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凉山新闻网 2009-3-5 15:01:00

西河村宽阔的机耕道,漂亮的绿化带和太阳能路灯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面。

宽敞明亮的农家村舍

一座座新楼平地而起
人勤春早,万象更新。春风吹醒了安宁河畔的沃土,吹醒了果枝上的新蕾,地里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清香。在西河村行走,穿果林,过新舍,你能感受到新农村的美丽新风,富饶气象。
美丽富饶西河村
“西河的姑娘嫁不出,西河的小伙少出门。”冕宁县西河村,近年来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
“姑娘嫁不出,小伙少出门。”是因为西河村经济贫困,交通闭塞,还是因为村民观念落后?
西河村位于冕宁县漫水湾镇中心,成昆铁路、雅攀高速公路、107省道纵贯南北,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专用道横穿东西,国家重点工程锦屏电站建设物资转运站建于境内。全村682户2596人,耕地面积2500亩,以水果业和养殖业为支柱产业,2008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56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800余万元,村集体年经济收入120万元以上。
早春二月,记者走进西河村,探寻“西河的姑娘嫁不出,西河的小伙少出门”的原因所在——
文/本网记者 杨发超 蒋映春 杨灵
图/本网记者 钟源
从西昌到冕宁县漫水湾镇西河村,沿安宁河溯流而上,到漫水湾下高速路,便是西河村所在。
时值早春时节,风清气爽,西河村的大地素颜新妆,清凌凌的水在田间渠道中流淌,地里可见农民浇灌或翻土劳作。田野中春意渐染,道边的树枝上新绿微露;桃花已经盛开,在风中婆娑摇曳;成片的梨树还显露枝蔓的苍劲,走近一看,却是万点花蕾竞欲开放,只有修剪得整齐划一的葡萄树还在沉静地酝酿薄发之势。
这些景致匀称地涂抹在西河村的田野。早春时节,阳光温暖明媚,老人们坐在路边的草垛下晒着太阳,聊天,或者剥着赶种的花生米。
西河村位于安宁河上游,水沉积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也灌养了这片肥沃的土地,在河谷狭长的平原上,可谓一颗灿烂的明珠。
新蕾枝头春意浓
西河村人富裕,远近有名。西河村人勤劳,早在10年前就开始种水果,种葡萄、桃树、黄金梨,在村两委的规划引导下,村民们很快领悟到如何更科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渐渐地,村子里的果树多起来,由一块一块,连成一片一片,再连成一片。
村里的干部把握致富的脉搏,在探索进取中,西河村两委不断开拓创新,为村民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为了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和新技术动态,同时把西河村推向外界,把外面的新东西引进来,村两委建成了西河农经网站。通过网络与成都康源绿色果业有限公司建立“公司+农户”的形式发展农业产业,取得了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认证,注册了西河牌商标,保证了水果的销售。请专家到村里给村民开讲座,讲水果培植,讲牲畜养殖,也数次组织村民到成都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建起了农民自己的多媒体科技培训中心,每年在培训中心集中培训技术骨干4期以上,还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和康源公司技术骨干到西河村进行技术培训。
如今,西河村处处空气清新,道路房屋整洁,群众团结友爱,干群关系融洽。每到傍晚,城镇单位职工和村民三五结群地锻炼身体,在绿荫路上散步,在灯光篮球场上打篮球。50多岁的一组村民刘启光每天都要打一个多小时的篮球,他说,大家打打球,既高兴,又锻炼了身体!
很多群众以是西河村人而感到自豪,路过村子的别村人羡慕地说:“你们这里的干部把水泥路给你们打好了,怕晚上天黑绊倒你们,又把路灯安起了!你们这儿真安逸!”现在走进西河村,你看到的是“走路不湿鞋,喝水不用担,做饭不烧柴,村庄靓起来”的一副崭新新农村画卷。西河村前后投入1000多万元,开展田、果、林、渠、路、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建成38000米水泥硬化道路、浆砌沟渠8000米、行道绿化12000米、有行道路灯230盏、5个灯光球场、7个电视接收站,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电话、电视、沼气普及率达到100%,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达到50%,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村支书王利平告诉记者,10年前的西河村卫生条件差,干天风大,灰尘飞扬,人都是灰头土脸的,村民们存在着“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有的农户甚至还建不起圈房,猪、鸡和人都同住一室,有的个别家里床上铺的是稻草,稻草上垫的是水泥袋内层纸,人就睡在纸上。在2000年前,全村人均收入才1000多元,一些农户想买一辆自行车都要精打细算。王利平说,2001年时,他给六组有一家母子3人买过两只未满翅的鹅,给了他们100元钱,因为那位妇女长期生病,家里一贫如洗,两个八九岁的儿子都辍学了。
贫穷让西河村人谋思改变,贫穷也让西河村历届村干部的责任感倍增——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的愿望使我们勤奋工作!王利平动容地说。
在凉山境内,西河村人率先改变传统思维,在致富道路上走在了前头,农民富裕的春风早早地吹醒了西河村这片土地。
立体农业成风景
在冕宁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总体思路中,今明两年,要建立安宁河谷建设发展的推进机制,构建制度框架,建成部分基础设施和10个示范新农村,要把西河村和其他9个村建设成为产业示范、特色致富、生态文明的全面小康村。
