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96|评论: 0

[泸州杂谈] 事件热议:弹性补考,人性还是任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6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武汉某高职院校推出“新政”,拟实施“刚性考核弹性补考”政策。以100分为例,60分及格,若学生只考了58分,就只用补考2分,且补考次数不限,直到过关。争议声中,有人认为学校此举是人性化管理;有人则提出,学校是在折腾教师、折腾学生,实在任性。让我们一起分享下业内人士的各自观点。

  补考有弹性管理更人性

  武汉这所高校推出弹性补考,让外界倍感新颖的同时,对该校学生尤其是那些文化课成绩不太好的学生,也算是一种福音了。考试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手段,有其必要之处,但显然并不能通过考试甚至补考为难学生。

  从制度设计来看,补考是对知识再学习、再检验的过程,大学生挂科,通常需要重新达到及格线才能算过关。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同学来说,每逢考试无疑就会背上很重的心理负担。由于时间紧,或者需要补考的门数多,有的学生补考后还是未能通过,出现了反复补考的情况。有些学校补考或重修还需再交费用,也加重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因此,降低补考难度、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即便补考也是有针对性地补习知识点,从这个角度来看,该校实行弹性补考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特点,具有积极意义。

  在我们传统的大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平时喜欢把上课点名算成平时成绩,考试偏好出一些偏题难题来刁难学生。似乎按时听课,能回答上一些难题就是好学生,反之,缺课、补考的都是不合格的学生。而且考试知识点大都是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除了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外,并没有多少知识含量。许多学生即便花力气通过了考试,很快也就都还给教师了。

  其实,真正需要考评的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对大学生来说,课程考试主要还是针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以及思维方法的训练或是进行简单的学术启蒙。脱离了这样一个标准,或者用“变态”的考题为难学生,只会显示授课教师的平庸。

  值得注意的是,该校是一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文化课成绩普遍偏弱,相对实践课程来说,理论知识学习、学术积累并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完成“双基”目标,学生就算是合格了。完成文化课的学习和考试后,学生就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参与实习、实训,从整个人才培养的环节来说,也需要协调文化课和实践课的关系。毫无疑问,该校大胆“破局”,淡化考试和补考,体现了对人才培养定位的深刻认识。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需要改善一些不合理的评价机制。该校提倡的“弹性补考”,结合了高职院校的特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补考知识点,给文化课成绩偏弱的学生更多自信,同时间接促进了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未尝不是一项好的创新。(姜朝晖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博士)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