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分区的影调和所对应的自然景物是: 0区:相纸黑,也叫定调黑; 1区:接近黑,在微弱光下的影子,未照明的室内(对于大多数相纸,1区所记录的影调与0区相同); 2区:灰黑,仅能显示表面质地; 3区:黑灰,有表面质地的影子,“黑”部细节和表面结构可清楚的看到,能看出暗色织物的表面质地; 4区:暗灰,暗色调的“黑”皮肤,暗色树叶,风景中的或建筑物的影子; 5区:中灰,18%的灰,暗色调的“白”皮肤,亮色调的“黑”皮肤,枯木,淡色调的树叶,晴朗天空的最暗蓝处; 6区:淡中灰,一般的不带高光的“白”皮肤,明亮阳光下的雪景中雪面上的影子; 7区:淡灰,暗“白”皮肤,阳光下的人行道,能看出淡色织物的表面质地; 8区:很淡的灰,几乎纯白,平光下耀眼的雪面或白墙上的阳光; 9区:不能表现质地的纯纸白,明亮阳光下的雪面,也叫基调白。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5区加上两侧的3、4、6、7四个区,是记录信息最多的几个区,因此我们拍照时应该把主体放在这五个区域之一中(这也是大多数相机只提供正负各两档曝光补偿的原因)以保证曝光准确,在后期调整中只需将些许瑕疵加以纠正即可 。 当年玩胶片摄影时,由于受到方方面面的条件的限制,要想实践亚当斯的理论并得到结果,并非易事。而今进入数码时代,借助高科技的力量,那就容易多了。看看下面的片子吧(拍照时用RAW格式,保留更多的拍摄信息,为后期调整提供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