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260|评论: 52

为攀枝花鸣不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2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不是攀枝花人,也没去过攀枝花,但是有很多攀枝花朋友,同他们的接触中,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攀枝花人非常耿直!这一点足以让自称“耿直”的某城市的人相形见拙,因为攀枝花人的耿直不是摆在嘴上的,而是渗透到骨子里,渗透到他们对待的每一件事里的。他们不仅可以为朋友两肋叉刀,也可以为陌生人提供尽量的帮助,还可以对任何不平之事予以打击。这样的耿直着实深深地感动着我,不像某些城市的人,表面标榜自己的耿直,但是遇到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特别是陌生人需要援助的时候,这类人往往就溜之大吉了!所以要说耿直,还非攀枝花人莫数!

但是,攀枝花人的耿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他们的努力也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在官方的规划中,虽然将攀枝花列为了重点发展的城市,但是现实如何呢?由于攀枝花距离省会遥远,城市经济受三大国有企业不景气的影响而有所衰退,因此,许多领导就嫌贫爱富,口头支持,实际上不管不问,造成攀枝花人有被抛弃的感觉,进而有了脱离四川的念头。

此时,聪明的云南省乘机抛出了橄榄枝,愿意接受攀枝花,而且还承诺给攀枝花提供很高的待遇。但是耿直的攀枝花人,经过苦苦思索后,并没有因为被抛弃而放弃四川,而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顽强拼搏,重新挤会四川强市的行列,让市侩的地方官员大跌眼睛。这样的举动,着实又一次感到着我,使我对某些城市闹着要独立,独立后又在背后放四川冷箭的举动表示无言的轻蔑!!!

这就是攀枝花人的耿直!而自称自己耿直的那座城市的人难道就不脸红吗???真希望攀枝花尽快发展起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5-3-22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什么“当地人”?又说什么“外省人”?听到这样的用词觉得真有些莫明其妙~

如果都是攀枝花人,请不要分割为几块好吗?

发表于 2005-3-2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你思想有问题哟,告诉你,今天的攀枝花市是几十万建设者们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而来的,不是你所谓的正宗本地人靠简单的手工作坊和种地而来。外来建设者们为了她的建设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终身。看看历史和现实,不难想象,没有他们的付出你这种所谓的正宗的本地人吃的是啥?穿的是啥?而你又在这拽啥?

为了你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不平衡,你竟然还呼吁“祖籍在攀枝花市的人们团结起来,坚决抵制外地人的淫威,树立我们正宗当地人的良好形象”你这是一种病态心理的充分显示。

本人认为不管是什么时候到攀的,只要他们热爱她,建设她,并承认自己是攀枝花市民你都应该感到自豪。醒醒吧,攀枝花是移民城市不是殖民地。

请你出门去看看吧,是什么人在建设这城市?是什么人在美化这城市?是什么人在横行乡里?是什么人在欺行霸市?

发表于 2005-3-22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攀枝花梗直的是那些东北人和彝族人, 其他的人我还是没发现有啥耿直的。

还有,楼上的,别动不动就说什么本地攀枝花人,外省攀枝花人,从你口气我都觉的你这个人思想上是不是有问题哟,国家都在喊56个民族是一家, 你还在这捣啥乱吗。在说, 你比那些建设者早去了几年呀,没有那些建设者们,我看你们现在还在搞全封闭的手工农业操作了,所以,切记,攀的辉煌不是你们这些所谓的“原住民”造就的,而这是你所谓的“外省人”辛苦努力建立起来的。

你别说当地人,当地人现在来说只有农民,攀枝花的农民那也叫”勤劳智慧,辛勤耕耘“,我看是用4个字”横行霸道来形容差不多,在攀那个敢惹农民就是自己找死,你莫给我说不是哈。

有了错误要认识到,并且改正,在论坛发个帖子吹来吹去有什么用吗。

发表于 2005-3-22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众所周知,我攀枝花市是个移民城市,以前有种说法,我市80%左右的人口来自外来人口,这种说法未免欠妥,据我所知,我市目前拥有约11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近50万,通常认为广大的农村人口均是本地人口,再加上城市中的部分本地居民,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形成均势. 究竟何所谓"本地人"呢??

