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不为”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保驾护航“四个全面”
“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上面两段话,均出自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它们都提到同一个关键词——为官不为。为官不为,不是新表述,也不是新问题;但它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却是史无前例的头一遭。(据检察日报3月17日)
“为官不为”首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政府治理庸官懒政,已从口头强调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从惩治乱作为延伸到反对不作为,标志着反腐败正向纵深推进。
“为官不为”首入政府工作报告,有助于提升各级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官不为”的恶劣影响不只影响党国形象,伤害民心,恶化干群关系。更恐怖之处,在于它的危害往往是隐性的、潜在的,与乱作为相比,更难引起警觉;等问题浮出水面时,往往已经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防微杜渐”是古人交给我们的处世智慧,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将“为官不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正是防微杜渐的举措,有助于提升各级对此现象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讲是对干部的保护。
“为官不为”首入政府工作报告,有助于营造崇廉尚实的政治生态。深入整治“为官不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让“五型”为官不为者(“打盹型”、“木偶型”、“太极型”、“比划型”、“说唱型”)无处遁形,打造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营造干事创业、崇廉尚实、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对推动改革发展意义重大。
“为官不为”首入政府工作报告,有助于为“四个全面”的落实提高人才保证。吏治清则风气正,风气正则事业成。通过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和加强监督问责,“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从国家治理层面整治“为官不为”,达到让党员干部“不愿、不想、不敢”不为的效果,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四个全面”加快实现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