设毗河滨河生态休闲带提上议事日程,首先是进行统一规划,系统的打造毗河滨河路(以河为界、分成毗河南路和毗河北路),滨江路外则河岸进行坡地梯级打造,两岸修建沿河绿道和滨河公路,毗河两岸滨江路的内侧全部建设成观光休闲主题建筑。
另外成都北门没有大型的体育场馆和主题公园,可以考虑在毗河旁边规划建设体育场馆和主题公园,增加毗河休闲带的含金量。
毗河滨河生态(活水)休闲带的建设可以采用BOT∕BT模式,由政府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由各河段所临项目开发商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形象进行投资建设,打造出“成都的外滩,新都的南滨路”,成为新都区的绿色休闲(会客)厅,让新都乃至主城的市民都乐意到毗河两岸游玩休闲。
既然是BOT∕BT项目,对于项目投资人来说,给予其最大的回报就是全面提升他们所开发项目的附加值,增加其项目的长期收益,从而达到政府和开发商的双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毗河滨河生态休闲带的交通优势很明显,地铁一号线(北延长线)、三号线(三河场站)、5号线(莫龙湾站)在毗河边均规划有站点,后期将要开通的金凤凰(金芙蓉)大道BRT以及其他南北干道在毗河也有(或规划有)公交站点,完全可以为毗河滨河生态休闲带提供交通便利和客源保障。
趁热打铁,乘势而上!
随着新都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加和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上升,势必会对道路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道路只有越多越好,只要多建道路,才可以满足市民(各种方式)出行的需求。
1、主动对接主城,尽快启动金桂大道(金牛至新都)的新都段设计和控规,由南至北的路线为:成都互助红花片区——双水荆竹片区---成都凤凰山机场东侧规划南北道路——土门规划南北道路——金牛高科园区(在该区域的专用铁路将修建上跨桥或下穿通道)——天回街办(天裕街)---“金华大道”全段---下穿绕城高速宝成铁路跨线桥(该位置在高架路下有现成的空间,而不需要像郫县原来修建西区大道、现在金牛区修建金凤凰大道绕城下穿、王贾—医贸大道绕城下穿时,花很大的代价申请半幅施工,挖开绕城高速来修筑绕城下穿通道)---引入(穿越)润茂酒店用品城(可能需要拆迁已建成的安置房)---元贞机械城(可能需要拆迁已建成的市场用房)---新建跨毗河大桥---传化物流中心停车场现成的中间道路(或也可与宝光大道南延线连接)---最后直接进入新都城区,从而形成又一条新都连接主城的全新城市南北道路(目前该道路部分已经建成,而且该道路对金牛区天回片区的发展也比较有利)。
2、全面发挥绕城高速金芙蓉大道立交的优势,到目前为止,新都区相关部门和媒体在宣传推广新都时,一提到交通,就会说成都绕城高速在新都境内有6座互通立交(成金青、成绵、三河场、北星、大丰、另加其实不能互通的蜀龙下穿),却一直避讳提早已运行的货运大道立交(现在应该更名为绕城高速金芙蓉大道立交),其实货运大道立交(金芙蓉大道立交)才是新都境内最具优势的立交,该立交上下匝道所处位置是成都北改区域的中心位置,也是目前新都境内最大的收费站,有5进8出共13个进出闸口,可以分成各具功能的通道(如成都第一批ETC车道),其出口的东西干道(三河大道西延段)即将建成,将更大的发挥该立交的优势(据了解目前金牛区正利用现有绕城货运大道立交出口匝道规划向绕城内方向新开匝道及出口,以便为启动天回街道白塔一带的建设做好铺垫)。
同时新都应该保留原有规划,控规预留绕城高速金芙蓉大道立交出口道路向北直行(跨毗河)连接已建成的中集大道的路线,避免像将要修建金桂大道所面临的二次拆迁腾地(如穿越锦门、花园安置小区、润茂酒店用品城、元贞机械城)的浪费。
3、启动兴城大道东西延伸段工程,在兴城大道向西连接成彭高速(龙桥)的同时,新都区政府应该同时将兴城大道向东延伸,跨毗河连接育英路、新都绕城路、下穿(或上跨)成绵高速(同时预留转换立交用地)、直至与成金青快速路相连街,形成新都区由一条东西向的城市大动脉。
4、向市府争取启动地铁1号线北延线的规划和建设,据了解该延伸段的线路走向将逐步过渡调整到北星干道东侧地下铺设,近期可至斑竹园场镇为节点(终点)。
5、争取城市轻轨项目:连接主城区与新都区的城市轻轨项目尽快规划和立项实施。
6、利用北改政策,我们会建议市府(以及金牛区)尽快启动以下交通项目:
①“国际商贸城与金凤凰大道[万石路] (三河大道金牛区延伸段)连接线工程”、
②“北星大道凤凰山跨线高架桥与金芙蓉大道的立体交通互通转换改造工程”、
③“北星大道道路拓宽优化工程、
④“北星大道与绕城高速互通立交的改扩建工程”。
挑战和机遇(目标)
东门的龙泉驿、南门的双流、西门的郫县、西南门的温江,这些二圈层的兄弟区县都各具优势,相互之间在你追我赶,都在进行差异化、超越式的发展。
而具有地域和区位优势的新都,更应该发挥这些方面的优势,把握好金凤凰大道带来的机会,将新都打造成一个本地人拿得出(城市竞争力),外地人愿意来(城市对外宣传形象、城市品牌影响力),来得了(交通便利),留得住(城市硬件与软件全面配套)、还想来(城市整体形象)、安心住(城市实力)的成都新区,最终把新都建设成宜人宜居北部新城,成都新区。
成都之新·都在这里!
我们会通过相关渠道向市府有关部门(市发改委、市重大办、市北改办、市规划局等)反映上面所涉及到市上(金牛区)的提议,同时也希望新都政府能同时向上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