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40|评论: 9

[百家争鸣] 【荐文】戏曲艺术要创新,必须打破崇古思维 (中国艺术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戏曲艺术要创新,必须打破崇古思维

                                              2015-04-01 11:43 文章来源: 中国艺术报        于海阔

                                                        
                                           1427859839860.jpg


             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的水袖舞《百花争妍》是对戏曲时尚化、川剧大众化的一次创新尝试


当前戏曲界有一现象不容忽视,即崇古思维的影响。崇古思维在戏曲创作和研究中表现为“厚古薄今” 。在各类戏曲比赛、会演、晚会中,演出剧目以古代戏居多,现代戏少之又少。在不少业内人士心目中,古代题材的剧目才是正宗的戏曲,评委的口味也往往倾向于古代戏。戏曲来自民间,古代文人曾将其视为小道末枝,现在的学术界也有重理论轻技艺、重古代轻现代、重思想轻娱乐的倾向。一说到戏曲,有些人就喜欢强调某些剧种如何历史悠久,是“活化石” ,认为改动多了就不正宗了。他们在提起戏曲的传统表现形式时往往带有优越感,喜欢将其说得高深莫测,沉浸在历史的回味中难以自拔,甚至认为表演、化妆、服装等各方面都不能变,否则就是对祖宗的不敬,不仅对创新、改革等关键词缺乏兴趣,反对任何实质性的尝试和改变,甚至认为守住老腔老调才是本分,主张“戏曲时尚化应当叫停” 。相关的学术研究更是偏重古代剧作家和剧目,有人认为古代戏曲所取得的成就现代人无法企及,因而言必称李渔、关汉卿、王实甫,认为这些才是真才实学,在实际工作中也将古人的书籍和做法奉为金科玉律。

那么,何谓崇古思维呢?日本学者中村元说:“中国人常常重视先例……一个强调个体性和具体知觉的民族倾向于从过去的惯例和周期性发生的事实中,建立一套基准法则,即以先例作为先决模式。 ”崇古思维对戏曲艺术的影响很大,首先表现在戏曲门派上。戏曲的门派不同于西方的艺术派别(School)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不仅指一种风格。各个门派不但壁垒森严,师承关系也受到极端的重视,很大程度上甚至成为这个领域里的通行证,艺人若无门无派则难有成功机会。在戏曲的门派中,继承传统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对前辈的模仿。旧社会老艺人多不识字,民间流行的剧本、曲谱很少,千百年来戏曲依靠口传心授这种原始方式传承。师傅手把手一点一点地教,学生则一句一句、一招一式地学。老艺人收徒前通常要考察徒弟的嗓音与自己是否接近,徒弟学戏主要是模仿师傅,并以能将师傅的风格模仿得惟妙惟肖为目标。如果模仿师傅能达到以假乱真、形神兼备的境界,甚至唱腔听起来是一个味儿,连眼神、兰花指等都一模一样,就算已学到了师傅所在流派的“正宗”艺术精华,正式成为这个门派的人了。模仿师傅的风格作为学习的一种手段虽然重要,但如果过分强调对本门本派的模仿,就会形成一种保守的倾向,客观上也为学习者灌输了“古人高于今人”“前辈不可超越”甚至“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意识。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师傅肯定比徒弟厉害,师爷又肯定比师傅厉害。这实际上是一种认为文明是在不断倒退的历史观,不利于艺术的现代化。在旧社会,只有少数戏曲艺术家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在时机成熟时开宗立派,靠的是挑战世俗和宗法的极大勇气。

新中国成立后,戏曲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虽有所改变,但很多剧种仍保持着原始的教育方式。如果哪位演员自学成才,擅自学得了某个门派的唱腔或表演技巧,哪怕再优秀,观众再喜欢,一般也难以得到该派掌门人的承认,甚至还会遭到封杀。有些艺术家和理论工作者有一种叶公好龙的心态,天天喊创新,而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却有些不知所措,感叹观众变了。其实观众热爱艺术之心没变,真正变的倒是有些艺术家对艺术的态度,缺乏的是当年梅兰芳那样大刀阔斧对戏曲进行改革的魄力和海纳百川的姿态。创新乏力的另一原因则是可能使原有体制下的人受到冷落,一代新人换旧人。北京京剧院演员常秋月曾说,自己最大的苦衷是拿了大奖照样没戏演,闲着,因为排戏也要论资排辈。

