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勺儿,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小吃,却成为了我童年难忘的舌尖记忆。
小时候在农村,吃的菜油都是自家的菜籽轧制的,产量并不高,所以用起来都是很节约的,因此除了逢年过节,平常很少有机会能吃到油炸食品,油勺儿无疑成了解馋的好东西。
那时候,每逢赶场天,都会有人支起一口小铁锅,架上柴火,开始现场炸油勺儿。看着大勺子在白色浆一过,再加上一些豆腐小菜之类的馅儿,下锅后转眼间,就变成了金黄,伴随着阵阵香味飘出,我都不由的会吞上一些口水。
油勺儿其实也就是一种简单的油炸食品,但吃起来的味道却比一般的油饼之类的要好吃的多,这里面除了一种情结之外,其实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由于油勺儿依靠勺子成型,这其中,勺子阻隔了不少的油量的吸入与高温的进入,让油勺吸油相对较少,也不容易焦糊。
据一些有经验的人士介绍,油勺的原料其实不光是面糊,而是米糊和面糊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调制,这样炸出来后才更加有嚼劲,味道也更香。
都说阆中的牛肉凉面是独有的,但油勺儿似乎出了阆中也就很难吃到了。至少,我在外地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有人这样做过。
如今,油勺儿仍然广泛的分布于阆中的各大乡镇,在阆中城里的一些地方也能买到。只是价格也一路飙升了,从当初的一两毛钱到现在的几块钱。
想去解馋的朋友,不妨去试一试,看看和童年的味道与感觉是不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