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是什么? 从哪儿来? 我们该怎么办?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一段103分钟的纪录片,围绕着这三个话题层层递进,其中里面有2句出自柴静老师的话让我记忆深刻: 1、我不是怕死,我只是不想这样活着。 柴静的意思:每个人终有一死,我并不是怕死,而是死后的我,还有后代在这个世界上,那么这个世界就和我有关。 看完这这句话:心灵最低处涌动着一股拯救大自然环境的冲动,和浮现出未来被雾霾污染着的世界和在这个世界的后代的一段画面,很显然,我也被此正能量深深地共鸣着。 2、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 柴静的意思:自己的孩子在出生前就患有肿癌,因此柴静辞去了多有工作邀请,全心全意去照顾这个孩子,而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愈发强烈,出于一个母亲保护孩子的本能,我觉得我应该为这个社会和自己的孩子做点什么。 看完这句话:在一个围观者遇到一个母亲本能情感和一个与自己日益相关的话题时,从一个不了解雾霾的我到对雾霾的产生和防护有一定认识的我,最后甚至对雾霾产生了憎恨的情怀,这就是共鸣感染人心深处的力量。 以上的对话出自于片中,这段时间用来拷问我们自己,你的答案是? “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这是一位母亲面对雾霾的抗争。 可是,如果我们暂时无法改变这一现状,至少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 汉安天地虽然无法让每个人都能为成千上万正在孕育,正在出生的孩子做点什么,但是可以努力做好产品! 让好房子配上内嵌式阳台,让灰尘走开,让阳光进来; 清风系统不惧雾霾,自由呼吸; 公园为邻,城市绿肺私家享受。 我们有责任给下一代童年的记忆里留下繁星、骄阳与蓝天。 清风在旁,阳光为伴,顷刻间,做场最纯净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