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龙泉老顽童

[川剧摄影] 柳荫记〔彩排〕------@省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戏迷 发表于 2015-3-8 20:00
图片拍得真美,谢谢上传!

谢老戏迷老师临帖鼓励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59老先生 发表于 2015-3-8 20:17
一看场次名,再看其服装,莫名惊诧!
如此削足适履式的“追求全新”,
丢掉了川剧的固有特色,

59老先生是行家, 请茶.png

此剧从故事结构,舞美服装,音乐伴奏都作了全新演绎。年轻人估计很欢迎!
我是外行,觉得媒婆戏份太重些;化蝶成了化鸟有些不适应。
上传的几张片片是化鸟一场的。
此剧导演、音乐、服装设计都是外请的。
【主创人员】
艺术总监:陈智林
出 品 人:陈  淳
统     筹:陈  平
剧本整理:隆学义
总 导 演:李小平
导    演:张开国
表演指导: 邱荣琛 张素煊
舞美设计:傅  寯 任高龙
灯光设计:车克谦 陈  兵
服装设计:蔡毓芬
唱腔音乐设计:李天鑫
司    鼓:陈  伟
领    腔:刘全惠 付  贵
【演员表】
祝英台:刘  谊
梁山伯:邹  宏
人  心:冯  午
四  九:雍  瀚
老  师:但志生
媒  婆:冯  燕
师  娘:陈丽霞

2021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3-8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发表于 2015-3-9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京剧《柳荫记》场次
《柳荫记》原名《双蝴蝶》,名《梁山伯与祝英台》。元杂剧《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明传奇《同窗记》皆演此事。
京剧《柳荫记》是马彦祥先生1953年根据川剧《柳荫记》改编的,由王瑶卿先生创腔,中国京剧院杜近芳叶盛兰首演此剧。
1953年6月,中国京剧团排演京剧《柳荫记》,剧本是根据川剧《柳荫记》改编的。为了保持川剧剧本原有的风格,除了某些必要的删改外,排演时对原作并未作什么大的更动。在创作过程中,主要演员如叶盛兰、杜近芳,每天都与王瑤卿先生在一起逐场逐段地研究唱腔。导演团也有部分同志参加研究。
【情节】
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学会稽,祝英台心许于梁山伯,梁山伯却不知祝英台为女子。及祝英台父祝公远催女回家定亲,梁山伯、祝英台话别,祝英台邀梁山伯来己家。及梁山伯至,祝公远已将祝英台许婚于同邑马文才。梁山伯归家后忧郁而死。祝英台婚期,于途中哭祭梁墓,墓骤裂,祝英台奔入,死后梁、祝化蝶双飞。
【第一场:别家】
【第二场:结拜】
【第三场:书馆】
【第四场:相送】
【第五场:说媒】
【第六场:思兄】
【第七场:访友】
【第八场:求方】
【第九场:逼婚】
【第十场:哭坟】
…………………
(雷雨交加。媒婆拉祝英台,祝英台推媒婆倒地,祝英台扑坟,坟裂。祝英台跃入。灯暗。雨渐停,灯渐明,起合唱,蝶舞。)
(完)

发表于 2015-3-9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奇,又名《双蝴蝶》,诸多的戏曲剧种都搬演过这一经典的爱情名剧,其中以越剧的《梁祝》和川剧的《柳荫记》最为知名,京剧也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时期推出:如建国初期沈阳京剧院秦友梅等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大师程砚秋整理的《英台抗婚》、叶少兰和杜近芳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以及近年来迟小秋和朱强创排的新版《梁祝》等。
  
  该剧的大意是:东晋时,祝英台女扮男装前往杭州(川剧为尼山)求学,路遇梁山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兄弟并同窗三载。后,祝英台归家,行前托媒师母许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许。梁山伯知情,往祝家求婚,此时,祝父公远已将女许婚马太守之子马文才。梁祝二人楼台相会,之后,梁山伯抱病归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时,花轿绕道至梁山伯坟前祭奠,惊雷裂墓,英台入坟。梁祝化蝶双舞。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笔者曾看到过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电影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
  
  袁雪芬与范瑞娟初演《梁祝哀史》的时间是1945年,1951年,华东越剧实验剧团重排该剧,增尾“化蝶”,剧本由袁雪芬、范瑞娟口述,徐进等执笔,黄沙导演,陈捷、薛岩音乐整理,幸熙、苏石风布景设计。范瑞娟饰梁山伯、傅全香饰祝英台、张桂凤饰祝公远、吕瑞英饰银心、魏小云饰四九、金艳芳饰师母。该剧于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剧本奖、演出一等奖、音乐作曲奖、舞美设计奖,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张桂凤获演员二等奖、吕瑞英获演员三等奖。1953年,该剧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成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由徐进、桑弧编剧,桑弧、黄沙导演,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剧《柳荫记》也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演出,荣获剧本奖,陈书舫获演员一等奖,袁玉昆和刘成基获演员二等奖。
  
