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长楼继伟上午表示,简单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不公平。根本上是要改税制。现有框架下也在推动改革,如启动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个税延迟纳税政策,增加养老保险和日后保障程度,也有利于消费。
楼继伟在新闻发布会上
你确定你看懂这段话了?来看看今天的解读吧:
一
首先,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怎么就不公平了?楼部长的意思是这样的,假设现在我们要提高起征点到5000,而我和隔壁的单身女小编小翠每月都收入4500元,但妹纸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4500足够她顿顿吃馆子,完了没事还能美个容。但我却比较惨,上有老下有小,老婆还没工作,全家10口人就全靠这4500,顿顿都只能去菜市场捡菜叶啊——你说吧,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起征点到5000,我怎么服气啊,妈蛋有人比我过得好,还不用缴税了!
嗯,看到这你要怒了的话,记住了,这是楼部长说的,不是我说的哟~其实,人家楼部长说得对啊,“简单”提高个税起征点真的不公平——为啥?这得从个税是个啥玩意说起。
二
来,小翠,你来回答一下,个税是个什么玩意。小翠?我去,居然去三亚相亲去了(嗯,后面提供美女小编小翠三亚相亲图,不要错过)……越来越不爽了,为省钱我平时三环都不敢进的好么!算了,不管她,就让劳动人民的我来为大家解释下什么叫个人所得税吧:
所谓个人所得税,是指法律规定、自然人应向政府上缴的收入的一部分,其本质,或者说作用,应该是“劫富济贫”,调节贫富差距。所以这个税在设计上,就应该能够区分谁是富人、谁又是穷人。这大概也就是全世界除了卡塔尔、巴林等少数几个国家之外都收所得税的原因吧,而且多为累进税率,也就是阶梯制,收入越高的税率越高。
财政部发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增涨图。据悉,从1994年~2008年,个税收入占GDP的比重由0.2%上升至1.2%。
嗯,希望你注意到了我刚才说的,个税的设计应该能区别富人与穷人——从这个前提出发,有谁能回答一下我们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究竟是个啥意思吗?对了小明,这意思就是,国家认为,月薪3500元以上的都是有钱人啊!
自豪不?你也是富人了啊,而且还是国家认证的!那问题又来了,为啥我从来不觉得我是富人呢?我给你看几个公开报道中披露的数据:1、成都发改委公布,2014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10元;2、某网站日前的调查显示,成都民众月均支出超过3200元。
呵呵。
三
所以说回到楼部长今天的回答,简单提升这确实不公平——当然,这句话要成立,有两个大前提,第一,现有3500元的起征点足够高了,第二,是简单提升。关于第一点请看前文数据,这里只说一下第二点,如果不简单提升的话,那应如何复杂提升?
我的另外一个同事,郑先生,一直很赞成以家庭为单位来征收个人所得税,但这似乎又涉及如何界定家庭的问题,而且以国人的“精明”,到时候突击离婚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关于这事,我更倾向于仍然在个人收入的范围进行探讨,外延的扩展只会让问题越来越复杂,且操作的难度越来越大。比如说,今天楼部长发言之后,网友的意见就相当给力,他们说,咱也别难为财政部了,就先从简单的地方做起吧。
四
最后,来点轻松愉快的东东,结束今天的讲武堂吧——俗语说,惹不起还躲不起么,所以如果我们不想交个税的话,有啥办法?
1、移民到卡塔尔或者巴林,他们整个就没所得税一说。(但你会被热死……)
2、坐上时光机,返回到1980年以前,资料显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是1980年出台的,甚至据说在1990年以前,个税和普通老百姓也没关系。(但那时你有钱也花不出去……)
3、把自己变成股东,让收入都是股息:说香港人曾经在2013年抗议过李嘉诚,因为李首富一年下来赚了67个亿但却零交税……为什么呢?因为嘉诚哥这些收入全是股息分红,而股息分红是公司利润缴纳公司所得税之后剩余利润中的一部分,已经纳税过了。(但你要先成为上市公司股东……)
唉,都不容易啊?算了,我还是去搬砖吧……(哦对了,说现在工地上务工的工人是不需要自己去缴税的哦,因为一般工地上税收方面都由业主方给钱、分包队伍或公司负责缴税,所以媒体上的月薪动辄上万,那些很可能都是税后工资哟~)
嗯,最后,送上说好的小翠三亚相亲图~
什么,你说小翠呢?小翠走光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