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删贴,避广告嫌疑,本文完整的店名是已经消失了的,现营的都隐藏了名称。也可作其他行业借鉴)
(一)行走名利场
人生是个名利场,从政或从商,便是走在这两条路上。只不过从政者多为名,经商者多为利。
而务工者、从艺者,也可归为此类。只不过经营的东西不同,有的是体力、有的是智慧。而智慧、才艺、技巧,最终是想变现,获得回报。
不变现而终身孜孜以求的,要么在公家体制内,要么是负有使命者,要么是圣人、哲人,为了让智慧、才艺、技巧发扬光大,流传后世。而这样,也似乎有了博名的嫌疑。
人生就是奔忙在名利场中的,不在其中,就在其路上;你不在,家人就在,家人不在,朋友在。
并且,大部分人都想名利双收。
但是,又有人说:我就是什么也不想,我不图名不图利,只是有个事情做,有点钱养活自己,不刻意追求,只想安静地当个美男子(美娇娘),名利与我无关。
虽然你没有想法,或者说有的只是“猪猡的理想”,但是,为了混口饭吃,养活自己,你做事你工作,也是为了获取一定量的货币—“利”来满足基本生活。也脱不开利场。
同时,我也在质疑自己。我看到街上年轻的特警们坐在执勤车辆中。他们应该是不图名不图利呀?
图名,还不够,没有那个资格和基础,他们年轻,资历浅,有的才转正,未来不知在哪,天天艰辛疲惫,紧张危险,哪有时间去想升官博名;图利,工资也应该不是很高,聊以敷口,难于养家,也许有更好的抑挣钱机会。那么这样说,他们是有高尚思想的人,有奉献精神的人,教化、纪律、岗位和身份,决定了他们,更重要的是责任、奉献、荣誉。对于基层政务工作者、执法人员,在发展上升阶段,是不太重视名利,他们只是行走在名利场中。
好了,我自己都怕不能自圆其说。所以屁话多多。
一个概念是我们行走在名利场中,而不是完全在追逐名利;二是从政者多为名,从商者多为利,“多”不是全部。
(二)遇见问题不可回避
回到主题:我想给经商的人或普通人,说一些经商的故事,小的,身边的。也许无裨益,但也可看着玩。
我手头上有一些照片,是一些我有意保留下来的。有的是自己经历的,有的是自己用来借鉴的,我也希望对朋友们是个借鉴。虽然我不是经商的好手。但愿能至少给奔忙在“利”的路上的人一点饭后读物。
本来我要发的第一张图片是写一个网站卖到千万,不是人民的币,而是美刀。著名的草根站长,土狼英雄。暂略过。
我家那小子今天恰好问我,想在南部开一个重庆小面。曾经就面馆我想过不少,现在真是自己人要做,不得不慎重。
那么问题来了?
要怎么做,我要给什么建议?或者说我要让他明白哪几个问题?
(三)我与面、蓬安面馆(这部分至少是二年前写的,现在略加内容)
我个人认为蓬安的面馆业要比邻县营山的做得好。本人是个面虫子,象个好吃嘴,又自称一脚踏三县(营蓬仪),钻天钻地,吃遍了三县各个角落的面条。一吃二三十年,大热天都如此。重要的是,我吃了以后要给老板提意见。(注意本人所说面是面条,非凉面、面块)。
我的面食之 “最”及歪道理:
最经常吃的面馆:城东派出所小二专业面馆。(现早已消失,后来一家开营山面的经营半年,也“撤漂”了,活面,棒面(比韭菜面窄一点),调的味道较好,面质好、筋道、润滑,口感细腻,价格低。现在旁边开了一家燃面,面质可以,汤料一般,卤菜差。)
最近吃的新面馆:相如广场西南面馆。(一年前关门了,去年五六月相邻门面开了家糊辣壳,也关了,数量少)
最近想去第一次品尝的面馆:政府街胡记面馆(兴旺小吃)。(当时去吃就是想看看,他当时用的是什么胡和记面庄,我想看看与重庆那一家和记有什么区别。难吃,后来吃过一次,关门了)
最喜欢的面类:川味拉面(可惜蓬安没有,至少我没找到)。
最担心的面馆:水吧街红火飞扬。(当时的担心变成现实,那个是北方的象泥鳅的面,经营不走,一年半前就关门了,后来跷脚牛肉,跷不走,再后来夫妻大排档,也关了,基本上是半年左右,现在是刀削面,尚可)
最想念的面馆:自来水收费大厅处原一面之缘。(这是0506年的面馆,那人是相当的多,什么大盘鸡、凉菜等齐全,换老板一次,OVER了)
最有收益的面馆:国土局处某特色面。(猜想,可能人流最大,效益最好,但没有卤菜。这么想来,那“某二两”面也应当不错,卤菜卖得是相当的好,特别是夏天,不摆了)
最欣赏的面馆连锁:某和记(在附近县都有加盟且生意不错,维护二年以上)。
最喜欢的臊子:鸡杂。
最遗憾的面:清真型拉面。(为神马,没有呀)
(四)面馆的问题和建议