纵观戏曲发展史可知:每一代取得伟大成就的戏曲从业者都是具有突破前人、敢于创新的勇气的探索者,如梅兰芳一生都以无比坚定执著的信心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进行开拓探索,从剧目创作、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舞蹈等方面都大量引进新的元素,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打破了传统当中不适应时代需求的东西,按照观众的需求将京剧引入了一个新时代。

毋庸置疑,中国戏曲经过历代文人雕琢,有些剧种发展到了经典的境界。但是,能不能说所有剧种都“博大精深”呢?很多地方小戏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革才登上大雅之堂,并且大量移植剧目,直到今天仍处于学习和借鉴状态,连生存都困难,这难道也能称为“博大精深”么?古代的东西未必都是经典。

我们不能沉浸在过去,而应该向前看,在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前行而不是原地踏步,不能让我们的文化成为封闭的、排他的体系。祖先的文明是今人的骄傲,但我们更应学习和继承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而不是永远沿用祖先的模式,以“活化石”的传播者自居。不忘传统、尊敬祖先是对的,但方式却值得探讨。把祖先崇拜演化成现代人对祖先的刻板模仿,传承的就只是文化的外壳,而非灵魂。戏曲走不出困境不是因为继承传统不够,而是在于创新不够。可惜的是,很多人对创新缺乏诚意。每每有人尝试将新技术、新元素应用到戏曲时,就会遭到批评质疑或冷嘲热讽,仿佛一件古董被打碎了的感觉。哪怕出现一点创新萌芽,有的人就会如临大敌,口诛笔伐将其扼杀。这就歪曲了继承的精神实质,是对继承的片面理解,是一种孤立、静止的世界观。

艺术传承不应简单理解成拿过接力棒,而是应该作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我们反对过分崇古,但并不是说古代的东西都不要了,而是提倡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看待戏曲的前途,鼓励各种艺术形式之间、戏曲剧种之间相互交流和融合。在国家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文艺事业的有利环境中,戏曲界更应充分探索生存和发展空间,广泛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元素,在把握艺术规律的基础上使这门古老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4-2 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
既要继承传统;也要鼓励创新

发表于 2015-4-2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继承但必须创新,与时俱进的艺术才不会淘汰 100627faj5foxkikfzfzri.gif

发表于 2015-4-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创新,但传统精华不能创没了,

发表于 2015-4-2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游子 发表于 2015-4-2 10:06
要创新,但传统精华不能创没了,

精华必经保留!!
创新不一定保证能成功;但不创新一定会消亡....
所以要鼓励!
要宽容大量;要允许失败;
要创新,失败,再创新,再失败,再创新.....直至成功

发表于 2015-4-2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显得很片面。关键还是作品要观众能接受,喜欢。愿意买票去看,现在的作品脱离现实生活,讲究耍大牌,编剧、导演,服装、舞美、灯光、音响设计搞一大串,排一个新戏动辄就几百万,只有靠财政拨款,政府感到是一大负担,戏票比发达国家还贵,百姓看不起。而现代戏远不如传统戏千锤百炼受看,观众又不买账,因此最多演两场给官员看算是验收交卷。所以,没有传统戏的传承,何谈现代戏的创新发展?传承和创新不可割裂,更不能人为地对立起来,我国原有的两千多种地方戏,到目前只留下几百个剧种了,连抢救都来不及,作者还妄加指责古典戏剧排斥现代戏创新,显然是对我国戏剧的历史和现状及发展缺乏调查研究。

发表于 2015-4-3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戏曲应当创新,才能与时俱进。我认为创新是要选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作为题材,写成剧本,加以讴歌。创新是创作新人新事,绝不是对传统经典胡编乱改,美其名日“创新”,传统经典本来就是旧戏,无论你怎样创新,它仍然是旧戏,不是新戏.如省川把《柳荫记》创新成《梁祝》,梁山伯祝英台为必就成了社会主义新人了?! 成川欧版《白蛇传》白素贞金山寺生子,这算对川剧经典《白蛇传》的“创新”吗?!我不守旧,我还最喜欢看新戏。如《金子》、《辉映羌山》、《易胆大》等。苦于现代题材的戏太少了。希望有才华的编导大师,多多创作出现代题材的戏剧作品,占据戏剧舞台,为整个戏曲来一个创新,与时俱进!千万别打传统经典坏主意,伤害传统经典,不叫“创新”,叫破坏艺术,叫可耻的剽窃。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