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旅游·户外] 古渡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140039jhqd5xg043h8wg5z.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192141i3zt1szwta12v43x.jpg
192142j1r2wr6i6unei2ll.jpg
192143hbvwvaihwny2h5hy.jpg
192144tzx8roi5hh9at8po.jpg
192145f9rv6uoiomtvvlht.jpg
192147ir3o69v2lwr39c1v.jpg
192148n1hphl7id70ualf9.jpg
192150jc3ixvq88czvgh0a.jpg
192237k70h4biu1pnzbpzu.jpg
192239dvua147l9vooppk0.jpg
192239nmmytr2rk1j6y3fy.jpg
192241p4oz7achis4u67o6.jpg
192242jow6wo86gzgo03gj.jpg
192245eaqjbgzkduoya45h.jpg
192246yri6j2h140vt2mjm.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美 发表于 2015-3-17 17:52
四哥写这文章时绝对没有“灯儿那当,米花糖!”

为了检验一下自己的写作水平究竟如何
究竟是不是浪得虚名
因此使用本人老婆的名字写了一篇征文参加比赛
没想到在1000多篇征文遴选40篇居然也能获奖:lol
不好意思 103303hwprwypmopdtoocd.jpg 103304w2q1d1naxynxtnqn.jpg 105346ayx60wllxwly34yy.jpg 105346mg15qrsg9tp0tg5i.jpg 105348yrzczh4dp9z9ok4d.jpg 105349wlleotolrndinx04.jpg 105349luxqjqjnjegiii4o.jpg 105350ydwfic9epcsafria.jpg 105350sdn5px39tm2s3f33.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之美 美在黄山 人生有梦 梦圆徽州”获奖征文目录

一、优秀作品奖(15篇)


  1、水墨画卷之徽州风情

  作者:段惠玲

  2、《神游黄山》与《黄山诧异》——解读大美黄山的诗意美

  作者:程亚星

  3、大美黄山唯精神

  作者:李廉英

  4、太平湖,那山水之间的温柔

  作者:张辰保

  5、在徽州的水边

  作者:郭 飞

  6、尘封二十年的爱

  作者:陈 琪

  7、徽派建筑是人类一笔共享的宝贵的财富

  作者:汪 胜

  8、“徽记农庄”拾美梦

  作者:谢世兵

  9、黄山美(三字经)

  作者:王庆绪

  10、徽州是这样走来 ——一个收藏家的追求

  作者:阮文生

  11、依托徽文化 打响情爱品牌 上海知青梦圆翡翠谷

  作者:余来春

  12、痴情一生 梦圆徽州

  作者:朱国平

  13、玩出名堂——徽州藏家玩家举隅

  作者:吴之兴

  14、湖边村生活笔记(组诗)

  作者:王龙文

  15、 徽州赋

  作者:王晓敏

二、入围作品奖(25篇)

  1、照壁怀古

  作者:吴 炯

  2、黄山市赋

  作者:杜 伟

  3、群口快板《黄山美》

  作者:柏 梅

  4、清灵新安水

  作者:汪红兴

  5、黄山,世界为你喝彩

  作者:曹琼英

  6、画里黄山情,梦中徽州韵

  作者:郝成林

  7、黄山“十”美

  作者:马红波

  8、黄山•挑夫

  作者:吴 俊

  9、直把屯溪作故乡

  作者:邓四平

  10、夜色灯影里的新安江——新安江vs秦淮河

  作者:吴 穹

  11、大美黄山 五色生辉

  作者:焦水奇

  12、寰宇卓绝 神美黄山

  作者:吴弘彦

  13、黄山美,我心中的歌

  作者:余 味

  14、徽州女人

  作者:张艺伟

  15、我与黄山的不解之缘

  作者:彭思真

  16、铭刻在石碑上的眷恋

  作者:卜维学

  17、新安江上女渡工

  作者:张晓玲

  18、故园梦真

  作者:胡建新

  19、老街梦 大家圆

  作者:王添生

  20、徽州民间器物

  作者:项丽敏

  21、牌坊群遐思

  作者:潘世辉

  22、一个女子的梦想

  作者:凌 亮

  23、人生有梦圆徽州

  作者:刘国欣

  24、徽州美食之梦----屯溪老街吃馄饨

  作者:刘菁兰

  25、黄山,美的八种表达(组诗)

  作者:侯加阳

  中共黄山市委宣传部

  黄山市旅游委员会

  黄山日报社

  2012年4月13日

注:

请本市获奖作者于2012年4月27日前前往屯溪区天都大道市委市政府大楼0813室凭本人身份证领取获奖证书和奖金。联系电话:0559-2355070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把屯溪作故乡