  京剧关于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马彦祥根据川剧移植的《柳荫记》和程砚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传最广。
  
  《柳荫记》由王瑶卿设计唱腔,杜近芳、叶盛兰在1953年首演。全剧分10场,重要场次有“英台别家”、“柳荫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庄访友”、“祭坟化蝶”。此剧最大的特色在唱词方面,典雅华丽,优美隽永,许多语句打破京剧传统的七字、十字句,给人以清新脱俗的艺术美感,同时在唱腔设计上很是精致,无论是曲调的选择,还是板式的变换,即保持了传统韵味,又出新求变。被公认为是建国初期戏曲推陈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京剧大师程砚秋参考其它剧种的相关剧目编演了一部不朽的程派名剧《英台抗婚》,此剧是程砚秋解放后编演的唯一一部大戏,也是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此剧剧情无变,包括“别家”、“结拜”、“书馆”、“相送”、“惊聘”、“拒婚”、“祭坟”、“化蝶”等场次,后来,因觉前部结构较散,便从“惊聘”开始了。这出戏的唱词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创造。以唱词看:“望爹爹退婚礼随我愿,使我嫁梁君,你是我亲爱的老严亲”,“却为何你执意要把女儿我嫁与一个陌生生不识之人”……这样几乎等同于散文诗的句子竟然被大师“装”进唱腔,且严丝合缝,感人至深,不能不让人叹服大师的功力。李世济曾在建国10周年献礼演出时上演此剧。

发表于 2015-3-9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59老先生 发表于 2015-3-9 00:42
转帖: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 ...


【59戏谈】

才见金山托孤,
又闻梁祝化鸟。
蝴蝶飞到何处?
不知哪里去找。
丢却经典传承,
媚俗妄言创新。
如此哗众取宠,
逼得川剧哭坟。


发表于 2015-3-9 02:0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决不去看这玩意儿!这不伦不类的东西也绝对吸引不了年青人!

发表于 2015-3-9 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5-3-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泉老顽童 发表于 2015-3-8 20:35
【演员表】
祝英台:刘  谊
梁山伯:邹  宏

哦!演员都是硬手,59戏谈也有道理,“南山化蝶”变为“化鸟”恐怕通不过“看客的感受吧!没想通,成川搞了《金山托孤》省川不服气,竞相争宠,又搞个“梁祝化鸟”有意思,因为国营剧团,吃皇粮,有钱有人,有时间,可以利用这些优越性,搞些”哗众取宠“的玩意,不同意“化鸟”几百年来,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都知道梁祝化蝶。老兄的片片还是拍得很精彩的,高清晰,神态都很好,点赞。 好图.gif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feng1234 发表于 2015-3-9 08:59
哦!演员都是硬手,59戏谈也有道理,“南山化蝶”变为“化鸟”恐怕通不过“看客的感受吧!没想通,成川搞 ...

首先感谢郑大爷的关注:handshake。
此剧从故事结构,舞美服装,音乐伴奏都作了全新演绎。年轻人估计很欢迎!
我是外行,觉得媒婆戏份太重些;化蝶变成变鸟有些不适应。
其实化蝶化鸟皆可,只不过我也认为化蝶以深入人心並能与人有更美好的想象和感受。服装也更好看。 其实说起鸟我能一下想到的就是麻雀,毫无美感可言!
五十年代看过自贡川剧团演出,化蝶的,两只蝴蝶滿台飞,印象深刻。
哈哈哈.gif

美酒 - 副本.jpg

谢谢(小熊举帽) - 副本.gif

发表于 2015-3-9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拍的漂亮!!!:P

发表于 2015-3-9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棒棒棒!!!:)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贵团的演出。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小熊举帽) - 副本.gif

有机会交流下。

发表于 2015-3-9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泉老顽童 发表于 2015-3-9 12:04
首先感谢郑大爷的关注。
此剧从故事结构,舞美服装,音乐伴奏都作了全新演绎。年轻人估计很欢 ...

各剧种都在移植川剧《柳荫记》京剧移植川剧的“柳荫记”是最成功,京剧名旦李胜素的《柳荫记》咱百看不厌,声腔,表演,“头饰”服饰“最后一场戏“化蝶”美极了,(包括集体舞蹈)目前省川新排这”梁祝化鸟“可能各弟兄剧种绝对不会移植的。


发表于 2015-3-9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5805ldpzb97br7xy7aqk.gif 图片非常美,更期待演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p.yjma 发表于 2015-3-9 22:08
图片非常美,更期待演出

上京城去了,回来后肯定要演的。谢谢网友临帖鼓励支持。

发表于 2015-3-11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英台扮相太浓艳,与悲剧气氛不合。时下追求新、奇、美,但也要与剧情相合。不知编导如何考虑,拭目以待。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