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01|评论: 8

[川剧知识] 【荐文】川剧中的翎子,翎子功和翎子戏 (戏曲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9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剧中的翎子,翎子功和翎子戏

                                                                                 据 戏曲网
    翎子,即雉尾,又叫野鸡翎子。和中国所有的剧种一样,这是川剧传统戏中常见的头饰和表演的道具。头上插翎子是先民们的一种风俗。源于古老的自然崇拜中的飞禽崇拜。这种崇拜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图腾信仰,即认为我们人类与所崇拜的图腾之间有血缘关系,先天就具备了所崇拜的图腾物的能耐,如龙,凤,鹰,虎------等;二是精灵信仰,即认为万物皆有灵,佩带上某些飞禽走兽的标识物,如:豹尾,鹰羽,-------等,这些飞禽走兽的精灵就会附在人身上,使人具有超凡的本领而不可战胜。故,在戏剧舞台上多数时间是一些英雄和很有能耐的人物才戴翎子。

    据老一辈艺人们说翎子出自于秦岭山中。是一种叫“斤鸡”的尾羽。据说斤鸡个头不大,一只鸡的肉只有一斤。每到冬天就飞到雪地里找吃的,大雪压住了它的尾羽。待它起飞时就被拔下,这种翎子就叫雪(血)翎。另外还有就是用枪把斤鸡打下再拔毛,这种叫死翎。其中,尾羽正中的一对叫头翎,其羽毛丰厚,翎骨粗壮,内行称为肥翎;长在头翎两边的尾羽依次唤作二翎,三翎,其肥厚长度依次递减。在购买翎子时,主要看翎骨是否粗壮饱满,羽片是否光亮完整,骨根处有无血丝,以判断是否为死翎或雪(血)翎。据称,血翎光泽,韧性均比死翎好。翎子用久了,就会出现羽片发毛的现象,这时将其平置于地下,轻轻一扫,再用虎口轻轻一抹,即可还原。老一辈艺人说,翎子不宜敞放,因为有一种蚊子要吃它。实际上是一种微生物,与羊毛线被“虫打”的道理是一样。通常的办法是用竹筒来收装翎子,然后内置樟脑丸就可保无恙。翎子比较贵,又易受损,过去很多草台班子没有财力购买,就只好以蔑条粘贴纸屑代替。