  我认为,四川是个典型的省份,因为很多原有文化已经隐没,绝大多数的文化 习俗都是"湖广填四川"后形成的,湖广人迁居四川各地落户,在各自的范围内形成了自己特有 特定的文化氛围,社会风俗等,诸如口音 方言(土话)之类,不仅我攀枝花市如此,成都如此,南充 绵阳 内江 德阳等城市亦是如此.以1965年成立渡口市为界,1965年以后进入的人口以及他们出生在我市 境内的子女,从严格意义上讲,均不能算为"本地人",只能称其为"攀枝花人",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本地人,我们划分"本地人"与否的标准,就是籍贯,或者祖籍,按照四川的具体实际,如果按照祖籍划分标准,正宗的四川人寥寥无几,为此我们通常所说的"本地人"是指:"湖广填四川"迁居四川后的民众.

  以我攀枝花市为例,"本地人"就是"湖广填四川"期间迁居今攀枝花市下属地区的民众.虽然1965年才成立渡口市,但是本地人已经在我市的范围内至少居住了百年时间,各自屏弃了原有地区的特色,取而代之以新的口音 习俗等,形成了民风朴实的氛围,凡是本地居民,大都热情好客,口音除了某些靠近云南边境的较为浓厚外,基本上趋于一致.

发表于 2005-3-22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也是,我市如果划归云南省管辖,多好哦!

我在想,我们市之所以被长期束缚,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身居要职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外地人,比如来自成都,绵阳,德阳一线,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祖籍在当地的人民,长期受其压抑,那些在此论坛上发表文章的决大多数人,其实基本上都是外地人,而非我攀枝花市人,只不过说,他们的住址在我市罢呢,其他还有什么呢,我们这些当地人,世代居住于我市,勤劳智慧,辛勤耕耘,在外地人到来后。情况变呢,居然欺骗我们的感情。

我们当地人一向耿直,热情好客,决非游手好闲之辈,我呼吁祖籍在攀枝花市的人们团结起来,坚决抵制外地人的淫威,树立我们正宗当地人的良好形象!!!!!!!!!!!!

发表于 2005-3-2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敢问楼主与攀枝花是不是有难以忘怀的情节?

发表于 2005-3-23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美丽的火红的攀枝花

发表于 2005-3-23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攀枝花气候不错,我在那里生活了几年,我的初恋也在那里,我很怀念在攀枝花生活的日子,我喜欢攀枝花的阳光,不过治安真的很差(实话实说)。

发表于 2005-3-23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楼主你没想到吧?你发的帖子竟然引发了"耿直"的攀枝花人的窝里斗!

发表于 2005-3-2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没有去过攀枝花,但是觉得那里的人比较黑!

呵呵,因为我大学同学只要是那里的,无论男女都好黑哦(是皮肤黑哈!)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发表于 2005-4-6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攀枝花是我国重要的钒钛工业基地,有中国西部最大的钢铁厂,攀枝花钢铁厂。攀枝花给国家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国家四川省确实应该很好的重视攀枝花才是啊,不能让攀枝花的父老乡亲感到不平不公。

