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二月初八)
温馨提示:将生姜、红糖各适量煮水代茶饮,2-3天喝一次,可有效预防感冒。
★本期导读★
★活得有目标心脏更健康
★必须要少吃盐的五类人
★健康的午睡有五个级别
★如何区别烧心和心脏病
★常服维C泡腾片可能伤牙
★批评孩子不要犯四种错
★为什么吃饭总咬到嘴唇
【健康新知】
活得有目标,心脏更健康
----------
美国心脏协会一项新研究发现,拥有强烈而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够降低心脏病和中风危险。
新研究中,美国西奈山医学中心预防心脏病学专家兰迪-科恩博士及其同事对13.7万名参试者的10项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生活目标”定义为“生活有明确的意义和指向感”。之后,研究人员重点分析了“目标感”对心脏病发病风险以及心脏病致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生活中缺乏目标感的人更容易罹患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也更高。生活目标强烈的人,总体死亡率可降低23%,心脏病、中风、心脏支架手术等风险降低19%。
研究负责人阿伦·罗赞斯基表示,早期研究的焦点是生活目标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涉及焦虑和抑郁等负面因素及乐观等积极因素。最新研究首次发现,生活目标是否明确直接关系到心脏健康。
科恩博士表示,树立和维持良好的生活目标对心脏健康起到保护作用,甚至可挽救生命。因此,为了自身健康,人人都应该仔细思考一下:“我是否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这个严肃问题。如果答案为否定,那么请尽快确定生活目标,以保护心脏及自身整体健康。
【健康生活】
有些人必须少吃盐
----------
众所周知,高血压的人应该少吃盐,但很少有人知道,多吃盐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升血压,以下几类人也必须少吃盐。
常头疼的人:很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之后,就容易发生头疼的情况。有最新研究让受试者分别食用高盐、中盐、低盐的饮食各30天,结果发现,每天吃8克盐的人比那些吃4克盐的人头疼次数多1/3以上。无论具体吃哪种食物,只要吃盐的量多,都会有同样的反应。这项研究证实,多吃盐可能与头疼密切相关。经常有头疼烦恼的朋友们,不妨试试少吃盐。
易水肿的人:体内的水分潴留情况和摄入钠的数量密切相关。一些血液循环不好的女性,虽然心脏、肾脏并无疾病,但却容易发生轻度的水肿,特别是月经来潮前几天,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脸上都看起来肿肿的。激素水平带来的水分潴留增加状态,再加上大量摄入盐的作用,会加剧腹胀、脸肿、头疼等不适感觉。研究早已发现,高盐饮食会促进组织水肿。长期苦于经前期综合征(疲劳无力、情绪不稳)的女性,应当在经期之前主动控盐,吃较为清淡的食物。
慢性咽炎的人:在食用盐含量高的食物之后,很多人都能明显感觉到咽喉黏液增加,嗓子不清。咽喉经常发炎、咳嗽不适的人,都不能吃太咸、太辣、油炸、熏烤的食物,表面盐分过多的炒货如炒瓜子、炒花生、加了盐的各种坚果等零食也都要少吃。
皮肤差的人:吃盐多的时候,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身体组织的水分会减少,排出身体的水分会增加,也不利于皮肤保水。因此,少盐饮食是改善皮肤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胃不好的人:和含盐少的食物相比,盐分过大的食物会降低胃中保护性黏液的黏度,使它对胃壁的保护作用下降,食物中的各种有害物质更容易作用于胃壁,因而会促进多种胃病的发生。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盐摄入量和胃癌风险之间有正相关性。
【养生保健】
午睡睡多长时间最合适
----------
初春升温以后,不少人感到越来越容易犯困。缓解春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保证充足的睡眠,其中午睡尤为重要。按照时间的长短,午睡可以被分为五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它的特点和功效,应该根据身体的需求,适当调整午睡时间。