   
                              邓四平/文 


  古趣盎然的马头墙,鱼鳞似的小青瓦,雪白整洁的白粉墙,雕梁画栋精致秀美鳞次梓比的古商铺,光滑洁净的青青石板路,如梦如幻,如诗如画。一城的山水人文蕴涵其中,一街的古韵今风扑面而来。人间仙境,天下黄山;如果说天地有大美,那这样的大美之处,黄山一定首当其冲。如果说人生有梦,那古韵徽州新安胜境——屯溪老街便委实更是一个令人值得寻梦与圆梦的好地方了。
  去年金秋九月中旬,我专程慕名前往了心驰神往已久的人间仙境黄山市,同时也走进了被誉为新安胜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屯溪老街。徜徉其间,仿佛穿越了千古的时光隧道,走进了一幅美仑美奂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画卷;流连其中,也仿佛走进了一个水墨粉彩山水画卷里的家,走进了一个神奇、邈远、美丽、古朴而典雅的梦,令人痴迷,令人沉醉,至今许多时日过去,依旧令人刻骨铭心,甚觉不虚此行。
  车从杭州西湖出发,一路风驰电掣,参观完一湖秀水的浙江淳安县千岛湖之后,旅游大巴又一路前行,一进入安徽地界,映入眼帘的便又是一番别样的风景:黄山归来不看山,确实名不虚传。安徽的山,真可谓是风情万千,别具神韵。那山青翠葱茏,植被茂盛,山势舒缓而不失雄浑,苍翠而不失灵秀,高大挺拔如健壮的处子,娇羞含韵又似俊俏的村姑,处处充满着青春,又时时洋溢着活力,给人以无穷的信心与无尽的力量。奇聚黄山,徽撒激情,看来实非虚妄之词啊。
  车入黄山市地界,蜿蜒飘逸的高速公路在山间宛如游龙穿梭缠绕,沿途山间沟壑纵横,溪流潺潺,山泉丁冬,清越如古筝,激昂如琵琶,叩人心扉,动人心弦。山里绿树丛中常有星星点点的三五人家若隐若现地闪入眼帘,青黑如黛的马头墙,鱼鳞似的小青瓦,雪白雪白的粉墙,自然而然地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仿佛一幅绝妙的天然水墨画卷一般,那山,那水,那星星点点的人家,那古朴典雅的民居,一切的一切,让人疑心自己是否是一不小心就走进了一个神奇的世外桃源,一切的一切,给人的感觉又都是那么的自然,舒适,诗意,洒脱,以及与众不同的养眼。
  临近下午,车入黄山市区,远远地看见一条玉带似的河流,一座大桥横跨河上,河流与远处的青山,俨然一个温馨而舒适的摇篮,将一座精致秀美的城市轻轻地环抱其间,想必那便是传说中美丽的黄山市了。
  车从桥上飞驰而过,“天地之美,美在黄山。人生有梦,梦圆徽州。”只见沿途两旁的电线杆上都醒目地悬挂着这样的城市形象主题口号广告牌,很经典,也很大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让人蓦地感觉到这是一座有故事、有文化、有历史,同时更值得细细品位与流连的城市。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早已从小学课本上的黄山迎客松的课本插图中,最早地知道了黄山市城市形象之美,黄山人勤劳勇敢、淳朴善良,更多的自然应是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了,黄山以及黄山人民留给我们的美好形象其实早已是深入血液和深入人心了。黄山迎客松,便是黄山人赠送给世界最好的名片与请柬。
  在一个名叫“新安胜境”的青石牌坊处下得车来,倏地便涌上来三五位年近花甲的大妈来,她们手中拿着一两件塑料口袋装着的雨衣,热情地向我们兜售,说黄山山上温度很低,山里很冷,即使不下雨,山雾湿润,也要预防感冒,最好买件雨衣。黄山山路险要,最好同时再买根拐杖,都不贵的,雨衣三元,拐杖也只需要二元,两样一起买,还可以优惠一元钱。看着鬓发花白朴实热情的大妈,我仿佛看到了年愈古稀辛劳了一生的母亲一般,居然没有想到,在远离四川蓬安老家数千里之遥的地方,居然也能相逢到母亲一样淳朴热情的黄山人,体会到母亲一样慈祥的叮咛与滚烫的关爱,走近屯溪老街,一股暖流,一份慈祥的母爱,油然而生。
  穿越写有“新安圣境”的青石牌坊,仿佛穿越了一个神奇的时光隧道。据导游介绍,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北依四季葱茏的华山,南伴终年如蓝的新安江,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长一千二百余米,宽五至八米,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屯溪是由新安江、横江、率水三江汇流之地的一个水埠码头发展起来的。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雄宗的徽商在老街兴造了47所店铺;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茶号林立,街道从八家栈不断延伸,形成老街的规模。
  如今步入老街,宛如到了宋明朝代。街道狭窄幽深,街上的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红色麻石板;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窗棂门楣有砖雕木街景刻,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整条街道,蜿蜒伸展,首尾不能相望,街深莫测。
  走进古街,刚好已是傍晚时分,只见街中商铺檐下红红的灯笼次第亮起,如梦如幻,给我们这些不远数千里之遥前来造访的异乡之人油然而生一种温暖的亲近之感。沐浴着猩红温暖的灯光,一街的古韵今风扑面而来,古街里各式各样的古商铺鳞次梓比,丝绸铺、古玩店、首饰店、银匠铺、贩卖各种砚台的铺子当街林立,店铺里的货物尤其是糕点铺、茶叶铺较多,店家见有客人,大多热情得招呼,古街里非常有特色的是一种手工制作的叫作“木锤酥”的糕点,非常精致,一共五盒,分别装在五个四四方方的盒子里,然后装成一大袋,买上五盒还可以优惠一盒,只需要三十元钱,买与不买都可以事先免费品尝,那木锤酥,有芝麻的,有核桃的,还有糯米的,风味独特,味道都非常不错,入口化渣,回味悠远,很有地方特色,于是一口气买了五六大口袋,准备带回四川赠送亲朋好友。
  古街里的特产实在太多,各式商铺里摆放的货物真可谓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早就听说过黄山出产的茶叶非常有名,《茶经》载:“天下名山,必产良草……黄山茶养生之仙药,延年之妙术也。”据店主热情地介绍,“屯溪老街”牌太平猴魁为历史名茶,主产于黄山山麓猴村,猴岗,龙门一带,选料精良,采摘考究。成品色泽苍绿,毫含而不露,芽叶肥壮重实,幽兰花香,滋味甜醇,尤耐冲泡,已成为中国款待外宾的礼茶,为传播国际友情做出贡献。只见古街里很多茶叶商铺外,店家主人几乎都是当街门面摆放一口偌大的铁锅,将现成的青绿的茶叶进行现炒现卖,由于品质上乘,质量可靠,买上一罐闻名遐迩的“太平猴魁”,仅需百元左右,兴致盎然,因此买上两罐,带回远在四川家乡的亲人,聊表心意。千里送鸿毛,礼轻情谊重。
  青青的青石板路面,来来往往熙熙攘攘的游客,石础、砖砌、马头墙、小青瓦、徽派木雕、金字招牌、朱阁重檐、古朴典雅、华丽高洁。漫漫的历史的长河,宁静秀美的古街,干净整洁的街面,宛如一位沉着淡定的老人,温馨更从容。古街从何处来,古街又将回归到何处去。其实已经并不重要。
  轻轻地漫步在屯溪古街之中,无喧无扰,空灵悠远,俨然回到古时。静静地沉浸在一街的古风古韵的氤氲之中,仿佛什么都可以想,也仿佛什么都可以不想,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和忧愁仿佛瞬间顿时踪影全无。
  身在异乡为异客。情到深处人孤独。
  夜,已深。依旧恋恋不舍地行走在屯溪的街头。
  灯火阑珊之处,蓦然发觉,那古街马头墙上黛黑如墨的深沉与凝思,那曲径通幽的满街红红的灯笼的光辉,那山,那水,那街,那一切的一切,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扑朔迷离,更令人如痴如醉,行走在古街小巷的宁静氛围之中,让人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时光隧道,梦回了童年的心灵家园。
  天地大美,美在黄山。人生有梦,梦圆徽州。
  走进屯溪老街,一份母亲般滚烫而慈祥的爱,油然而生在异乡的心头,直把屯溪作故乡…… 