发表于 2005-4-6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省攀枝花市语言形态咨询 敬爱的专家学者阁下:   您好!   近来,攀枝花学院以彭德惠等为代表的人员连续在《攀枝花大学学报》、《攀枝花学院学报》和《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上发表了数篇有关攀枝花方言的专题文章,这些文章在《中国知网》上都能查阅到全文,如:《攀枝花市城区现代汉语方音研究》、《攀枝花市城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研究》、《攀枝花市农村县区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研究》、《攀枝花市农村县区现代汉语方音研究》、《攀枝花方言词形研究》、《攀枝花方言词类考察》、《攀枝花市现行汉语语音特点探析》以及《攀枝花方言句类摭谈》.彭氏等在文中将攀枝花原住民语音体系与1965年建市以来陆续迁居攀枝花的南北移民语音体系混为一谈,且大肆鼓吹移民话,认为攀枝花话就是攀枝花城区(即东区、西区)城市人口所说的移民话,并强调四川成都话对攀枝花方言的决定性作用. 尤其是在《攀枝花方言词类考察》、《攀枝花方言句类摭谈》两文中,将移民话和攀枝花当地话混为一谈,方言注音本用的是移民话字音,但却误用攀枝花本地方言注音。 本来编修地方志书,民风习俗、社会风土、方言语音系统必不可少,但因编修者多系移民之故,所以在1994年出版的志书《攀枝花市志》中,我们看不见任何关于“方言”的内容记载。为此,我特地致函阁下向您对攀枝花语言形态作一番咨询,恳请阁下不吝赐教,感激万分!以下是一些关于攀枝花市的资料,敬请阁下查阅:    攀枝花市原名渡口市,初名攀枝花特区,1987年3月更名为攀枝花市(因境内多木棉树,故名,攀枝花是木棉树的俗称,源自“湖广”移民携带进今攀枝花的产物木棉树花,俗名攀枝花),坐落在四川省西南边陲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是拥有将近110万人口的地极市.攀枝花市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加强我国的内地建设,组建起来的一座以移民城区(今东、西区)为中心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 1965年因三线建设,建立了渡口市,现辖三区(仁和区和城区的东区、西区)两县(米易县、盐边县)是先后于1965年8月、1974年10月、1978年7月和1978年10月陆续4次从周边川滇的会理、米易、盐边和华坪、永仁等5县划入的,城区城市人口(居民)第一代几乎全是来自四川(尤其是成都、南充、重庆)、辽宁(特别是鞍山)、山东、云南、湖北等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工业移民. 最初的渡口市是由云南省永仁县仁和、大田两区的27个公社、华坪县大兴区的10个公社以及盐边县五、六两个区的4个公社、会理县红格区的2个公社划入组建而成的.1978年,凉山州的米易县、盐边县划归渡口市.   现今四川90%的民众均是来自”湖广填四川”这场大规模的迁徙运动。今攀枝花原住民亦不例外.最初,今攀枝花(盐边县、米易县、仁和区、东区银江镇以及西区格里坪镇)的土著汉族,祖籍有湖南的、有湖北的、有江西的,还有安徽、贵州、江苏等地的,口音互不统属,也有汉族落籍少数民族者,但是历经100-200余年的发展,今攀枝花土著汉族居民在口音、方言词汇、民风习俗大体实现了一致。   1965年前,攀枝花地区境内以金沙江为界,分别为四川、云南管辖,江北归四川、江南属云南,但是由于互相比邻,交往密切,江南和江北的民众口音、方言词汇基本上是一致的。1965年,设立攀枝花特区,旋改渡口市,随着“三线”建设,大批的外来人口进入攀枝花建设家园,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城市人口群体,根据80年代的调查资料显示,攀枝花非农业人口当中,65%的人口来自四川其他市区县,其中以成都籍、南充籍、重庆籍人氏居多,30%的民众来自省外各地,尤以东北籍为多,本市籍人口仅占5%。攀枝花市之所以被称作移民城市,就是由此而来。 在火车上以及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当中,我们都会遇到许多操成都口音、南充口音而在攀枝花落户定居者,现今攀枝花市区城市住民,居住在一幢幢的高楼中,一层层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口音冗杂,南腔北调,    攀枝花的外来移民主要分布在东区和西区,根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攀枝花市共有82万人,对当时东区、西区33万人的籍贯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1】.来自外省的人有122600多人。其中最多的是辽宁人,近3万人;加上吉林省的5900多人,黑龙江省的2900多人,东北籍的有37000多人。他们主要分布在攀枝花钢铁公司和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除了东北以外,人数多的还有以下一些省市:山东15600多人,云南12100多人,湖北10700多人,河北9500多人,河南7800多人,江苏7700多人,湖南6400多人,上海2800多人,浙江2600多人以及天津700多人。 【2】.来自四川省内180多个市县的约有21万人。其中人数最多的是来自南充市、乐至县、遂宁市、资中县、重庆市、成都市、南部县、西充县、武胜县等市县。建市以前就已世居攀枝花的原住民主要分布集中在盐边、米易两县以及市区当中的仁和区,东区银江镇和西区格里坪镇也有相当一部分土著居民. 四川有z、c、s和zh、ch 、sh之分的主要分布在两个区域,即以自贡为中心的区域和以西昌为中心的地区,即攀枝花的盐边、米易、仁和以及攀枝花东区银江镇、西区格里坪镇。 攀枝花市的方言到底应该怎么来定性啊?很多外界人盲目地认为攀枝花是个移民城市,没有方言,攀枝花人说普通话;或是觉得攀枝花口音就是成都口音. 攀枝花市区即东西区的98%左右的城市人口系1965年后由祖国各地迁居进来的,口音天南地北,互不统属.我拜读了四川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梁德曼的文章(见《方言》1985年第4期《四川省渡口市方言的现状和未来》,他当时(1985年1月)只在仁和区仁和街进行了调查,选用的发音人系20来岁的男女青年,而攀枝花市盐边县和米易县的方言资料,则是依据的是1956年全国方言普查时,对盐边、米易两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内方言进行的简单调查成果,梁氏预计新的渡口话将在二三十年后新成,但事实并非如此说,现今攀枝花市区即东西区的城市人口大多讲自己的老家话,如成都移民的二代、三代都说成都话,南充的说南充话,东北人及其后裔说东北话等等. 敬爱的老师,有的人以1965年建立渡口市,今仁和区部分乡镇建市后才陆续划入,盐边县、米易县于1978年划归今攀枝花市为由,认为攀枝花不存在本地人一说,他们觉得攀枝花能有今天,完全出自外来移民的功劳,攀枝花市因此得名,为此,原居上述地区的人不能够称为“攀枝花人”,更不能够称为“攀枝花本地人”,而真正意义上的攀枝花人应该是1965年"三线"建设时期及其后迁居攀枝花的移民及其后代,只有他们的口音才可称之为攀枝花口音、攀枝花话和攀枝花方言,而攀枝花市其他地区的话语只是一群农民话,不能作为攀枝花话(攀枝花方言、攀枝花口音)的代表. 四川有成都话、内江话、南充话、自贡话、西昌话等之别,而惟独没有攀枝花话这一概念,致此,我特意向阁下咨询:今攀枝花市有无本地人之说? 攀枝花方言和 攀枝花话应当如何来定义?   鉴于攀枝花方言现状,针对这一薄弱环节,郑重恳请老师能够申请相关科研立项,本着客观、公允、合理的态度,深入细致彻底地研究攀枝花方言并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填补学术界的一大空白,感激万分! 此致 敬 礼!                      敬祝:身体健康!                         一帆风顺!  

