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0558|评论: 0

【转载】苏轼的家庭与出生地址初探 叶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5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轼的家庭与出生地址初探      叶权
       据《眉山县志》引宋傅藻的《东坡纪年录》说:“十二月十九时卯时,公(指苏轼)生于眉山县纱縠行私第。”清王文诰在他撰写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卷一中说:“庆历六年丙戍(公元1046年)公年十一,僦居纱縠行宅。”
      苏轼出生于北宋景佑三年丙子(公元1036年),若从傅说,则苏轼应生于眉山城内的纱行私宅,若从王说,则苏轼出生并不在纱縠行宅。纱縠行旧宅,是苏轼十一岁时,家里租赁来住的。
      今就三苏诗文及其它有关资料的记载,作初步探索:
      苏轼自称为“山中人”。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苏轼通判杭州作监试时,有《监试呈诸试官》一诗,一开始就就说:“我本山中人,寒苦盗寸廪。”
      山中人,就该有山居的生活经历。苏轼是有山中人生活经历的。他在《送表弟程六知楚州》诗中写道:“我时与子皆儿童,狂走从人觅梨粟。健如黄犊不可恃,隙过白驹那暇惜。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苏轼诗集》)。苏辙也说过:“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栾城集》)。
      除此而外,苏轼还从事放牛、牧羊和种松的劳动。
      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曾在《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中回忆说:“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前有百尾羊,听我鞭声如鼓鼙。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寻山跨坑谷,腾趠筋骨强。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世间马耳射东风,悔不长作多牛翁”(《苏轼诗集》)。
      这首诗写出了苏轼童年时亲身放牧的实况。它不仅表达了他在放牧时“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的实际体会,而且还写出他已掌握了“我鞭不妄发,视其后者而鞭之”和“泽中草木长,草长病牛羊;寻山跨坑谷;腾趠筋骨强”等放牧方法和知识。看来若不是曾在山区农村里生活过的人,是写不出象这么真实而有放牧经验与放牧知识的作品的。
      苏轼不仅是放牧牛羊的行家,而且又是种松的能手。他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中说:“故山松柏皆手种”(《苏轼诗集》),又在《戏作种松》诗中写道:“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冈”(《苏轼诗集》)。苏轼并非一般的种松者,而是深得种松之法的。他在《种松法》一文中写道:“十月以后,冬至以前,松实结熟而未落,折取,并萼收之竹器中。至春初,取实入荒茅地中,得春雨自生。松性至坚悍,始生至脆弱,多畏日与牛羊,故须荒茅地,以茅阴障日,须护以棘。五年后,乃可洗其下枝。七年后,乃可去其密者”(《东坡集·杂记》)。这篇短文,记述了什么时候怎样采集松实,什么时候下种,种在什么地方,怎样育苗,直到怎样管理、保护等等,无不详尽。这岂是一般人能够总结出来的么?难怪在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他经过都梁山时,杜舆秀才还向他求种松的方法。同时他在赠杜舆的诗题中也说:“予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苏轼诗集》)。一般常识告诉我们,数万株松树,必须成片栽种,而成片栽种松树的地方,一定是山区,决不会是坝区。在山区里种这样多松树的人,决不会是城里人。
       除此之外,苏轼很可能还会干其它的农活。苏洵曾说:“洵有山田一顷,非凶岁,可以无饥,力耕而节用,亦足以自老”(《嘉佑集》)。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知徐州时,作了五首《浣溪纱》词,其中第五首说:“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东坡乐府》)。他又在《题渊明诗二首》之一中说:  “陶靖节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耦栽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东坡集》)。苏辙在《次韵子瞻送千乘千能》诗中也说:“少而躬耕,老复其真”(《栾城集》)。可见苏轼出身子农家,曾在山村里从事过农业生产活动·他自称为“山中人”是有根据的。
      眉山地形,东西是山,中为平坝。苏轼既是“山中人”,究竟居住在眉山以东的山区呢,还是居住在眉山以西的山区?
      从苏家袒茔来看,据《眉山县志》载:“苏序墓,据曾巩《铭》,在修文乡安道里(今眉山县修文乡团结村)。”苏轼所写的《苏廷评(即苏序)行状》中也说:“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以八年(公元1048年)二月某日,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东坡集》)。修文乡的团结村(即宋代的安道里),现今苏家祖茔尚在。此地在眉山以西的山区。
      从眉山三苏遗迹来看,据《眉山县志》“修文乡”条下载:“乡属有族谱亭古迹,苏洵作《记》及《引》……。”苏洵在《族谱亭记》中也说“……乃作苏氏族谱,立亭于高祖坟茔之西南而刻石焉……”(《嘉佑集》)。《眉山县志》“栖云寺”条下又载:“治西八十里,连鳌山旁。”并引《明统治》说:  “宋苏轼有《病狗赋》书于壁。”又引《蜀中名胜志》说:“东坡少时,读书寺中,尝于连鳌山石崖上作‘连鳌山’三字,大如屋宇,雄劲飞动。”至今此三字犹存。以上这些三苏遗迹,均在眉山以西的山区中。
      从苏轼作品中看,他在《送袭弟程六知楚州》诗中提到的“醴泉寺”、“石头山”(疑为“石佛山”之误),均在眉山之西山区。他又在《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之五的诗中极其明白地告诉我们:“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下有尔家川,千畦种秔稌。……故山岂不怀,废宅生蒿穞。……”  (《苏轼诗集》)由此可见,苏家原居住在眉山以西的山区里。那么苏轼出生的地方究竟在眉山西山区的何处呢?
