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65|评论: 2

[交流共享] 【要闻】清晨的露珠未落 川剧皇后的练嗓声飘过 (重庆晨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4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晨的露珠未落 川剧皇后的练嗓声飘过




              

                                     2015-04-03 06:16:00 来源:重庆晨报
                                             174664833.jpg

29日上午8点过,沈铁梅(左二)在川剧院演绎经典川剧《思凡》选段。 重庆晨报记者 许恢毅 摄

174664835.jpg

                                                沈铁梅(中)《金子》剧照。

  重庆晨报记者 林祺 实习生 革奇 报道
  3月29日,清晨7点过,重庆市川剧院外,凝聚在树叶上的水珠缓缓滴落。
  沈铁梅坐在化妆间里整理妆容,排练厅里,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郭文景在紧张地翻阅着乐谱,荷兰纪录片大师Frank Scheffer和他的拍摄团队正在有条不紊地整理拍摄器材。
  集中展示川剧、川江号子等川渝两地的传统艺术文化,是Frank Scheffer前来拍摄纪录电影《Inner landscape》的初衷,作为电影主人公之一的沈铁梅说:“这是把川剧推向国际舞台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化妆间喊嗓
  其实,这天沈铁梅的状态并不好,因为生病,她感觉有些头晕。不过,起床简单梳洗后,她依然决定继续当天的安排。到达川剧院的时候,她是在旁人的搀扶下,脚步轻软地走进了化妆间。
  趁着发型师整理头发的间隙,沈铁梅挺直了身子,对着镜子开始喊嗓,眉目间的表情顿时有了变化。
  “喊嗓子”很简单,就是两个音,喊法也简单,就是 “爬楼梯”—从“矮音”喊起,一直喊到“最高音”。看似简单的两个音,其中却包含诸多高难度的发声技巧。
  7点33分,Frank Scheffer带着助手来到化妆间。Frank Scheffer擅长拍摄纪录电影,曾拍摄过40余部现代、古典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奖无数。在2005年和音乐家谭盾合作拍摄纪录片《茶》之后,Frank Scheffer这次又将镜头对准了川渝两地的传统文化艺术。
  纪录电影《Inner landscape》将以曾在重庆歌舞团工作过的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家郭文景为主线,集中展示川剧、川江号子等川渝两地的传统艺术文化。而中国剧协副主席、三度梅花奖获得者“川剧皇后”沈铁梅是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之一。
  正式拍摄前,Frank Scheffer专程找到沈铁梅,与之沟通稍后拍摄的剧目《思凡》的剧情。谈到剧目,沈铁梅眉飞色舞眼波流转,详尽地叙述着自己对于《思凡》的理解。末了,Frank Scheffer微微颔首,“你说的这些,对于这部电影很重要。”
  钢琴与川剧
  8点17分,川剧院排练厅里锣鼓骤响,“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在川剧折子戏《思凡》中场一开场,一句简单的帮腔,不仅道出了主人翁的凄凉,也为故事定下了调子。沈铁梅斜靠在墙边,听着帮腔合乐,不时提几句自己的建议。
  轮到沈铁梅上场合乐了。工作人员搬来了一把椅子放在她面前,双手搭在椅背上,沈铁梅撑住了有些虚弱的身子。音乐声起,大厅中央的沈铁梅一扫之前的精神不振,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感情饱满唱腔悠扬地再次演绎了经典川剧《思凡》中的选段。
  Frank Scheffer在一旁,指导他的拍摄团队认真地记录下这位“川剧皇后”在台上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台词。
  唱完一段,郭文景拿着乐谱,让钢琴也加入了伴奏。和着现场的川剧打击乐,营造了颇为神奇的背景伴奏。
  郭文景跟沈铁梅的合作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当时是尝试将川剧的传统曲目《凤仪亭》进行歌剧化,该作品在阿姆斯特丹演出时,曾被盛赞为“中国的歌剧”。随后,两人又合作了《衲袄青红》,《思凡》是沈铁梅第三次和郭文景合作。
  冲击柏林电影节
  在排练的间隙,沈铁梅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锣声不能这么尖,这是文戏,要弱,这个一定要讲究。”她又指了指另外一个乐器,“老了,要换新的,声音不对。”
  谈及和荷兰导演的合作,郭文景表示,“第一次在北京见面,导演手中就拿了一大堆自己拍摄的作品的中文碟片。他说想拍摄我完成一件作品的过程,而我的作品又是和川剧有关,说到川剧当然就第一时间想到了沈铁梅,所以才有了这一次的合作。”
  经过两年多的拍摄,导演组从北京到重庆、成都多地取景,多面地反映了川剧的特点。在纪录片中,不仅有沈铁梅这样专业的艺术家,导演组还去什邡拍摄了一个草根的农民川剧团,从专业院团到民间全方位地反映了川剧现状。
  据了解,纪录电影《Inner landscape》拍摄完之后,将冲击2015年柏林电影节艺术奖奖项的评选,届时,全世界的观众将目睹川剧这门传统艺术的精彩。同时,沈铁梅和郭文景合作的《思凡》也将登上荷兰艺术节首演。
  沈铁梅表示,纪录片的拍摄是把川剧推广到国际舞台上一个非常好的契机,“纪录片用了一种新的结构和元素多方面展现了川剧这门传统文化艺术,让国际友人了解,其实川剧并不是简单的变脸、吐火、藏刀而已,它还有更深的内涵和文化。”
  记者手记>
  传统戏曲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坚守
  李碧华在《霸王别姬》中这样写道:每天惺忪而起,大地未明……由关师傅领了,步行到北平西南城角的陶然亭喊嗓去……一大片芦苇塘,周围丘陵四伏,荒野乱坟,地势开阔。正是喊嗓的好地方。孩子四散,各找一处运气练声:“咿……呀……啊……呜……”
  粉墨人生,妆泪点缀。戏曲演员就是这样一份职业,演绎别人的故事,流的尽是自己的泪。舞台上固然风华绝代、万千辉煌,但到了台下,回归本色,酸甜苦辣,悲喜自知。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做优秀的戏曲演员,先天条件固然重要,但后天努力是关键。在舞台上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一投足一举手都凝聚着戏曲演员的辛勤汗水。正如人们常说的:“艺苦练而精妙,花勤灌乃扬芳”。
  不可否认的是,在各种国外艺术形式裹挟着文化涌进中国,很多人趋之若鹜的同时,传统戏曲面临惨淡经营的现状。而他们选择在一个冷门的品种里,不断地加温,这已成为一份责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8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4-5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1.大角小角每日練功練嗓是必須的,无需大惊小怪!
2.重庆传媒能积极报导川剧界(川剧人)的动态,还是应大力提倡大加点赞的!
   好帖、力挺!

发表于 2015-4-6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有那么一拨媒体人,永远在探寻本职的真谛,为人民利益鼓与呼永远是这拨人的职责。怕的就是某些行业自某堕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