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海浪》,让人眼睛豁然一亮,哎呀,这才是黑白,久违了的黑白片。仿佛我又回到了四十年前,步入了“四川五人黑白影展”、“四川黑白影展”的展厅,那阵的黑白片有好港?靠放大机灯泡暴光,靠手上的遮挡技巧掌握影调,靠药水显影……最后制出来的24吋片子,就是醉墨《海浪》这种效果。 早先,我经常在《黑白暗房制作》课中,对每一期学员讲:看一幅黑白合不合格?就看这幅黑白片三点,一、黑要黑得下去,二、亮要亮得起来,三、还要有很多个灰度不同的中间层次。所谓黑下去,某些暗部要死黑,多数暗部还要细部层次;所谓亮起来,某个亮点要雪白(如眼神光),多数亮部要有丰富的中灰层次…… 完全不是现在好多人用PS,拿一幅片子上去点一下“去色”就是黑白片了。现在不是胶片时代,暗房就是PS,一幅高水平的黑白片,还是要花好多手脚的,哈哈。 记得醉墨去三亚前,我对他说过,你去三亚最让诱惑人的是海浪,1998年我去深圳,好不容易挤时到蛇口海边,却雾气沉沉也莫得海浪;2011年我去广西的金滩,海边也莫得海浪且能见度只有一百米,又一次无缘我向往的海浪,尤其是海浪击打礁石、岩石的瞬间……你要是去,一定花些时间好生拍一下海浪,拍得好,拿回来制成黑白片,那简直就是经典的经典了。 醉墨是个有心人,他成功了,从这组《海浪》,读得出醉墨的用功与艰辛,读得出他与海浪对话惊险,读得出他对大海的理解与赞美,更读出他对黑白片认识与掌握,尤其是制作的精美……精彩,精彩,久违了的黑白片——高水平的黑白片。祝贺醉墨,为醉拍手叫好,这算是你步入摄影的一个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