报道称,午睡共分为纳秒级、微秒级、毫秒级、普通级和懒人级。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徐大成,对这五个级别的午睡做了详细的解析。
纳秒级(10-20秒):上班族多数没有时间午睡,但是可以尝试闭目养神十几秒,也对健康有益。如果感觉身体疲乏,双眼干涩,略有困意,可以微微合上双眼休息10-20秒,能给身体快速“充电”,恢复精神。
微秒级(2-5分钟):别小看这短短几分钟的午休,有时这对消除疲劳有惊人的效果。如果感到焦躁不安,大脑反应变得迟缓,容易发呆,最好闭目静养几分钟,可以令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有利于激发灵感,提高工作效率。
毫秒级(5-20分钟):5-20分钟的午睡就能起到较好的养生保健效果。如果感到浑身无力,头脑发沉,可以小睡一会儿,有利于提高短期记忆力、敏锐性、耐力、学习及动手能力,帮助恢复精神。
普通级(20-30分钟):如果你长期记忆力不好,或是感到两眼睁不开,大脑已经开始“休眠”,最好选择这个级别的午睡。此外,午睡20-30分钟还能保养肝脏、促进消化,清除脑中无用的信息,加强长期记忆。徐大成认为,纳秒级到普通级的午睡最适宜。
懒人级(40-90分钟):这种午睡时间有点长,反而不利健康。因为午睡时间若超过30分钟,身体就会进入深睡期,如果在45分钟左右醒来,会因未能完成整个睡眠周期,引起头疼及其他不适症状。如果超过30分钟,建议将午睡时间延长到1-1.5个小时,完成整个睡眠周期。
需要提醒的是,午饭后不宜立即睡觉,最好间隔20分钟左右再睡。最好不要趴在桌子上睡,否则时间长了会压迫神经和血管。如果中午时间比较充裕,最好找个能够平躺下来的地方,在身上盖些东西,踏踏实实地睡一觉。如果一时不能入睡,也要把眼睛闭上,将精力集中到呼吸上,放缓呼吸节奏,可以帮助尽快入睡。
【家庭医生】
如何区别烧心和心脏病
----------
心脏病病在“心”,通常所说的“烧心”是指胸腹部由于胃酸反流引起的不适或疼痛感,二者有些症状很类似,正确区分对治疗很有帮助。美国梅奥诊所3月3日在其官网刊登文章,帮大家区别“烧心”和心脏病。
典型的“烧心”多见于反流性食管炎,烧灼感通常始于上腹部,向上延伸到胸部、胸骨后,一般饭后多见,尤其在平躺或弯腰时更明显。如果发现口中也有酸味(平卧时明显),甚至觉得喉咙有少量反流上来的胃内容物,更能证明是烧心,经常出现者建议到消化科就诊。
心脏病人,尤其是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一些不太典型的心绞痛症状:胸部有压迫、紧张、疼痛感,有的病人形容为“像一块石头压着”,这种不适感可以放射到左侧胳膊、背部、颈部、下巴;有一些人则表现为恶心、消化不良、烧心、腹痛中的一种或几种,出冷汗、体虚乏力、头晕等也可能是心脏病。年龄在50岁以上,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的人应格外警惕。
此外,食管壁肌肉痉挛也可引起胸痛,与心绞痛症状极为相似,与心绞痛很难鉴别,建议发生不明原因的胸痛时应及时咨询医生。
【养生保健】
吃完维C泡腾片要漱口
----------
维C泡腾片口感好、服用方便,有人把它当成饮料,没事就喝。但如果常服维C泡腾片不注意漱口,可能伤牙。
芬兰一项研究表明,维C泡腾片可使牙釉质脱钙而令牙齿更加疏松、脆弱。维C泡腾片由维生素C、柠檬酸、碳酸氢钠等多种成分组成,溶于水后呈酸性,对牙齿有一定腐蚀作用。维C泡腾片甜味的口感是因为其中添加了甜味剂和蔗糖,吃多了也对牙齿不好。
为减少维C泡腾片对牙齿的刺激和损害,建议服后漱口,并多喝水,注意睡前刷牙。应尽量避免睡前和刷牙前后服维C泡腾片,牙齿敏感者更应注意。
维C泡腾片一般每片含1克维生素C,平时能够保证新鲜蔬果摄入者不必经常服用。特别是有泌尿系结石等疾病的患者,长期大剂量用维生素C有可能加重病情或降低药效。此外,维C泡腾片含钠较多,服用期间应少吃盐和其他含钠较多的食物。
【育儿心经】
批评孩子不要犯四种错
----------
批评孩子在所难免,但如果批评方法不当,反而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日本幼儿教育专家立石美津子在其著作《幼儿学前阶段家长禁做的115件事》里介绍了4种错误的批评模式,家长们要引以为鉴。