175850r2qj4ln5226c6za9.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剑门天下雄
                                 

                                                                         一剑定江山,雄关迎天下
                                                                                                                                     ——题记
            
                                                                                                                                       邓四平/文图

        “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峥嵘而崔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唐的诗仙由此仗剑出川。笑傲江湖,酒气淋漓,七分酒气馈赠给了朗朗明月,剑气长啸,秀口一张,三分酒气便酿成半个盛唐。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大宋的陆游由此入蜀。古道,西风。侠骨,柔肠。铁血,丹心。一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一道剑门,谱写成了一曲壮丽悲怆的千古长恨之歌。
        推开历史的窗扉,多少的迁客与骚人由此过往。这些都是文人。这些都是用一管孱弱的毛笔在脆弱淡黄的宣纸上率性书写天地山水比划书剑恩仇快意人生的文人。也许,其实他们做梦也都没有想到,他们用一管孱弱的毛笔或者随口率性吟咏而出的三五诗句竟然能够穿越千古的时空,超越生命本身的短暂和脆弱,镌刻进天地山川与历史的长空而深入人心,长留人间,甚至跨越时间、空间、国界和地域,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吸引着古今中外更多的朝圣者因此而纷至沓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与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嘉峪关、娘子关等闻名中外的中华雄关一样,剑门关理所当然的也应位列中华雄关之列。尽管如今的剑门关早已失去了其在冷兵器时代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重大军事上的意义和价值,刀光剑影早已成为了远去的记忆,鼓角铮鸣也早已化着山间的清风流水潺潺而去。但其险要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人文让如今的剑门关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意义,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熠熠生辉的历史地理坐标与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了,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剑门关早已横亘成为了人们心灵之中一本鲜活的《三国》,成为了高高耸峙在人们心中的一道永远的英雄的丰碑。震古烁今,名扬中外。剑门关,也因此而令人蓦然发觉应该非去不可。
       仿佛冥冥之中的一种注定,201317日下午,我终于有幸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剑门关的脚下。不登长城非好汉。由此及彼,不登剑门关也许算不上真正的男子汉吧。我想。
       从广元元坝区的昭化古城出发,沿着剑昭公路逶迤而行,大致行了30公里地就到了剑门关所在的大小剑山脚下,先是在一个叫农夫山庄的地方吃饭,进得饭店才知道山庄只卖豆腐,山庄墙壁上挂着的菜谱上赫然写着一百多道豆腐作为材料制作而成的豆腐宴的名字,和家乡蓬安的河舒豆腐一样,都是五花八门品类繁多。剑门豆腐非常出名,品尝之后,觉得和蓬安的河舒豆腐大致不分伯仲,都有得一比。简单地吃完午饭,然后兴致勃勃地走出山庄大门,抬头便看见了大小剑山赫然映入眼帘,只见大小剑山左右排列,仿佛从天而降的两柄古剑,寒光闪闪地横亘在天地之间,远看云雾缭绕,只知剑门关应该就隐藏在大山深处,但又丝毫不见其踪影。
       然后去到剑门关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沿途的游步道两侧都赫然竖立着醒目的黄色大旗,上书诸葛二字。才让人蓦然想到,剑门关之所以名闻遐迩,不仅仅只是因为李白杜甫陆游等等数不胜数来过此地旅痕流芳的文人,还有作为一代雄主的刘备,亲率诸葛亮以及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将士由此入蜀,从此而开创和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足已雄视千古的千秋伟业,并以此为基地在中华历史的文明长河淋漓尽致地精彩演绎出了一幕又一幕惊天动地千古不朽的经典与传奇。
        因为是奉命前来向剑门关兄弟旅游单位学习,对口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名叫蒲芸的年轻美丽的讲解员,小蒲是一位很有文化,也很有品位的美丽女子。在她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剑门关景区。向前行走了十余米远的距离之后,小蒲停下来告诉我们,进入剑门关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向左边走可以坐索道车直接上到剑门关,另一条则是向右边走沿着山间的游步道登临剑门关,坐索道车上山会有很多沿途的景点看不到,于是,我们众口一致地选择了走路上山。
       走在山间,沿途草木葱茏,青青的青石板铺设而成的游步道在山间蜿蜒盘旋,行至险要之处,便架设有栈道通行而过。山道两旁,偶有巨大的岩石突兀立于路边,而岩层之中则有层层叠叠的鹅卵石或者贝壳镶嵌其中,才蓦然想起原先读过的地理书中仿佛说过,远古的时候,四川盆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质造山运动,几经沧海桑田,原先的大海竟然变成了如今的高山与峡谷。大自然的伟力由此而可见一斑。其实,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任何人和事物都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对大自然理应时刻心存敬畏,其实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生存哲学和处世智慧。
