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肝”宜壮:关注老年药物性肝损伤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不少老年人为了养肝而服用了不少的药物。但是老龄人口的肝脏等器官的功能也不复当年,代谢解毒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故而很容易受到药物毒性的波及。如何让老龄人口做到正确养肝呢?养肝的同时能避免药物毒性吗? 研究证明,老年人的肝脏体积和血流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65岁老年人的平均肝血流量不到20岁青年人的一半。药物代谢的关键酶类活性也逐年下降,致使药物的氧化和代谢效率均有所降低。此外,当药物随血液流经肝脏时,由于肝脏功能的减弱,对药物的摄取能力也大幅降低,这使得药物的代谢速度有所减慢。一旦长期用药的话,极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性肝损。 慢性疾病需长期服药,然而这些药物在控制慢性病的同时,却给肝脏带来了伤害。比如糖尿病常用药阿卡波糖、感冒常用药对乙酰氨基酚、关节炎常用药芬必得以及高血压常用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肝毒性。再加之老年人药物代谢能力的减弱,使得药物性肝损在老年人群中非常的常见。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群中,药物性肝损比例可达20%,是普通人群的4~10倍。以抗结核治疗为例,服用相同剂量的标准抗结核药物,老年人发生转氨酶升高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 当肝损状况出现,及时停止使用肝毒性药物最为重要。如果确属治疗需要,也应降低剂量。肝损的发生意味着肝细胞和肝脏功能受到了伤害,因此宜同时使用保肝药物,帮助老年人肝脏尽快恢复。 在选择保肝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药物代谢的特点,宜精简用药,注意用药安全。这其中,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可列为首选。国内外多个肝病诊疗指南都已推荐易善复用于保肝护肝。该药物提取自天然植物,纯度超过90%,可直接参与重建肝细胞膜,加速肝细胞膜修复和再生,而且安全性良好,无毒副性作用的特性非常适宜老年人用药。另外,老年人买药用药,往往看重经济性。易善复已列入医保目录,还是非处方药,因此这方面也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随着老年人基数日益庞大,其健康问题也成为家庭和国家的关注重点。关注老年人健康,重视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问题,及早选对毒副作用小的保肝、护肝药品,做到正确养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