态度不认真。家长苦口婆心地批评教育半天,孩子却若无其事,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就该反省:自己的批评态度是否认真?是否能给孩子留下印象?如果总是毫无侧重地训斥孩子,只会让他们厌烦,心里想着“又来了”,却对你的批评无动于衷。批评孩子,态度要认真。所谓认真,并不是家长一定要“横眉怒目”,而是指家长一定要注意批评孩子的时机、方法、态度。那种边洗碗边骂孩子的做法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怒气,于事无补。立石美津子指出,“正确的批评应该是在孩子犯错误之后,让他们安静地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与他们交谈,不要只通过话语,还要借助气氛、脸色、语调、眼神等,让孩子充分了解你的认真态度,也因此能认真对待你的教导。”
批评后心软。孩子受批评后,可能会眼泛泪光,楚楚可怜,家长见了心软,急忙改变批评时的严厉态度,甚至向孩子道歉,这样绝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因为孩子会觉得家长的话前后矛盾,对家长之前为何生气感到不解,甚至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感。对此,立石美津子表示,“如果孩子因为受到批评而紧张、害怕,家长应该欣慰自己的批评已经对他产生了影响,这就是批评的效果。家长这时要做的是:轻声告诫孩子,不要再有下一次。”
光说不“惩罚”。孩子不听话,有些家长怒不可遏,甚至用威胁的方式来令孩子服从,例如“今天晚饭你别吃了!”、“再调皮捣蛋就给我滚出去!”等,但却没法真的狠下心来实施。这么一来,孩子最初可能会因为害怕而服从,但几次下来,看出家长是“雷声大雨点小”,也就熟视无睹了。立石美津子认为,要采取实实在在却不会伤害孩子身心的“惩罚”方式,例如孩子做错事不听话,当晚就不许看电视、打游戏等,并且家长一定要监督实行。
只骂不夸赞。如果只是一味盯着孩子的错误批评,而不对孩子表现好的地方加以夸奖,教育效果并不会好。立石美津子举例指出,孩子把自己房间弄得一塌糊涂,正确的做法是批评完孩子后,让其自己动手清理,让他对比之前的邋遢和清理之后的整洁,然后对孩子之后的表现夸奖几句,这样能让他印象深刻,教育效果更好。
【专家点津】
为什么吃饭总咬到嘴唇
----------
159****8865::我今年80岁,最近一两个礼拜,吃饭时下牙总是咬上嘴唇,有点控制不住,平时并没有颤抖的症状。曾有颈椎间盘突出,现在手术好了,不知道是不是神经有问题?该怎么调理?
专家回复:您这种情况首先要考虑是不是牙早失后,出现间隙不足,产生拥挤错位,牙齿咬合错乱造成的。一般来说牙齿咬合错乱主要是指上颌牙齿正中线与下颌牙齿正中线不对齐,下颌牙齿一侧向里倒,其不仅影响牙齿外观,而且对于口腔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牙周组织健康及口腔卫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牙矫正来达到一定的修正效果。
如果不是,就要考虑看神经内科,结合专科检查,排查大脑神经控制方面的问题,如脑血栓早期,也有可能会出现这种不由自主的错位。
责编:元弘 编辑:张关林
一份手机报,N种特权专享:四川手机报(包括本手机报)隆重推出“读者VIP特权”服务,只要你是四川手机报用户,你将享受到N种特权服务!点链接看特权详情http://vip.scsjb.cn
温馨提示:健康生活报,生活更健康!感谢您订阅《四川手机报-健康生活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您可将这种先进快捷的阅读方式推荐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四川移动用户发短信“JK”或“913”到10658678即可订阅,3条/周,逢周一、周三、周五发送,您也可以通过转发本条彩信与亲朋共享。
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如接收不正常,可拨打10086进行人工咨询。如果您使用的是iphone手机,您可以点击屏幕最上方的“时间显示条”,即可从第一页开始阅读。
对本报的建议和批评,可发短信到10658678913告诉我们。您也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电话15114068607咨询更多阅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