        继续一路前行,然后到了细雨亭,山崖之上雕刻着一幅壁画,一人戴着斗笠,披着蓑衣,骑着一头瘦弱的黑驴,跌跌撞撞而来,旁边龙飞凤舞地镌刻着几行行草,字迹潇洒俊逸,妙趣天成,依稀可辨细雨骑驴入剑门一行诗句,想必那骑驴的老者一定便是那位早已侠骨柔肠而又铁血丹心名垂千古的陆游老先生吧。
       一场柔情的细雨穿越历史的天空,从大宋烟雨江南的婉约之中一路飘洒而来,多少的离愁与相思,多少的悲欢与离合,人生仿佛就如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旅行,永远也看到不尽头,走向远方,又有远方。
       过了细雨亭,便到了子规桥。子规啼血,传说这种鸟为古蜀国王杜宇死后所化,每年春季,杜鹃鸟叫唤人们快快布谷,啼得血染漫山杜鹃。听其桥名,便顿时让人感到无限的伤感与心痛。真没想到在这几乎荒芜人烟的深山老林之中,居然还有这样一座高高耸立的吊桥,居然还有这样一个令人不期而遇如此伤感和心痛的传说。
       摇摇晃晃过了子规吊桥,继续往上攀登,便到了一个半山腰间的一块平坝,平坝正中高高耸立着一座红色岩石雕刻而成的巨大雕塑,雕塑名为《五丁开山》,大致说的是秦惠王时,秦国使用计策,利用蜀王贪婪的心理,打通了由秦入蜀的通道,最后一举统一了巴蜀大地。现在的古蜀道便名曰金牛道。
        然后继续上行,有李白杜甫雕塑等等景点,记忆很深的地方是诗仙桥,李白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的名山大川,纵观李白的一生,他其实一直都是一位胸怀壮志并时刻渴望大济天下苍生志士,渴望出将入相其实才是李白一生真正的人生追求,以便得以施展其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命运和历史却又和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李白一生政治上非常不如意,也许正是其政治上的不如意,却又刚好为中华文明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仙,其文学上的成就和人格上的魅力,令其早已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一座光耀千古的伟大丰碑,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也许要暗自庆幸幸亏当年唐玄宗没有委任李白,否则中华文明史上只会又多一个无关紧要微不足道的平庸小吏,却会痛失一位震古烁金光焰万丈的伟大诗仙。伫立桥头,对诗仙充满了无限的仰慕与崇敬,同时也充满了无限的同情与伤感,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于我之心间。
        然后,在小蒲的带领下,我们又去到了山里的一个名叫4D的电影院,看了一场有关剑门关历史的4D电影,说是4D电影,其实就是那种很多年前传说的立体电影。电影院修得很有特色,修成一方巨大的山石形状,和整个大剑山浑然一体,隐藏在林木森森之间,如果不是小蒲介绍,还真看不出来这竟然会是一个电影院。电影的名字叫《剑门神鸟》,详细地介绍了剑门关的古往今来的历史,电影拍摄得非常大气磅礴,画面精美,声光电等等各种现代科技融为一体,让人犹如身临其境,感到极大的震撼。
       从电影院出来,往下行一段山间青石板小道,过了古炮台、雷鸣桥等等景点,然后再往上行,侧头而望,大剑山的悬崖峭壁犹如刀劈斧削,而悬崖峭壁之间居然高高耸立起一根单独的石柱,高约数十余米,一柱擎天,人称玉笋峰,又有人称其为天下雄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奇特,委实令人啧啧称奇不已。
       往上爬数十级台阶,终于到了剑门关脚下了。抬头仰望,剑门关其实并非原先想象之中的那么高大巍峨与高不可攀,相反,如今的剑门关给人的感觉倒像是一个小小的城堡,城墙长宽不过十余米,城楼高约十余米,据说原先的关隘毁于2008512地震,现在的关口是在原址复建而成的。其实这些早已并不重要,剑门关的雄伟本身就在其穿越千古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而并非是在其高耸云天的砖石和城楼。
         据导游小蒲介绍,蜀汉三国时期,诸葛亮率军六出祁山攻伐曹魏以期恢复汉室一统江山,于此磊石为关,驻尉守险,从此剑门关成为历代军事要塞。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身死五丈原之后,诸葛传人大将姜维又引兵由此七出祁山伐魏,最后曹魏大将钟会引兵13万于此攻蜀,姜维率领3万蜀兵依此据守,13万曹魏大军竟然于此寸步难前。曹魏大将邓艾分兵五千走阴平小道,偷袭成都,后主刘禅出城而降,而剑门关的将士们依然还在浴血奋战。
        穿过剑门关的城门洞,继续往里而行,古蜀道一路延伸,蜀道漫漫,蜀道之侧,有刘备横刀立马、孔明立关等等巨大雕像,让人感受到千年以前伟人的豪迈气概。继续前行,可见古人对剑门关的一些题写在山崖之上的评价之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直方大三字,大意便是剑门关这个地方乃至这里的人民都是非常的正直“”方正”“大气。继续前行,峡谷之中,可见传说中的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历史遗物的复制品,让人梦回千年以前激情燃烧的岁月。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自古以来,忠贞报国者历来受万世景仰。姜维自然亦不例外。神奇的是,虽然后来蜀国亡国,但一方巨大的山石依旧铭记了一段英雄的传奇,在剑门关旁边,一方巨大的山石居然栩栩如生形如一位古时武士的头像,被人誉为姜维神像,据古蜀道旁的碑刻记载:蜀汉大将军姜维赤胆忠心,志继孔明,力扶汉室。传说其死后,英魂返关,在隘口化作武士神像,护佑蜀汉故土。
        行到这里,我觉得满腔悲愤与伤感。我自认为自己的血液中其实永远都一脉传承着一种精忠报国的壮志与忠诚,我也自认为自己的血液中永远都流淌着一种英雄的情怀与气质。仅仅因此,不再赘述。请允许我的拙笔记录的这篇游记就此打住或者结尾,即使再往后行还有无数的景色和典故,我亦不再稀罕,仅凭一种忠贞不二舍身取义义薄云天的精神和气质,剑门关,便早已足够睥睨天下与雄视千古。
        剑门天下雄。
        剑门关留给我的不仅仅只是短暂的驻赏,更多的却是发自灵魂深处最刻骨铭心的铭记与怀念。
        一剑定江山,雄关迎天下。

