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富县这下火了。瞬间从名不经传变得家喻户晓。其中的原因挺有意思,竟然是源于官员的任免。要说起来,太正常了,没有哪个官员能毕生屈尊宝座。蹊跷的是,富县这次官员任免公然违背国家相关政策,搞的是整刀切,且规模之大,让人难以置信。
从新闻不难看出,富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发文,对全县50余名科级干部进行任免,其中有26名副科级以上干部被免职,原因是年龄超过了51岁。在免职名单里可以看到,这26名“超龄”干部分别在各个部门和单位任职,其中从基层乡镇干起并且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占一定比例,有的干部继上次任命到职还不足两年。
任也好,免也罢,无非是个程序问题。最让人难以释怀的是,这批被免干部之后的安置没有固定指向,彻底意味着就此退休。好嘛,这才是最关键之处,让人提前退休。谈到这个话题,也算不上什么新鲜。若干年前,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做法,当时也引起不小的轰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名义上是提前退休,实际上却是给他人让位。
当然,提前退休不是不可以,那是要符合特定条件的。况且,中央已出台政策,在现有基础上延长退休人员的年龄,引发国民大争议。然而,富县的官员在此情况下,却让官员提前退休,难免让人浮想联翩,更让那些长期从事高危、高污染、劳动强度大的人群情何以堪。他们工作大半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退休,但事实上呢,他们或许还被延迟退休。
经过持续的发酵,富县有关部门坐不住了。富县政府宣传部门某负责人回应澎湃新闻,称“属于正常调动”,富县县委组织部某工作人员称,对此事不清楚,当被问及这些官员为什么被免职,该工作人员以忙着开会为由匆匆挂电话。富县政府办党总支书记王百红得知记者采访意图急忙挂电话,之后发短信也不回复。拨打其私人电话,王以“信号不清楚”“在外地,不方便接受采访”“不清楚情况”等原因拒绝采访。
到了这个份上,正应验那句俗话,越描越黑。其实,作为官员来说,在大众眼里往往是以悠闲喝茶,以及读书看报的形象。对于百姓的诉求,他们却是搞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导致名声狼藉。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这样的官员若是被清退出去,老百姓肯定鼓掌欢迎,连声叫好。富县被免的官员却恰恰相反,很多都是从基层干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
再者说,看似给人让出位置,留下的后患却无穷大。因为新来的人员对业务等流程不熟悉,工作效率难免低下。在这种情况下,会招聘更多的“临时工”临时抱佛脚。不仅如此,最难处理的还有可怕的中国式人际关系。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谁还会有心思去踏实的工作,整天沉湎于勾心斗角之中。不妨想想,这样的环境下,只能催生出更多的寄生虫,让心届政府领导班子下大力气整治的官场再度蒙诟,让老百姓更加寒心。
另外,还有原因是当地当权者太过于着急掌控权利,想多提拔自己圈子里的人。奈何,随着各项严明纪律的出台,官员的日子已经没有明显像往日那样好过,甚至传出官不聊生的慨叹。公开的买官卖官,估计没有人敢去冒风险。饶是如此,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提前退休的方案就出台了。可是,莫忘记,天下没有那么多的傻子。没事总喜欢考验别人智商的人,往往是最愚蠢的人。换来的结果绝对是得不偿失,直至贻笑大方。
最后要说的是,既然是正常进出,就应该符合社会游戏规则。富县欲盖弥彰的做法,愈发佐证官员提前退休机制的非正常状态。最终结果如何,不妨冷眼观看下去。(文/孙新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