      眉山以西七十五里的三苏场有三苏祠,自古相传为三苏降生的地方。且此地距栖云寺、连鳌山均不远。
      据宋洪迈(《夷坚续志》载:“老苏明允之祖自莲道人,数世为莲社。一日遇一人于其乡,问曰:‘君何人?’曰:‘我蒋山人。’邀之归家,留数日,稍稔,山人问曰:‘公欲地否?吾有二地,一主大富,一主大贵,惟公所择。’道人曰:‘吾有子读书,富贵则不愿,但愿得贤子孙足矣。’山人曰:‘彭山县象耳山,此地当出文章之士,敢以献,道人明日当同往一观。’道人喜。及至其地,指道人而示之,复命取灯一盏,燃于其所,虽四面风来,此灯凝然不动。曰:‘此正穴也。他日若用此地,即依此所,虽一步亦不移。’言毕即行。后道人母死,竟以此地葬之。……”从这段记载来看,苏家祖辈是十分迷信风水的。且堪舆之说,有阴宅、阳宅之分。阴宅是相死者的葬地,阳宅是相生者的住地。苏家祖辈既迷信死者的葬地,未始不迷信生者的住宅。据当地传说,三苏祠在凤凰山上,与三峰山东西对峙,成为双凤齐飞,主夺双魁。又据《眉山县志》说:“李西沤先生(锦江书院主讲)侨寓眉州,游山至三苏场、周览拨股祠(即三苏祠)基址而慨然叹曰:‘形如飞风:秀气特钟,此真二三苏故宅也。’”《眉山县志》又说:“查元、明以来,此地即有三苏祠。”且三苏祠以东的三峰山,至今尚有茂密的松林,相传为东坡种松处。恰与“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冈“(《东坡诗集·戏作种松》)之句相印证。眉山所辖四十余场,除城内纱縠行为三苏祠外,独此地有三苏祠。而场名三苏者,“因三苏祠故得名”(《眉山县志》)。这恐怕不是偶然附会,而不无原因的吧。正如《眉山县志》所说:“眉城纱縠行有三苏祠,相传为三苏故宅。而州西七十里有拨股祠(即三苏祠),亦相传为三苏故宅。说者谓,三苏父子皆生于拨股祠(即三苏祠),维乃迁于纱縠行,理或然也。”
      我认为这一判断是合情的。位迁于纱縠行又在何时?王文诰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依据《东坡志林·先夫人不许发藏》一文中的“昔吾先君夫人僦宅予眉,为纱縠行”,判定苏家是在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迁居眉山纱縠行的。这时的苏轼年已十一。但从《先夫人不许发藏》一文看,并无僦宅的时间,仅以此定为庆历六年,恐怕不甚妥当。
      据苏轼《记陈太初尸解事》文中说:“吾八岁入小学,以道士张易简为师”(《东坡集》)。又在《众妙堂记》中说:“眉山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余幼时亦与焉。居天庆观北极院,余盖从之三年”(《东坡集》)。苏轼八岁入学,这年应是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旧时童子入学一般均在正月十五日后,“从之三年乃,应从庆历三年顺数三年,则为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这时苏轼刚满十岁。苏轼本在张易简处学得好好的,而且“师(张易简)独称吾(苏轼)与陈太初”(《东坡集·记陈太初尸解事》),何竟遽然谢去?我认为这件事与苏家迁往城内有关。正因此迁居城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所以才由程夫人亲教读,后来找到刘臣(号微之),苏轼兄弟又才去西社读书。这种事情,旧时常有。可见在苏轼十岁时,他家才迁入眉山城,租赁下纱縠行的宅子居住。
      然而现今眉城纱縠行的三苏祠,古木森森,翠竹苍苍,墨池烟露,瑞莲呈祥,堂廊相接,亭榭参差的宜人景色和庄严而温文的三苏塑像,明、清以来的碑刻,历代三苏诗文的版本,亦足以想见三苏的风仪。其祠虽非苏轼降生之地,却是孕育苏轼成长为杰出的文豪之所。程夫人读《汉书·范滂传》使苏轼“奋厉有当世志”在此;苏洵命苏轼作《夏侯太初论》也在此。所以眉山城内的三苏祠,亦不失为苏轼的故居。
      综上所述,苏轼乃出身于农家,其降生地应在眉山以西三苏场的三苏祠故宅,成长于城内纱皴行三苏祠故宅。

说明:对原文的个别字和标点作过技术处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