                  20131123921字记于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195832z5djxnlqh7jexlvd.jpg 195858xvwwbysfnn8rxser.jpg 195859dk6ypn1qmnn5zu1k.jpg 195900nogckffkuuco6qo6.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龙溪,那个菊花盛开的午后

                                                               邓四平/文图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确实没有想象到,在一马平川的川西坝子上,在距成都不远的一个叫双流县的地方居然还隐藏着这样一个秀美而充满灵气的古镇,古镇的名字叫作黄龙溪。
     提起富庶的川西坝子,人们往往第一时间首先想到的也许便是那句有名的“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经典的旅游形象广告宣传语了。
     山因水而灵动,水因山而妖娆。山的高大巍峨壁立千仞,往往使人心生向往。水的博大包容气象万千,常常令人心生亲近。有山,有水,本已使人心驰神往不已了。而黄龙溪古镇惊奇地出现在这个有山有水的美丽富庶的川西坝子上,古朴,典雅,世外桃源一般,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繁华的《清明上河图》卷,让巍峨的名山更为耀眼。而古镇的宁静与秀美更好比行云流水的《兰亭集序》,梦里仙境一样,让旖旎的川西秀水更为婀娜多姿。
    十一月的冬末,薄雾蒙蒙。第三届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黄龙溪古镇举行。同是名城古镇的蓬安周子古镇应邀参加出席会议,我们因此有幸与黄龙溪古镇有了一次短暂的亲密的接触。
    据当地历史记载,黄龙溪古镇古名“赤水”,又称“赤水河”,历史上又名“兰溪”,位于双流、彭山和仁寿三县交界之处。同时,据《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公元219年,“有黄龙现赤水九日”,此时占据西川的刘备君臣便不失时机地利用这种自然现象为其政治服务,将其视为“真龙天子”降临的吉兆,于是,由诸葛亮等人出面,300多位大臣集体上书劝进,拥戴刘备称帝。因此,可以说,黄龙溪便是蜀汉皇帝刘备的根据地和发祥地,是蜀汉政权的风水宝地。如今的黄龙溪古镇更是成为了远近游客前来考察蜀汉政权如何发祥的旅游胜地了。
    走进黄龙溪古镇,首先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古镇里各式各样的商铺林立,古色古香的商铺,大多店面是一个三尺余高的柜台,宛如鲁迅小说里描述的当街一个曲尺形的柜台一般。也有的店面没有柜台,矮矮的一道木头门槛,门槛上仿佛饱经岁月风霜的老人沧桑的脸上的皱纹一般,金黄色的铺板门拆卸开来,便是营业的店面。古镇的店铺柜台或者铺板门外大多均有屋檐,仿佛电影《廊桥遗梦》里的廊桥一般,游人便直接在廊檐下穿行,很是悠闲和自在。林林总总的店铺,有大有小,店面也有宽有窄,大多充满着浓郁的古色古香的气息,当然也有装点得淡雅时尚充满现代气息的商铺。
    古镇的店铺很多,多得几乎令人目不暇接,卖芝麻糕的,卖丁丁糖的,卖拉面的,卖烤红薯的,也有各式字画店铺,古玩店铺,奇石店铺,葫芦丝乐器店铺,丝绸店铺,缝纫店铺,卖油炸鱼虾的店铺,古装照相店铺,甚至还有店名为兄弟俄罗斯商品店的商铺,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虽是地道的古镇,但古镇里也依旧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时尚气息,古镇里也有名为“四D电影”的电影院,门前站立着腰缠绶带俊男靓女不断地向过往游客招揽生意,海报上醒目地写着“每看一场四D电影票价10元”等等字样。也有直接就在路边街道屋檐一角拣个地儿摆个挑子贩卖豆腐脑和捏糖人的小贩。步入古镇,仿佛真的就步入了宋朝大画家张择端画笔下的《清明上河图》一般,让人疑心自己究竟是人在画中游,还是置身于现实的秀美古镇,走进古镇,俨然走进了一个神奇的梦幻世界。
    青青的石板路,弯弯曲曲的幽深的小巷,精致的小桥,吱吱呀呀的河畔水车,波光粼粼的黄龙溪水,闲适恬淡的古镇居民,一切的一切,随意而自在地构成了一幅起清新自然水灵灵的古镇风情画卷。
   走进黄龙溪古镇,给人另一个最深的感受亦像是步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花源一般。
