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济宁市长梅永红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工资收入一个月7000元,下面的县委书记、县长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还赶不上在工厂打工的。市长的这席话经《新京报》报道后,在网络上立即引发网民热议,很多网民认为县委书记除合法的工资收入外,还拥有大量的灰色收入和隐形福利。甚至有网民调侃:一个县委书记月入3000元,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这一现象确实引人深思。事实上,让网民把“当官”、“灰色收入”、“腐败”这些词串在一起的,正是官员群体中的个别“害群之马”。正是因为他们的贪污腐败,以权谋私,利用公权为自己攫取大量的私利,严重败坏政治生态,造成极坏的影响。最终导致了网民一谈到官员收入,首先想到的就是灰色收入和各种非法利益,而不是工资。个别领导干部的腐败,不仅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还败坏了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形象,影响了整个政治生态。 重塑政治生态,需要好的监督管理制度,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的公务员队伍。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在反腐领域,更要通过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才能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接受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同时,还必须强化对广大公务员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志敏同志在《清贫》中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是我党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党派取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夺取全国政权,成为执政党的关键。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让官员牢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真正做到“不想腐”,才能有效的预防腐败案件的发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将让我们的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战斗力、越来越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