发表于 2005-4-6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攀枝花市的确是个好地方,我也有不少朋友是当地人,前十年经常前往,最近已有3年没到这里了,据说比当牟更整洁、漂亮了。祝福攀枝花市永远前进![em03][em03]

发表于 2005-4-8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em03]

发表于 2005-11-1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4搂的SB,东北人最衰

发表于 2005-11-15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个个城市都在努力,振兴四川经济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发表于 2005-11-15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em07][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5-11-15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发表于 2005-12-19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棒棒糖在2005-3-22 22:19:00的发言:

攀枝花梗直的是那些东北人和彝族人, 其他的人我还是没发现有啥耿直的。

还有,楼上的,别动不动就说什么本地攀枝花人,外省攀枝花人,从你口气我都觉的你这个人思想上是不是有问题哟,国家都在喊56个民族是一家, 你还在这捣啥乱吗。在说, 你比那些建设者早去了几年呀,没有那些建设者们,我看你们现在还在搞全封闭的手工农业操作了,所以,切记,攀的辉煌不是你们这些所谓的“原住民”造就的,而这是你所谓的“外省人”辛苦努力建立起来的。

你别说当地人,当地人现在来说只有农民,攀枝花的农民那也叫”勤劳智慧,辛勤耕耘“,我看是用4个字”横行霸道来形容差不多,在攀那个敢惹农民就是自己找死,你莫给我说不是哈。

有了错误要认识到,并且改正,在论坛发个帖子吹来吹去有什么用吗。

说一千道一万,原住民是当地少数民族彝族。什么本地外地人,全都是后来的~!!!说什么乱七八糟的哦~!!

[em01][em01][em01]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