   古镇的街道亦是青青的石板铺就,甚至街道中间设有还有天井一样的河床,也许我们来时正值枯水的冬季,河床里的溪水已经干涸,那形状各异的跳磴石完全显现出来,河床中雕刻得憨态可掬的乌龟也浮现出了往日的水面,上面有活泼可爱的小孩站立玩耍。河床的旁边,不时闪出一个小巧精致的花台,花台里栽有嶙峋的叫不出名字的树木,从那旁逸斜出的树姿来看,我们猜测那也许应该是梅花,瘦骨嶙峋的树身,苍劲有力,每一个枝桠都仿佛金丝铁线一般,屈曲盘绕,几乎全都在努力地往河床中间延伸,仿佛要在那往昔潺潺流淌的溪水中留下自己的倩影一般。
     慢慢地行走在古镇青青石板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彼此擦肩而过,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从容的微笑,行走其间,人们仿佛忘记了时光的流逝。虽是冬日,古镇里多有头戴各色花环的俊男靓女,那花环菊花编织而成,金黄色菊花居多,翠绿的叶片,灿烂的阳光一般,金黄的花环中间,往往缀有三两朵雪白的菊花,白雪一般纯净无暇,给人温暖舒适感觉的同时,亦给人冰凉冰凉沁人心脾的感觉,让人在这冬日的午后顿时眼睛一亮,精神仿佛亦一下子倍增了许多。
     那干涸的河床上,架设有精致的拱桥,也有平坦的石板桥,桥身上大多雕有张牙舞爪的双龙,戏珠的双龙栩栩如生,河床边还有高大的水车,水车虽然已不见转动,但那往日吱吱呀呀的水声仿佛依稀可闻。
    那桥上,偶而可见卖菊花花环的老人,额角爬满皱纹,步履有些蹒跚,手中拿着并不见多的几个菊花花环,但却并不大声叫卖,满是沧桑的目光只是期待地望着过往的游人。
    看着卖菊花花环的老人,我几乎不敢询问老人菊花花环的价格,哪怕花环即使非常便宜,因为我害怕自己因为不买而伤害了卖花老人那深深期待的眼神。
    看见沧桑的卖花老人,我选择了匆匆而逃,因为看见老人,我便情不自禁地就想到了自己慈祥的母亲,也想起了母亲那辛苦而沧桑的一生。逃离的瞬间,我感到了一种巨大的酸楚涌上自己的心灵。我爱我的母亲。
    在古镇里静静地行走,一切全是凭着感觉而行,密如蛛网般的古镇小巷,早已经让我分不清了东南西北,因为古镇确实很大。古镇的街到两侧的房檐上,也和家乡的周子古镇一样,悬挂着各式的大红的灯笼,四五个一串,悬挂在高大的木杆上,从木杆顶端,飘逸而下,仿佛张扬的旗帜,彰显着古镇无穷的活力与生命力,既很古老, 又很年轻,迎风招展。
    穿过一道高大的城墙门,在一个宽阔的青石铺就的坝子里,我们居然见到了宽阔河流,那河蜿蜒曲折,绕镇而过,仿佛一条碧绿的玉带,轻轻地亲吻着古镇的容颜,然后又悄悄地一路远去。
    河上远处的岸上,有苍翠的树,有粉白墙壁的人家,似乎还有袅袅的青烟升腾,俨然名家笔下的粉彩水墨画一般。河岸的近处,泊着四五只竹蓬的木船,撑船的竹篙斜插在船头之上,高高地指向空中,让人疑心置身于江南的水乡,只等那光滑的竹篙轻轻地一点,心儿便似回到了快乐的童年一般。
     时间不早,需要返回。穿街越巷,最后竟然奇妙地来到了古镇里一个叫“古龙寺”的地方,真没想到,那高大巍峨的名叫古龙寺的寺庙居然就隐藏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间。站在寺门外,远远地往里一望,只见庙里香客众多,香烟袅袅,因同行之人不愿进寺,于是,我只好站立寺外远远地朝着寺内的佛祖、观音等神灵深深鞠躬,算是拜过。
     最后,当我登上来时乘坐的车离开古镇一路返回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不时地浮现出在古镇一家字画展览馆里见过的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的长子舒乙先生为黄龙溪亲笔题写的“黄龙溪”三字来,同时,另有一名知名画家作的一幅《胜景黄龙溪》的画卷也印象很深地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其实,黄龙溪本身,也许比字画更美。
   轻轻地走进那个古镇水灵灵的怀抱,又轻轻地与那个水墨画一般的美丽古镇于夕阳中挥手告别,也许,我们什么都没有带走,哪怕是一缕冬日的阳光,哪怕是一袭淡淡的菊花香,但很多美妙的记忆又仿佛潺潺的黄龙溪水一般,在暗香浮动的黄昏,在万籁俱寂的静夜,又轻轻地漾上我之心头。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QQ图片20150317191617.png
QQ图片20150317191706.pn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梓槐花
                                                                      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我会拼到爱尽头。
                                                                                          ————题记

