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昨日,通江至诚片区下起豌豆大冰雹(秦和平供图)
市民说冰雹
“大概有小手指肚大小,但落在屋顶上,响声极大,打在头上,有点隐隐作痛。”——市民刘先生
“今年30岁了,还是头一次看到下冰雹。”——市民秦先生
巴中晚报讯 前天,阳光明艳艳地照着,巴城最高气温27℃,通江城区最高气温也达26℃。哪知昨日凌晨5点左右,通江偏北的至诚片区,响起2015年的第一阵春雷,雷电交加,大雨滂沱而至,待到下午3点左右,伴随雨水落下来豌豆大小的冰雹,砸得人措手不及,更让人们感到了春节天气的喜怒无常。
豌豆大冰雹从天而降
4月1日凌晨4时许,通江至诚片区的春雨来得是如此的猛烈,雷电交加,暴雨如注,直到中午时分,雨依然稀里哗啦下个不停。下雨天,无农活可做,家住至诚7村的刘先生便待在家里看电视,下午3时左右,突然听见自家的瓦房上响起了噼里啪啦的响声,透过窗户往外一看——从天而降的白色颗粒砸在地上乱跳。
原来,伴随着雨水,天上下起了豌豆大小的冰雹,远远望过去,白花花的一片。当时下的冰雹大概有豌豆大小,但落在屋顶上,响声极大,打在头上,有点隐隐作痛,落在地上,也溅起了一个个的水花。不到十分钟时间,院坝内的积水上面漂浮一层白色颗粒。
冰雹下得如此密集,刘某戴着斗笠忧心忡忡朝自家农田走去,沿途所见,刚栽下的玉米苗,先前盛开的油菜花……纷纷无精打采地低下了头。
气象局:强对流天气所致
据巴中气象局工作人员张红梅介绍,根据雷达回波监测,通江至诚片区的确下起了冰雹,具体范围不能全部确定,其持续时间不到十分钟,可能对当地种植的中药材以及一些农作物带来影响。根据气象资料显示,这应该是通江北部地区的第一阵春雷,不想来的这么猛烈,还下起冰雹。
春天下起冰雹是不是不大正常?
张红梅称,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物。系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5~50毫米,大的有时可达10厘米以上,又称雹或雹块。
她介绍,目前四川省已经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强对流天气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冰雹、雷雨大风、强雷电、短时强降水、龙卷风。春季、夏季作为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出现冰雹天气属于正常现象。张红梅还说,3-5月份比较容易发生冰雹天气。
据了解,相关部门目前没有接到人员伤亡情况的汇报。(记者 向东升)
■特别提醒:
冰雹来袭,这几招可保护自己
春夏强对流天气较多,遭遇冰雹时如何做好安全防护?
1.关好门窗,将室外易受冰雹大风影响物品收回屋内;
2.如果在户外,须到坚固的地方躲避,不要进入孤立棚屋、岗亭等建筑;
3.若无地方躲避,举双手交叉抱住,护住头脸,背风蹲下。
4.骑车、开车要减速慢行,远离树木和广告牌,最好将车停在车库里。
■小知识
中国冰雹最多的地区
中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例如西藏自治区东北部的黑河(那曲),每年平均有35.9天冰雹(最多年曾下降53天,最少也有23天);其次是班戈31.4天,申扎28.0天,安多27.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