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88|评论: 8

[民生杂谈] 文明是对节日的最好回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习惯是一个人的最佳服饰,不能因为过年忘记了它的存在

过年这几天,一篇名为“全国酒量排行榜”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甚广。这份号称数万人参与的调查,其实早在2013年春节就已流传。“炒冷饭”竟然还能备受追捧,足以看出过年豪饮斗酒者,不在少数。

节日是展示社会气象的橱窗,也往往成为不文明行为的集中爆发期。不仅是攀比酒量,出国旅游中的不文明如厕、疯抢商品,庙会上踩踏文物、乱扔垃圾,祭祀场所烟气熏天、乱投钱币,高速公路上抢占应急车道、随意丢弃杂物,一些地方聚众赌博、彻夜喧哗……春节期间的这些不和谐音符,给欢乐祥和的过年氛围添了“堵”。

不可否认,我们的社会风气整体是在提升,尤其是正风反腐吹散了迎来送往的污浊之气,八项规定送来了节俭清新的节日新风,政风转变也涤清着社会风气。国家旅游局报告显示,今年春节长假,旅游投诉量、不文明事例报道量“双降”,老百姓也有着文明新风劲吹、不文明劣习受到遏制的共同感受。公众文明素质呈现向好态势,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社会文明的提升不会一蹴而就,不文明行为即便是少数存在,也会如白袍着墨般大煞风景。

哲人有言,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珍惜爱护,过年的特殊氛围更让许多人忘记了它的存在。节俭了一年,过年总该铺张一下吧;忙碌了一年,过年总该奢侈一下吧;拘束了一年,过年总该放纵一下吧……正是在这些“过年要特殊一点”的心理暗示下,聚会休闲变成了聚众赌博,祈福祝愿变成了抢头香、烧高香、扔硬币。如果过年成了忽视公序良俗的借口,不仅年俗只会剩下“俗”,社会风气也会因为我们对讲文明的习惯性忽视转瞬反转。

当我们“吐槽”春节越过越乏味,当守住年味成为国民心声,是不是也该认真思考一下,到底怎样的庆祝和休闲才有助于年味回归?人人都盼望“欢度春节”,但自己的欢度,能否也让环卫工人、列车乘务员和交警省一省心?人人都希冀“万事如意”,如果贪图个人小便宜而不顾公共大格局,岂不会让社会文明耻感承受莫大负担?人人都祈盼“万象更新”,除了洒扫庭院、新桃换旧符,是不是也该给生活风俗来一番大扫除?新年新气象,关键就看能不能在同陋习陈规、一己私利的较量中占得上风。

求取年味并不等于因循陋习,在弘扬传统文化正能量的同时,必须坚决对落后民俗说“不”、对不文明说“不”。好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春节期间,不管是邻里纠纷还是街上车辆摩擦,一句“大过年的”,足以平息争议双方心头戾火。这其实正是“年文化”的映照。过年的本来含义,在于幸福团圆、和合包容;过节的本来目的,在于催人奋进、引人向善。从这个意义上看,讲文明、重德行,才是对节日的最好回馈。

每逢佳节假期都要来一次“审丑会”,这谁也不愿看到。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提升社会文明的水位,不能只靠文明过节的“碎碎念”,它离不开每个人的自尊自律,也需要培护群己权界的现代公民意识。别再把自己当做社会文明的旁观者,也别再把节日当做不文明的垃圾桶,从心动走向行动,我们一定能一起翻开文明新篇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2-26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发表于 2015-2-2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
发表于 2015-2-2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再把自己当做社会文明的旁观者,从我做起。

发表于 2015-3-1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习惯是一个人的最佳服饰,不能因为过年忘记了它的存在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3-1 22:10
文明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提升个人素质做起。:victory:

发表于 2015-3-22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发表于 2015-3-2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朋友好奇

发表于 2015-3-28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需要文明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