                                                                                                  邓四平/文
  
  夜色悄悄隐退,一壶春雨,打开四月的槐花。四月的槐花是春天的旗语,嗔笑着冬天逃走的方向。
  和着香椿沉甸甸的浓郁,伴着桐花粉嘟嘟的香甜,风里夹杂着些许馥郁的花香,氤氲缭绕,远远袭来,而我最喜欢槐花淡淡地清香,那一串串白色的小花像女孩子晶莹雪亮的耳坠。高高低低悬挂闪烁在槐树叶间,花絮成串,相拥而笑,素素淡淡地开在四月灿烂阳光下。槐花是属于乡村的花,朴实得如同穿粗布的农人,世世代代扎根于黄土里。
  记忆里,我的老家在蓬安一个叫永兴的偏僻小镇上,那时候老家的屋前屋后都植满了槐树,那树棵棵都是古老苍劲,枝桠犹如屈曲盘旋的龙,我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有好大的年纪,有我的时候,屋前便早有了那槐树了。每年春天四月,粉嘟嘟的桃花,雪白的李花、梨花落英散尽之后,一夜风雨过后,那槐花才慢腾腾的,仿佛赶集来迟斯文的村姑一般,羞答答的,点缀躲藏于青枝绿叶之间,露出白嫩的笑脸,互相嘀嘀咕咕着,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心事和幻想。
  槐花对于农家人,最主要的不是赏而是吃。那时生活还不富裕,只有这槐花可以满足口感。我不由得想起母亲用槐花巧手加工出的那些好吃的美味来。比如槐花汤:把水烧开,放进洗净的槐花,再放入调好的面糊,放凉之后,满厅满院香气扑鼻,比上等的茉莉花茶还要香,吃过之后整天觉得花香在口。槐花菜:把槐花放进开水里过一遍,再用油炒,加入一点盐和醋,倒进碟子里,像一盘碎玉,不仅赏心悦目,而且色香味俱佳,让人胃口大开。槐花糕:把槐花用清水淘干净,加进一些干面粉,拌匀后放进蒸笼,蒸到香气四溢时就熟了。槐花糕放在嘴里,又绵又酥,甜丝丝的余味无穷,好像那槐花已经进入了你的五脏六腑……
  槐花盛开的季节,母亲清闲了许多,她把被子抱出来,晾在院子里,心不在焉地掸着上面看不见的灰尘,然后眯缝着眼瞅着雪白晶莹的槐花,脸上若有所思。小时侯的我们兄妹四人看书的看书,游戏的游戏,聊天的聊天,偶回头,瞥见了母亲眼里淡淡的忧伤。那时我不懂,以为大人就是那样的不可捉摸,但现在我又想起母亲的表情时,懂得了母亲的心思,母亲想着我们不可避免的长大,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天地,终有一天要离她而去,就像树上的槐花终久都有飘零的一天一般,这是母亲期待的,也是她所害怕的,母亲的表情里蕴含了千滋百味。
  月光皎洁的春夜,儿时的我们都喜欢搬一把凉椅搁在高大茂盛的槐树之下,争抢着去躺那椅子,闻着花儿淡淡的清香,看着隔着槐树叶子透来的零碎月色,听着蛐蛐的叫声,真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大概也许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景吧。只不过我们采摘的不是金黄的菊花,而是雪白如银的槐花,而那槐花总是取之不尽的,胜过菊花的星星点点。有时也会有一两声鸡啼和三两声狗叫打破寂静。抬头看看星星和月色,有月色的夜晚星星是很少的,但月亮旁边永远有一颗星星,听母亲说过那星是月亮姑娘的丫鬟。那时的夜空是那么空灵,充满着神秘,那时常常听家中大哥用笛子吹奏起一首美丽歌谣: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好姑娘,每当走过她的营房,总是把她怀念和向往。那笛声婉转,悠扬,在沉沉的夜色里飘漾。
  岁月流转,不知道迎来送走了多少个槐花飘香的季节。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的槐花。
  又是四月来了,又是一个槐花飘香的季节,轻轻地漫步在这个美丽的嘉陵江畔秀美的风景区里,倾听着清丽的嘉陵江水温柔地拍击着江岸的涛声,仿佛又看见了母亲依着老家褐色的门框,手搭在额上张望,期盼着出门的孩子早些回来,争先恐后吃她做的槐花饭。这样想着时,唇齿间又飘着槐花饭些微的甜,些微的涩,别致的清香袅袅上升,沁润在我的心底。
  在母亲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她那婆娑的母爱里最洁白一朵槐树花儿,永远都盛开在母亲煦暖的叮咛里。
  而如今母亲早已不在人世,只有在梦里我常常想起母亲的叮咛和模样,想起母亲巧手做出的槐花饼,槐花糕来,甜丝丝,香喷喷,蕴藏我的记忆。
  想着想着,倏忽的伤感涌上心来,竟不自觉落下了泪滴。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岁月,就像黑夜里骑着盲马在寒冷的冬日里流浪一样。
  四月里的槐花,或许直白,或许含蓄,很美丽,很静谧,也很实在。
  窗外的风吹着孤单的洋槐,雨轻轻地敲打着芭蕉,滴答,滴答,异乡的青青瓦屋下。
  故乡洁白的槐树花儿,也许又该盛开在煦暖的春风里了吧!耳边又响起了歌手沙宝亮那沙哑凄凉伤感的歌声———刺透我的心,伤害我一生——
  当花瓣离开花朵
  暗香残留
  香消在风起雨后
  无人来嗅
  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
  我会拼到爱尽头
  让心在灿烂中死去
  让爱在灰烬里重生
  烈火烧过青草痕
  看看又是一年春风
  当花瓣离开花朵
  暗香残留暗香浮动

144733kt9cllf7kqxulxzs.jpg
144734xo0s8tkvk8v0jcll.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蓬安山水如画 014_副本.jpg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3-17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victory: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3-17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5-3-17 19:23
桑梓槐花
                                                                      如果爱告诉我走下去, ...

四哥你莫傲
虽图文并茂
形散神不散
这样写都敢?:Q:Q:lol:lol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3-1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5-3-17 17:55
死顶可以
但坚决反对顶死
顶死了

四哥把心放
写你的原创
把你顶死了
老婆娃儿上!:lol:lo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美 发表于 2015-3-17 19:54
四哥把心放
写你的原创
把你顶死了

石工号子
                                                                                  邓四平/
 
