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15|评论: 0

[文学.历史] [川版脱口秀]摆闲条之<<从搞怪到幽默>>[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搞怪,词典上说:做出怪样来逗乐,与其相近的有搞笑,意思是1,制造笑料,逗人发笑;2,滑稽可笑。幽默,指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三者词意相近,但前两者较为粗浅表面,而后者有引伸的意义,可以由此及彼地联想,即所谓有内涵,有嚼头。很显然,搞怪还次于搞笑,与幽默更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成都人亲眼看到北京相声是抗战以后的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南下的相声演员如楼外楼、戴质斋、张笑笑以及吴遐林兄弟等,先后在皇城坝和北门城隍庙表演过。那时,相声演员都有一手扯场子的本事,他们操一口京腔,会唱京戏,打数来宝竹板也纯熟,学说逗唱功夫扎实,表演的差不多是老段子。进蜀地后入乡随俗,临时又加了些本地内容和旋学的四川俚语,来取悦观众。也许是旧有的表演习惯和当时社会文化普遍不高的原因,演出程式老套,演员甲,即逗哏和演员乙,即捧哏,在台上各拿一把纸褶扇在手,扇子是道具,随着说话人眉飞色舞张合起落,帮助情绪表达,尤其是丢包袱或者捧哏说了宝话,逗哏要用扇子猛击捧哏的脑壳,打得对方晕头转向,引来笑声。最后,往往是捧哏气不过,找到由头大打逗哏,报复转来,逗得台下哈哈大笑。应该说,用扇子打脑壳是比较低俗的表演手法,但这种方式对于低文化层次和小孩儿很有笑果。鲁迅少年时代坐船去看社戏,看到一出有鞭打小丑情节的戏,小丑做出各种搞笑动作,他也很感兴趣,大笑不止,足见其后来的文化巨匠,幼年时也未能免俗,不过,那更早,我们不能苛求时代;相声中,还有甲乙双方互充老子爷爷,叫对方儿子孙子之类的情节,以这种占欺头讨便宜来逗乐,实为不择手段的恶俗方式,说明那时已经没得好多招数,只有用下四滥的方法了。
在使用肢体语言方面,外来的影响更大,如卓别林电影,那是无声的世界,当然只有靠夸张的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来取胜;卜劳恩的父与子漫画,更得依靠形象及文字而非语言来表示;另有如憨豆、杰克逊,用区别于常人的特殊动作,作为表达符号;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代表了粤语区域文化和港片盛行时代,这些都是幽默典范,需要我们去领会借鉴而绝非模仿。尤其不能把过去已经不适用的东西,甚至是他们的缺陷,拿来顶礼膜拜炒陈饭。按成都话来说叫做把背时帖子捡到,捡到一句话,三年丟不下,这样的情形在当下确实不少。
现在人们最瞩意的喜剧小品、脱口秀、相声、方言朗诵等,都属于语言类节目,最主要应体现语言的幽默睿智,虽然也要靠肢体动作来帮助,但不能颠倒主从关系。时下有些节目,情节胡扯乱编,语言跟风干癟无趣,就靠扯耳朵、打脑壳、碰撞、绊跤子,没来由地打闹、或者做怪相来吸引眼球。这实际上是那些说相声的用扇子打脑壳的隔代”遗传”,也许可以收到儿童牌的效果,实在不行只好请人伴笑[如伴舞一样],再不然就由临时工举起”狂笑”、”暴笑”的牌子来送好评,这种只有表演者自已觉得有趣,观众成为丈二和尚的节目,实际上还处于搞怪的阶段,除了栏目的名称取得搞笑外,其他就哈都哈不笑咯。
在港台武打片中,有两个丫头儿取了个怪眉日眼的名字,一个叫牛肉汤、一个叫葡萄酸,我谙作者本意是在冗长烦闷的打斗中加点儿佐料,活跃一哈气氛,效果如何令人生疑,应该不是成功的范例。这是背时主意,有些人搞刨咯赶紧跟风,取些怪头怪脑的名号戴到脑壳上,认为这样就很搞怪,好记,容易成名,其实不然。百年来,像北京侯宝林、天津马三立、四川曾炳昆、王永梭,现代的周星驰、宋丹丹、陈佩斯这些够格的笑匠,并没得哪个有外号,或者靠外号吃饭的。倒反而只有演农民甲或者特务丁的某些群众演员才有外号,可惜又不驰名。笔者认为,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水准,多思考多体验才是要务,包括央视自称春晚中所谓那张脸”平得像个井盖”这样形容是如何之高妙在内,都是空了吹的虚招,自已把自己粉起。如果取个怪名子就能短平快地出名上档次的话,可能等不到好久,啥子猫儿毛呀、狗刨骚呀、泡萝卜呀、牛黄丸呀、当屁腾呀,这类”艺名”就会喷涌而出,到那会儿,我们尊敬的艺坛,会不会整成臭豆腐或者杂烩汤?那就不晓得咯。
最近看了几集省内媒体的搞笑节目,在台子上闹麻咯的尽是些老外[外省籍艺人],我们并不排外,有好的交流节目未尝不可,问题是这种并不搞笑的搞笑节目很使人泼烦,其中有两个女的年纪可能四十来往,头发扎两个橫向机器人短天线似的揪揪儿,这里不谈样子,因为搞笑不等于选美,但也绝不是选丑。她一出场向四周翻着电眼,嗲声问道:我漂亮吗?于是乎临时粉丝纷纷举牌起哄,不晓得这是比丑还是搞笑。曾经有个在川内并不见容的”表情帝”,他有一手绝活就是做怪相,只有几个表情,比漫画更漫画,但仅此而已,表演几次也就没有新意了。我觉得,只能粗浅地搞怪不久长,后来改变了路子才得以生存,但与更球没名堂的那个外来班子相比,他又有点儿冤枉。
我们的乡土文艺,自<<抓壮丁>>以来,水平有倒退趋势,从幽默回潮到搞怪,如果再往下滑,可能就只有骚整了。维稳止跌的第一步就是要正视现实,不要受行帮旧习影响,不要当成生意在做,要狠抓基础,培养人才,鼓励创新,才能恢复巴蜀文化的应有地位,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前进。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