自己开发的也许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是不是能适合大众的就说不清了哈。
味道(也就是特色之一): 为什么炒臊子有专门的技术,还要给钱学。有的面好汤不好,不香。
品种:面的品种很多很多,但要有特点,上口,受众多,必须深钻一二。什么削面、拉面、扯面、擀面、铺盖面、醮水面、一根面,省外的就有好多种。不是么,还有biangbiang面什么的。当然,做面的不能太单一,一家面馆的“煮包包”——三寸多长的大饺子,一晚上要卖一二百个。
选址:这个不是最决定的因素,在一个县城中,如果铁定不好吃,好口岸也许连租金都搞不回来。二三等口岸可也,选址合理。
关系:不比大中餐那么重视人际,开业时,有点人缘来排场,也未尝不可。
质量:面、汤、作料、菜,硬件、软件、服务。很多老板会记得常客的喜好,这可算是一种“美德”。说明你重视我呀,我成了上帝。
数量:象有的面馆,挑面时总是手抖,生怕多挑了几根。那关张的糊辣面,就是。
服务:提供优质的服务。顾客永远是粉面馆的衣食父母,尤其是老顾客,他们不仅仅能带来持续的后续消费,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为你带来良好的口碑。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口碑好了,老顾客的数量也便越来越多,市场也就越来越大,你生意就会越来越红火。
卫生:窗明几净、纤尘不染,科学养生。一定要及时清理店内卫生。
价格:不仅是定价,还有促销打折的价格
经营策略:想开一点可以学学海底捞,再想开一点可以多业态结合,多时段经营。我们县城不比成都是早上都喜欢吃面,那就早上粉晚上面,下午让顾客上网看书喝茶(如果面积有点大)。
管理:与团队一起,或自己做,管钱物人,还有人际交往。团队管理、店员管理,合理分工,严格的业务和素养培训。经营细节。
创新:持续创新的动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新的口味,让顾客保持新鲜感,每次都能激起他们的消费欲望;另外经常开展一些优惠活动,让顾客感到实惠。
宣传:主要是推销,在做酒之前,要让人知道你的巷子在哪里,酒好在哪里。
文化内涵:编故事,长“姿势”,提升文化内涵。比如有的重庆小面说经营者是给改革设计师他老人家做过饭的,有的面馆的先人是宫廷御厨。这是为了做大,如果小而美的,有点文化意味也行,气氛而已。
品牌优势:成熟的品牌和技术也是成功的法宝,但作为本地消费外来的做法,汤料、作料不一定适合,相对而论了。
每一点都要兼顾,还要有重点,有特色。
(五)我该提出什么问题
我家那小子文化程度不高,技校毕业后在石咀山搞油改气,一年七八万,可是伊朗、俄罗斯和美国顶起了,石油降价了,近一二月改车的寥寥无几,便想和朋友做面馆。
虽然是小经营,但投入少,算是试水,可拓展思维。
他没有我相对地熟悉经营事务,那么,怎么实现他的想法。最好是先提出问题让他自己解决。对他来说,是一个思辨的过程,是一种谋略。
小面可以做吗?小面的特色在哪里?小面怎样经营?主要从这些方面引导他去想。
1、你觉得小面可以做吗、可以在哪些地点做?(市内哪些县)
2、经营面馆主要的赢利点是哪里,发展前景?
3、你知道的面条有哪几种?面食有哪些几种?
4、你对此有什么从业经验、技术、人力,做这行业有什么优势,或者是具体的想法,或特别的创意?你是否了解你自己和你的团队?
5、你对重庆小面的理解:是不是品牌、特殊的地方在哪里、局限性?
3、你做面馆是不是只做单一的;除了面,还有什么副业,能否做好卤菜、汤锅、夜啤酒,酸辣白菜藉片等开胃菜,乃至者外卖茶油鸭、油泼鸭子等特产品。
7、天地人条件:时间:何时实施;地点选址地段;人:创业团队,请几个人,主厨、管理人员,宣传推广策划,有什么想法?
8、你准备投入多少,主要的成本有哪些部分,你对人力成本的理解?
9、你对成本和利润的概算,你想一年获利多少,你预计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你怎么做大,有没有相近的想法和同时实施的项目?
10、你预计的困难、风险或者最大的忧虑在哪里,有什么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