  故乡多山,群山连绵,碧峰叠翠,山石峥嵘,那漫山遍野的山石开采出来便是山里人修房建屋最好的材料,以开山采石为业谋生的石匠这一独特的行当于是也就应运而生了。
  “嗨嗬佐,嘿佐,夯彻,嗨嗬佐,嘿佐,夯彻……”那发自灵魂深处的怒吼,从大山的深处,穿透岁月的纸背,划破时空的隧道,深沉而辽远,高亢而沧桑,大气而磅礴,悠悠地传来,缠绵悱恻,荡气回肠……
  小时候,我家屋前对面的大山便是一个天然的采石场。每天黎明晨曦初露直至夜幕万家灯火次第亮起之时,依旧可以听见那采石场里的石工们从早到晚怒吼而出的各种各样的采石号子,尽管岁月流转,号子声声却依旧宛如故乡烟雨深处的杜鹃啼血,至今依旧刻骨铭心地响彻在我的耳鼓与灵魂深处,难以磨灭。
  现在想来,要当石匠,其实那时也并非是所有的人想当就能当得了的。当石匠最起码的入门条件首先得是力气大,力气大才能够开采得动石头,抬得动石头。其次必须还得技术好,没有一番过硬的本领和技术,要想从悬崖峭壁的山崖之上开采出一个一个完整的石头来,并将石头抬下山来,那简直无疑于就是一件类似于老虎吃天一样难以想象的事情。其实,这些都并不是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记忆。其实,在石匠的这一行当中,更蕴涵了很多的规矩和讲究,尤其是从石匠师傅们口中吟唱而出的各种号子,更是充满了独特的民间风情韵味与无穷的人生哲理。
  石匠采石的工作往往枯燥而艰辛,深山之中,沧桑而荒凉,简单而重复,春华而秋实,寒来而暑往。每天一大早,三五成群的石匠们便要拿上錾子、钢钎、大锤、二锤、手锤、踅子等等石匠行当独特的工具进山,进得山里,石匠中带头的掌墨师傅先要率众人拜敬天地和山神,掌墨师傅唱道:“手拿大锤来开山,钢钎一碰往里钻。玄女娘娘制墨线,老君先师制锤錾。打开顽石十八片,打得主家心喜欢。”但凡新觅得石场,先得拜祭山神,不然得罪了山神,后果不堪设想。在掌墨师傅的带领下众人跪倒在地,石匠掌墨师傅先烧上一把火纸,然后将事先就准备好了带来的大红鸡公杀了,将喷薄而出的鲜红的鸡血喷洒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算是祭了天地和山神,以祈求神灵保佑众人在采石之中平安无事。
  上得山去,各自觅得一方山崖,手锤挥舞,石花飞溅。遇上巨石,便打进踅子,擂起大锤,喊起震天怒吼一般的号子,“嗨嗬佐,嘿佐,夯彻。嗨嗬佐,嘿佐,夯彻”排山倒海,横空劈天而来,一锤一锤地从天而降,砸得整个天地都仿佛在地动山摇一般,那种擂起大锤开采巨石的场景,纯粹就是一个又一个充满了无限激情的生命与大自然一起共舞的而发出的震撼与震颤,在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中,在声与情的浑然天成里,顽劣的巨石应声而开。
  掀动石头,一个棱角分明的石头从高高的山间斜坡石道上翻滚下山。石匠们再四人一组,找来粗粗的绳索将条石的两头捆了,横插上抬棒,起抬石头之前,石匠掌墨师便会唱道:“手拿金绞二丈长,我给主家拴石王。石王抬到华堂上,代代儿孙状元郎。”然后,石匠掌墨师傅又问:“是不是好的?”其中的一个石匠随即便答:“是好的!好的抬起来。弟子把石拴,抬到主人家,荣华富贵万年长!“于是,在一阵低沉的“前转,后援。后援,前转”的抬石号子声里,一个又一个的条石也就从大山深处抬到了欲要建房造屋的主家屋场之前。
  将抬来的条石用錾子一点一点加工成四棱上线以后,接下来便是为修房造屋的主人安装基脚石了。石匠掌墨师傅唱道:“盘古王天地开张,女娲补天剩石一方。弟子今天拿了来,鲁班先师他打方。主家今天下基石,堂中有人把官当。”在众人的一片喝彩声中,石匠掌墨师又继续唱道:“墨斗一条龙,弟子提手中。弹在石头上,百般显神通。墨签一支笔,弟子提手里。今日下石头,事主升大官。墨斗似印盒,内生麒麟角。今日喜气多。尺子原是天平星,先有寸来后有分,一印事主大富贵,二印我们老师尊。蜡儿点得亮堂堂,赞赏主人造华堂,左边立的都督府,右边又立宰相堂。都督府,宰相堂,后代儿孙状元郎。蜡儿点得亮堂堂,赞赏主人造华堂,左边又栽摇钱树,右边又立聚宝盆,摇钱树,聚宝盆,日落黄金夜落银。”
  待到安装堂屋地基石的时候,掌墨师傅又会唱道:“块块石头大又长,主家用来造华堂。从今石王安座后,荣华富贵万年长。高楼大厦从地起,主家从此大吉利。金银财宝样样全,前仆后继代代有。”掌墨师傅然后侧转身子回过头来笑嘻嘻地问主人家:“全不全?有没有?”主人家必恭必敬地回答道:“全!全!全!有!有!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待到为主人家将所有的地基石安毕之日,也就是到了主家答谢和为石匠师傅们开工钱结帐的时候了,掌墨师傅便会唱道:“主家安石四四方,新修一座好华堂。左边住的大财主,右边又住发财户。大财主来发财户,世世代代有官做。今天石头安装好,升官发财代代有。”然后问主人:“有没有?”主人笑嘻嘻地回答“有!有!有!都有!”石匠掌墨师傅也笑嘻嘻地继续唱道:“那好,年年有来天天有,荣华富贵万年久!现过手!”于是,在一阵欢天喜地鞭炮声中,石匠掌墨师傅接过主人家事先备好的工钱,又在早已等候多时的下一家准备修房造屋的人家的恭候中,收拾好各种石工工具,一路风尘仆仆而去了。
  岁月流转,如今的城市和乡村,满眼映入眼帘的几乎均是一片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世界,鱼鳞似的青瓦片,光溜溜的青石板,雪白的竹篾墙的穿斗木青瓦房渐渐成为了一种遥远而模糊的记忆,那种名叫石匠的独特的行当也随之而渐渐地成为了一道一起走远的岁月剪影。
  “嗨嗬佐,嘿佐,夯彻,嗨嗬佐,嘿佐,夯彻……”“前转,后援。后援,前转……”但那些发自灵魂深处的怒吼,从大山的深处,从故乡的烟雨蒙蒙之中,穿透岁月的纸背,划破时空的隧道,依旧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记忆之中,缠绵而悱恻,荡气而回肠……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美 发表于 2015-3-17 19:49
四哥你莫傲
虽图文并茂
形散神不散

我本长得帅
文章也不赖
只要写下去
直追马相如:lo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静美 发表于 2015-3-17 19:54
四哥把心放
写你的原创
把你顶死了

顶上龙角山
爬上红军树
以为安全了
婆娘树下站:lo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3-17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3-1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3-17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5-3-17 19:57
我本长得帅
文章也不赖
只要写下去

你是长得帅
文章也不赖
可惜卓文君
对你不倾心
:lol:lo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