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80|评论: 1

[趣闻·杂谈] 农超对接 让菜园子直通“菜篮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9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蓬安实施“菜篮子”工程,使本地菜更有味

  为保障蓬安“菜篮子”,近年来,南充市蓬安县以提高农民效益为出发点,先后在长梁乡、相如镇等地建立起了专业蔬菜基地,扩大了蔬菜种植规模,培育了一批产销主体。

  与此同时,当地超市与产销主体实现无缝对接,保障了本地供应。面对新的契机,蓬安该如何管好70多万人的“菜篮子”?



粮农变菜农效益大翻身

  1月23日,记者来到长梁乡中坝村,此时菜农们正在田野中收萝卜。一旁田间蔬菜大棚,辣椒、茄子等蔬菜正在内享受着难得的“温情”。

  “对于当农民来说,他们将这些蔬菜视为‘珍宝’。”蓬安长梁乡冬春蔬菜种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黄冬春介绍,当地村民原来只种玉米、花生等作物,经济效益相对淡薄。“2003年开始,蓬安县政府开始在这里开展蔬菜种植试点,一年下来,村民从中看到了效益。”

  在中坝村种植蔬菜获得成功的引领下,去年蓬安县政府在相如镇油坊沟、利溪镇花房子等地新建专业蔬菜基地2000亩。同时,在全县培育100亩以上的生产主体10个,蔬菜产销主体2个。

  丰富多彩的“菜篮子”,不仅把千家万户的“菜园子”推向了市场,也促进了蓬安农业结构调整,带出了一个增收富民的大产业。



农超无缝对接保障本地供应

  26日下午,蓬安县一家大型超市向锦屏镇西拱桥村村民张素平收购了60多斤菠菜,用于当天下午对市场的供应。张素平介绍,自己和这家超市签订了长期供菜的协议,超市很多时候都是上门收购。

  随后,记者走访了多家超市和市场,他们零售的价格很接近蔬菜在本地收购的价格。究其原因是,蓬安正着力探索如何优化流通环节,让老百姓的餐饭更加经济实惠。“我们坚持以建立农产品直销对接为载体,组织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专业大户的有效对接,推进鲜活农产品的‘四进’工程。”蓬安县供销社姚昌明说,目前为止,全县已经建立起便民店和超市40余家,超过一半的乡镇建立起了农贸市场。“在此供应链的搭建下,也使更多的本地蔬菜走上了市民的餐桌,并获得靑昧。”一超市负责人介绍。



注重监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一手抓规模化发展,一手抓质量安全。蓬安在保障用菜安全上也是环环相扣、层层把关。为打造绿色无公害食品,也加大了新技术、新产品的运用。

  为此,县农牧业局出台了《蓬安县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生产管理制度》、《乡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及制度》等相关规定。提倡优质高产品种,实行科学栽培管理。同时,积极宣传引导全市各大蔬菜基地都大力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种植,确保蔬菜质量安全,让市民吃上“放心菜”。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30 07:1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