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享受城市幸福感
郫县是成都七大卫星城之一,也曾在理顺与特大中心城市关系上“纠结”良久。
“‘独立成市’的提出,对郫县来说正当其时。既要借助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的辐射效应来借势发展,又要构建郫县自身自成体系的城市构架。”郫县县委书记苏鹏表示,2014年开始郫县就启动城区内92条“毛细血管”建设,“三年内在交通上的投入将超过百亿元”。
对于如何“独立成市”,苏鹏强调一定要在产业规划、城市规划上高端,“切忌修到哪里就到哪里,最后一看反而不像个城市。”
西南交大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说,“独立成市”不仅仅适用于像郫县这种卫星城市,对于成都主城区来说也有现实意义。他认为,至少70%以上的工作、生活行动应在一定小区域内解决而不必要跨区域实现。
“小街区规制”理念,也被认为是与“独立成市”一脉相承,目的是让城市变得更为“人性化”。
因为长期的“工业+大农村”格局,成华区城市建设一直欠账比较多。“‘东郊惠民’、‘北改’以来,成华城市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飞跃,但这还远远不够。”成华区委书记张孝军介绍,成华区今年将继续投入近30亿元建设43条道路,5年内完成棚户区改造约2万户,继续把“北改”的成华实践推向深入。
“加强教育卫生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小街区规制,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的幸福感。”张孝军说。
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