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探访】
2月9日,记者来到德阳绵竹年画村,村口的迎春画社主人何俊正紧张准备着年画底稿。从大年初一开始,他们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体验一把自制年画的乐趣。
四川日报记者 常雄飞
【文化过年】
一支画笔火了年画村
2月19日,大年初一早上9点,吃完早饭的何俊打开自家经营的迎春画社大门,9点30分第一波自驾游的客人就来了。
“大年初一一般都来的本地人,他们熟悉路,也知道怎么耍安逸,多数都是父母带孩子来玩的,目的性很明确。”何俊根据停在门口的车牌来判断游客来自哪里。“初二的游客八成都是成都的。从初三开始,就会多了好多外地车牌,北京、上海、福建、陕西,都有不少游客来。”
何俊预计他的春节将会忙6天,这不大年初一就来不及吃午饭了。虽然画社门口就是几家很有名的农家乐,但“我们家人加上画社工作人员一共10多个,又要教游客怎么画年画,又要卖年画产品,接待了几百人,忙惨了。”晚上,游客都走了,何俊和家人还要收拾画社,摆放好新货,忙完已是凌晨1点。这天,何俊收获颇丰,“最贵的一幅年画卖了1万多元。”
大年初四,再联系上何俊时,他不等记者开口就兴奋地汇报“战果”:“我备的货就几乎卖光了!”其实每年春节,何俊和家人都已忙成习惯了。“我们年三十中午就吃了团年饭,初九忙完后关门几天,错峰过年。”何俊说,年画村的人大多这样,大家都觉得有责任为年画做点什么,过年就是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