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农历正月初六。俗话说,“三六九,往外走”,河南省夏邑县曹集乡罗楼村村民罗强与妻子李梅一起,前往江苏南通一个工厂打工。 一大早8点左右,夫妻俩刚迈出家门,4岁的女儿罗茵就哭着跟了出来,抱着李梅不让走。李梅蹲下身来,帮女儿擦泪,跟孩子说她过一两个月就回来。 “妈妈骗人!”罗茵哭着说。去年7月,李梅出外打工时,就告诉女儿,自己一两个月就回来,结果今年1月才回来。罗茵越哭越厉害,在地上打滚。李梅无奈之下,跟丈夫商量许久,决定把女儿带走,在干活的工厂附近帮女儿找一所幼儿园。而罗茵1岁的弟弟罗宇还要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照顾。 夏邑县何营乡王营村的王浩、王琳兄妹俩跟罗宇面临一样的境遇。兄妹俩的父母在正月十五左右就要到浙江宁波打工了,兄妹俩又要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了。 奶奶张翠霞告诉记者:“王浩上小学四年级,王琳上小学一年级,我跟孩子他爷爷都是文盲,不认字,没法辅导孩子做功课。”更让张翠霞烦恼的是,她跟老伴与孩子缺乏共同语言,孩子经常不听话。 “自己的亲孙子、孙女,舍不得打,也管不了。”张翠霞说,去年12月,她的母亲病重,她到母亲家照顾老人,兄妹俩嫌爷爷做的饭不好吃,就不吃饭,王浩更想妈妈了,甚至离家出走找妈妈。 “当时我又气又害怕,到处找孩子,幸好找到了,不然咋跟孩子的爸妈交差。”张翠霞心有余悸地说。 王浩的妈妈李倩得知孩子离家出走后,连忙从外地赶回老家。 “我也知道父母照顾孩子要比爷爷奶奶好得多,村里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大部分都缺乏家教,不好好学习,不听话。”李倩说,自从她跟丈夫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后,成绩就一直往下滑。 “3年前,我在家照顾孩子时,经常能辅导孩子的功课,还能去参加家长会,了解孩子平常在学校的表现。”李倩指着堂屋墙上贴着的奖状说,当时兄妹俩的语文、数学成绩都是八九十分。现在孩子的成绩很少能及格,上学期期末考试,王浩的语文、数学、英语3门课程成绩相加还不到40分。 “孩子不仅成绩差了,也越来越顽皮了,原来挺听话的,现在经常跟大人顶嘴。”李倩说,去年6月,她得知孩子成绩下滑厉害,专门回家照顾孩子,辅导孩子功课,兄妹俩的成绩慢慢提上来了。但她一走,孩子的成绩立刻又掉了下来。 “我也想一直在家照顾孩子,但爱人不同意。他常说,不出去打工,咋能挣到钱?我说孩子现在成绩变差了,他就说孩子能上好学就好好上学,学不好就出去打工,我们挣的钱正好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李倩说,她不同意丈夫的看法,“俩孩子得好好上学,不能跟我们一样,只能到外面出苦力”。 “我们出去打工,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是迫不得已的办法。”李倩夫妻俩希望家乡的经济能发展好,两人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这样就能照顾孩子、挣钱两不误了。(应被采访对象要求,李梅、罗茵、王浩、王琳、张翠霞、李倩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