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24 日,爱情轻喜剧电影《璀璨的婚礼》将在全国院线正式上映。电影由70 年代香港影坛一姐、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华夫人”的扮演者郑佩佩等人领衔主演。然而您可知道,这部电影的总导演是本报记者——杜勇华。
首次独立执导电影的杜勇华,曾担任《老明星》制片人和编剧,并参与了《妈妈,让我再爱你一次》的策划。今年41 岁的杜勇华,身材瘦削,眼神亲和,常常头戴一顶鸭舌帽。昨日,晚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2011 年4 月7 日,中新网报道了一则《城里婚礼花销多80 后待婚族结婚选择“ 回老家”》的社会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杜勇华拍摄《璀璨的婚礼》初衷即来源于此。
有了创意,他随后便和编剧沟通,召集创作团队,希望通过用电影的方式来诠释。后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策划了电影《璀璨的婚礼》,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拍摄许可,2011 年5 月8 日开机。
“文艺作品就是要关注主流生活,电影作品更要聚焦百姓之事。”杜勇华说,描写爱情诠释婚姻的作品一直不断,这也是大家非常想探讨的话题。《璀璨的婚礼》这部剧采用写实手法,用很动人的故事和朴实的语言,传递真爱和婚姻的意义。
谈及对这部电影的感受,最让杜勇华激动的是能与70 年代香港“一姐”郑佩佩等大牌明星合作。“她来剧组报道的第一天,就带上准备的服装问我:‘导演,我熟读了剧本后,准备了这些服装,你看行吗?’那时感觉她特别地亲切。”
导演杜勇华:下部电影以翻山铰子为元素创作
A 谈历程他半路进入影视圈
杜勇华从小酷爱文学,大学毕业两年后,偶然接触到策划工作,产生了兴趣,于是恶补策划知识。为此,杜勇华曾整天跑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看书、抄资料。
两个月的学习后,他在国家体委下属的广告公司应聘成功。机缘巧合,他认识到公司的创意总监—— 台湾导演王帅,曾执导过《妈妈,再爱我一次》《包青天》等影视作品。从此,他便追随名师学艺,从助理导演、场记做起,坚持了四年。
后来杜勇华出师,为了再次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他到鲁迅文学院举办的影视创作研修班进修,受到了丁荫楠、冯小刚、李少红和刘沙等老师的指导。
2003 年,杜勇华决定独立制片,于是就策划了电影《故园春梦》,开启了他的电影之路。2009 年,他又策划和创作了电影《老明星》,开了无数次创作会,说剧情、聊创意,改稿12次,仅写剧本就用了三年。该电影先后获得了第19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原创故事提名、第5 届欧洲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优秀原创故事影片提名和最佳表演奖提名、还入围了第17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新片展映单元展映影片。
B 谈拍摄 辛苦却充满着刺激
巴中出了导演,这确实是个新鲜事。那么,当导演是怎样的感觉呢?杜勇华称,每天的拍摄日程安排得很满。“ 拍电影虽辛苦,但我觉得也有好玩的地方。”他说,拍摄期间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不过每次都携同团队解决了问题,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 接来每部剧的题材、类型、故事都不一样,我们做导演的要尽快融入和适应,也要对文学、音乐、舞蹈、灯光等各方面都精通。”杜勇华说。从1999 年进入电影界来,杜勇华吃了不少苦。杜勇华称,这一路走来,最感谢的是他的父母。“ 是他们长期对我的宽容、理解和支持,我才有今天。”
C 谈打算 下部电影以翻山铰子为元素创作
2013 年8 月,杜勇华成为《巴中晚报》的一员。“晚报社是个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工作很亲切,收获了很多,也感恩晚报的一路陪伴,让我在电影这条路上走得舒畅。”杜勇华说。
采访中,他的话语里还流露出回到家乡的愉悦:“我是吃着巴中的米,喝着巴中的水长大的地道巴中人,巴中有很多的文化资源,有丰富的题材值得去拍摄。”据悉,杜勇华已经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山铰子”为元素创作了电影剧本《翻山铰子》并注册了版权登记。
“平昌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翻山铰子’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想将“翻山铰子”加入到电影中,来展示巴中的美。”杜勇华说,这部电影初步选址在平昌拍摄,演员也将找巴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