王利平告诉记者,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思路,西河村要全面打造水果这一支柱产业,在生态观光农业上做好文章,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山、水、田、林、路配套的生态文明的小康村,争取在1—2年内,把西河村建设成为一座“花园式村庄”。
西河村地缘优势明显,位于冕宁县漫水湾镇中心,雅攀高速路、成昆铁路贯穿于此,交通便利,水利设施完备,这为西河村的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思维跃进的西河村人并没有将一块土地就看成一块稻田,一块麦地。在人均耕地不足一亩的形势下,西河村人将平面的土地看成一个立体,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果树种植,果林间作物套种,养殖业结合等现代科技农业,多层次向土地要效益。
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让群众过上宽裕的生活,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如何发展生产,如何通过生产力,将现有的生产资料实现最大效益化?这需要思维的开拓创新,需要实干苦干。
近年来,村两委充分发挥西河村的资源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并在省农科院邓家林等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引领群众放弃粗放型、低收入的传统耕种模式,按照“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规划,以特色水果为主导,大力发展立体农业,走种养殖业相结合的道路,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建成了1800亩优质水果基地,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主导产业。
西河村以西河二组山清水秀的庆灵沟为依托,成立了“公司+农户”特种养殖业基地,并利用水果基地种植饲草,养殖阉鸡10万只,野猪1000多头。公司以市场价回收,确保农民致富增收,增强了农民生产发展过程中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果林中,记者遇上西河村6组村民吴勇正在给桃树施肥,吴勇种了4亩桃树,1亩梨树,保守估计一年的水果收入在20000元以上,而果林间套种的蒜,每亩的收入也在5000元以上。
同行的西河村七组组长曾永学告诉记者,村民们除了种果树,一般都套种有黄豆、花生、蒜等经济作物,这样种植果树和作物互不影响,土地的收入却大幅增长。
农民增收笑颜开
发展绿色特色产业是建设新农村的经济基础。西河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特色水果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1800亩,占耕地面积的72%,其中黄金梨面积800亩,桃子面积400亩,葡萄面积400亩,西梅面积200亩,全部投产,取得了绿色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认证,注册了“西河牌”商标。
村两委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努力实现各种途径为村民增收。为解决因水果生产管理劳动量少强度低而出现剩余劳力增多的现象,村两委积极以辖区内的厂矿、公司协商达成用工制度,抓住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以村、组为单位精心组织剩余劳力组成工程施工队、运输队,为重点工程服务,基本解决了剩余劳力增收难的问题。近年来,全村单这项收入年均便达到200多万元。
做强集体经济企业,增加反哺农业力度。西河村现有的集体经济来源于稀土灼烧窑厂、矿山运输设备、三台红岩双桥车、集贸市场、32个街道门面、农资服务等固定资产800多万元,实现年收入80—12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壮大后,村两委首先想到的是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特色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村两委先后带领群众代表外出考察,请专家为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树立他们发展水果产业的信心,发展黄金梨的时候,所有果苗均由村上垫资购买,待群众水果取得收益后再归还村集体;由村集体出资12万多元购买回优质黑山羊种羊无偿发给群众喂养,促进养殖业的发展;鼓励蚕桑发展,除按栽桑亩数补助化肥外,每嫁接成活一株桑树要给补助,每售一公斤要给扶持;群众农业生产中所需的农资由村上购回后,赊销给群众,待群众农产品销售后再返还村集体;建立村图书室和科技培训室,购置了投影机、专业摄像机以及电教设备,收集了很多全国各地先进的种植、养殖业技术资料专家讲课的刻录资料以及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自行录制的资料形成了自己的电教片库;出资成立专业种植、养殖协会,保证群众优质水果和特色养殖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购置5台电脑,成立了村农经网站,在网站上发布水果产销信息,实现了产品的网络销售。由于销售渠道畅通,西河村的水果已远销到了昆明、成都、攀枝花、甚至远销香港、马来西亚等地。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有了质的变化。
西河村一组,沿着规划建设的街道往上,记者走进刘启华家,拉开底层的卷帘门,首先看到的是停放着的农用小汽车,后面平房是宽敞的厨房,推开后门,是开得鲜艳的火把花,再远眺是成片的果林和菜地。
村民陈云富家过去很穷,生产生活都要靠村里资助,2007年黄金梨销售收入1万多元,2008年产量更在5万斤以上,收入达7万余元。同是六组村民吴勇靠黄金梨和油桃实现了生活的改变,他高兴地说,日子真是越来越好过了!
新农村建设使村民迈上了致富的快车道,记者走在西河村,能感受到每一位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富裕带来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