    川剧的翎子一般由翎子和翎脚子两部分组成。其中翎脚子是起到将翎子固定到头盔上,并延长翎子长度作用的。过去,川剧的翎脚子是硬的,也只有三寸左右长。上个世纪60年代,戏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全国公演后,其中孙悟空和白骨精的弹簧翎脚引起了各川剧院团的注意。川剧的翎脚也改为了弹簧,加长到五寸左右,并且以孔雀羽毛为装饰,显得更美观了。在演出实践中翎子最易折断,老先生们总结的绝窍是:搬哪边的翎子头就向哪边偏一下,挽花时圈子挽大点就不会断了。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川剧舞台上,翎子是一种人物身份的标识和特殊形象的表示。例如:1,挂帅出征的武将,在帅盔上加翎子为装饰,如,〈黄鹤楼〉中的周瑜,〈点将责夫〉中的穆桂英;2,表示为少数民族的装束,如,〈坐宫〉中的杨四郎,〈沙陀搬兵〉中的李克用;3,表示为凶狠残暴的职业者,如,〈窦娥冤〉中的刽子手,〈跪门吃草〉中的门军;4,表示插旗造反的山寨大王,如,〈穆柯寨〉中的穆桂英,〈盘山〉中的郭山岗。5,表示为神怪动物的触须,如,〈别洞观景〉中夔龙和白蟮。《金霞配》之中的龙太子。一般身份地位比较高的是带一对翎子,如地位比较低的刽子手则只带半边翎子,而在〈战南海〉中的黄鳝精则也只带一只翎子,以表示为黄鳝的尾巴。
    翎子功是中国传统戏曲的基本功,川剧也然。川剧和京剧相比较,有自己独特的表演程式。旧时曾有人总结:有“二龙戏珠”,“蝴蝶穿花”,“拨云探月”,“苏秦背剑”,“卧云望月”,“蜻蜓点水”等二十多种程式。特别是在〈八阵图〉中由戏圣康芷林创造的二十四个“凤点头”更是享誉全川,昭示后人。在这个戏中,当陆逊唱道:“一拜东吴仁义主”时,康芷林猛地将金冠带同翎子抛向内场,同时将水发乘机甩抻,恰似怒发冲冠之态,极好地表现了英雄末路的情感。以翎子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戏,川剧叫做“翎子戏”,虽然,生旦净末丑都有戴翎子,耍翎子的戏,但是我所见到的真正以翎子作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戏基本上在武小生和花旦这两个行当中间。如,〈八阵图〉,〈凤仪亭〉,〈人间好〉,〈花仙剑〉……在其他行当中却不多见,一般就是蹬几个势口,摆几个造型。而在其他剧种中,则不然,其他行当也有以翎子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剧目。如,秦腔〈赵氏孤儿〉中〈收孤〉一场,以花脸应功的屠安贾就是以翎子表演见长。因此,川剧的翎子戏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川剧“搬翎子”的基本手法是以手的食指从翎足处探出顺势勾住翎子滑向翎梢,然后将中指和食指合并为剑指向内挽一个花子,再将翎梢指向目的处。而京剧的基本手法是用拇指和虎口搬住翎身滑向翎梢,然后再转换为食指和中指夹住翎梢完成后续动作。在各个剧种中都各有其独特的绝技,如,晋剧的〈大小宴〉中的吕布就有很多翎子特技的表演,川剧也然。在川剧〈河梁会〉中周瑜原本要设伏诛杀过江来探视情况的刘备。当他发现刘备身后保驾护航的是威震华夏的关云长时,大吃一惊,眼见计谋难成,气得浑身发抖。有一位前辈老艺人表演至此,端坐在弓马桌上,面色凝重,浑身不动,唯见一双雉尾起伏摆动,摇曳不定,时人堪称一绝。有人出重金向他请教,他收下钱后说:“你回去穿一双靴子,只用前脚掌着地,把脚后跟抬起来,用半边屁股轻轻地多在椅子上坐一会儿就成了。”某人回去一试就成功,方法虽然简单,然而得出这个诀窍却不知练了多久,由此可见前辈艺人惜戏,爱戏,炼戏之一斑。

    受川剧的影响,四川的木偶剧也有很多翎子戏,大体与川剧舞台一致,但是,木偶搬翎子就不可能像人一样,到达翎梢立即挽花,常常出现翎子滑尖的现象。为了解决此矛盾,木偶艺人就在翎子的尖端上系上了一朵绒花,每当搬翎子时,木偶的小手滑向翎梢就被绒花挡住,可以保证舞台上的演出效果。原来的仪陇,安岳,绵竹等木偶剧团都以这种方法大量地演出了木偶川剧翎子戏,特别是绵竹木偶剧团还将〈人间好〉带进了北京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1-19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5-1-19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斤鸡”,是“锦鸡”!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5-1-19 22:24
不是“斤鸡”,是“锦鸡”!

白冠长尾雉不仅是著名的观赏珍禽,还是难得的山珍野味,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中央尾羽是中国戏曲道具中的翎子,需求量很大。用它制作的装饰工艺品和标本,国内售价在1000元以上。目前野生资源极为稀少,因此,开展人工养殖,其前景十分广阔。1987年在林业部的资助下,保护区开始开展白冠长尾雉的人工繁育研究,1994年取得成功,建有规模较大的人工繁育基地。对白冠长尾雉进行人工饲养繁殖研究,是在基础掌握白冠长尾雉的生活习惯.

发表于 2015-1-1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锦鸡''是''雉鸡''l.

发表于 2015-7-15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也是我在2007年写的,发在了川剧论坛,今日也发现被人转载了没有署原作者的名。在以泄博客、甚至一些报刊的电子版上都是原文抄袭。其中翎子来源于“斤鸡”是有说法的,而绝不是什么“金鸡”“锦鸡”。我就卖个关子吧!

发表于 2015-7-15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home.mala.cn/home.php?mod ... o=blog&id=44925

http://www.mala.cn/thread-398185-1-1.html

这是我的原文链接,次年锦堂月(博客名,她现在是供职于某专业艺术机构的论坛女网友)转载了吃文,后来有个叫张玄的把这篇文章斩头去尾地发表在了中国戏曲网上边。

发表于 2015-7-15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mala.cn/thread-398185-1-1.html

这是我2006年发表在论坛的连接。

发表于 2015-7-16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