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2月28日电 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一群群山羊在林中漫步吃草,沿路的大石壁、路口大树上,随处可以看到防火护林的宣传标语。在海拔1600多米的深山里,一个单薄的身影常年在此出没。她与高山白云为伴,和清泉鸟兽为邻,默默守护着大山里的莽莽森林,她就是四川省通江县铁厂河林场泥地坪工区护林员景祥俊。
景祥俊巡山
不忘山恩 林场里的“护三代”
今年39岁的景祥俊,外婆和父母都是林场工人。身在大山,长在大山的她耳濡目染了祖辈、父辈以大山为伴的历程,觉得父母虽苦但有乐,令她对大山也产生了一份特别的感情。
上初中时,景祥俊经常利用寒暑假,帮助父母砍山护林和栽树。1997年3月,技校毕业的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在父母工作的铁厂河林场当工人,继承父业,服务大山,成了林场里的“护三代”。
这个“护三代”从父母手中继承的不是亿万家财,而是守山护林的艰巨责任。
护林员待遇低,生活清苦,与同去景祥俊的5个同学,有的在护林点呆了几个月就申请调离了,有的甚至只待了几天就匆忙离去。
景祥俊所在的泥地坪工区平均海拔1400多米,有近1万多亩国有林。护林房位于工区平缓处,是一栋建于80年代的简陋泥墙木构房。十几年前,这里不通公路,不通电,鲜有人家,在这里生活几乎是与世隔绝。
从小就在大山里长大的景祥俊丝毫不觉得艰辛,成为护林员后的她如鱼得水,一心扑在工作上。不管条件多么恶劣,她都将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把防火标语刷写一新,她还在房子边的空地里种上了时鲜蔬菜。16年以来,她将护林点当作自己的家来经营,所负责的林子一直是管护质量最高的。
夫妻俩工间休息午餐
因恩相爱 “守山女”收获爱情
巡山护林、砍抚育、防火防盗、写宣传标语……繁琐的护林事务,还意味着要干体力活,让曾经的景祥俊——一个刚刚参加工作的花季少女不知所措。
当时,家住在离泥地坪工区不远处的农民青年张志才经常到工区耍,看到景祥俊弱不禁风的样子,身强体壮的张志才主动请缨,拿起弯刀,上山帮助景祥俊砍抚育。
有一天在店子坪村砍抚育时,体弱多病的景祥俊突然晕倒,张志才急忙扔下弯刀,背起她徒步2个小时到达场部医疗点输液。随后,气踹嘘嘘的张志才没有停步休息,马上又赶回林区砍杂灌。
“他的一言一行我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被他的诚实和善良打动了,当时心想要是找一位这样的男人该多好!”羞涩的景祥俊脸上轻轻泛红。
“我开始到工区耍时,就对勤劳朴实、知书达理的景祥俊产生了好感,不由自主地帮她干活。”1998年,诚实善良的张志才娶上了景祥俊——这位有正式工作的“脱产媳妇”。
景祥俊向村民发放防火护林宣传单
不离不弃 大山里的护林夫妻
因恩相爱,景祥俊的父母从一开始就极力反对,直到婚后一年多,父母才接受、认可这位农民女婿。
张志才的父亲年老体衰,哥哥眼耳残疾,两个小侄年幼上学,女儿寄养姨姐家,景祥俊每月1080元的工资就是一家七口的生活保障。张志才只有在巡山护林时挖点药材或闲时做点零工,略微补贴下家人的生活所需。
“虽然他们经济条件不好,景祥俊多病,但他们很少吵架,很恩爱。有时我都不敢跟她开玩笑,怕他老公吃醋。”工区主任刘权赋说。
“屋漏偏逢连夜雨”,2008年,景祥俊被查出左肾已全部萎缩,右肾也在发生病变。但她没有被病魔吓倒,反而很乐观,“我也想让生命延续,不让家人有精神压力。”有病在身的景祥俊仍然跟昔日一样,跟丈夫一起巡山护林、发宣传单、刷标语。哪里有景祥俊,哪里就有张志才的身影,形影不离,相依相靠。每次腰疼得实在不能坚持时,景祥俊才会下山买点草药或止痛药。
18年来,景祥俊先后从事营林植树和护林员岗位,每天在崎岖的林间小道穿行10多个小时,累计徒步6万多公里,参与植树60多万棵,绿化荒山4000多亩。
2015年初,景祥俊获得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作为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女职工,景祥俊将于3月初赴北京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的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全总第六届女职工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王军 通讯员王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