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90|评论: 6

到丹巴找寻季节的名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23 17:22 | |阅读模式

  季节是有名字的,还记得吗?古人用这样词语描绘它们:青春、夏赤、秋白、冬黑。写字间里日复一日的繁杂奔忙,都市中被模糊的温度湿度,几乎已经让人淡忘了季节真正的颜色,忘了它们曾那么鲜明纯粹地存在过,依序轮值。   从成都出发,翻越4500米的巴朗山,经四姑娘山麓,再顺小金川而下,一幅世外桃源的画卷渐渐在眼前展开──这就是丹巴,海纳了所有纯净、绝对的颜色,承袭了季节最真的名字。   巴朗山巅的雪还未退去,车轮沿着如黑带缠绕山间的公路,小心驶过。牦牛在远处,成群的,浩浩荡荡的,但又都是那么安静地伫立,不留神会把它们与雪片不能完全覆盖的黝黑岩石视为一体,它们都一样,静默成一片皑白中的斑驳。   翻过4500米的巴朗山顶,随着海拔下降,车内的我,呼吸明显轻松。不可思议,山的另一边似乎是另一个世界──有力量把阴霾的天空决然撕裂开来,换上另一副截然不同的表情,空气开始有了质感,阳光灿烂在每一束每一缕……蓝天、白云,不一样的天地倏地呈现眼前,炸裂般的,一些陌生却久违的熟悉感在心头扩散开来,心里的希冀似乎更加明朗,隐隐有着声音在迎合心底压抑已久的期待──那个美丽的地方,仿若藏身横断山脉之中的世外桃源,总在都市生活的每个夜里浅浅却明晰地拨动心魂。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17:31 |

苹果树下

  “桂花”是个汉族名字,女孩桂花却是个很美丽的藏族女子,黑而油亮的大辫子结在脑后,明朗的轮廓,身材修长。她在山脚下的青年旅馆做接待工作,这天却要赶回家去,帮着家里收玉米,顺便请我们到她家做客。她的未婚夫也正准备帮着忙活收割,正在庭院里等,浓黑而略带卷曲的头发,深刻的五官,高高大大的小伙子,很英俊。桂花家共3姐妹,其他两位都在外工作。翻开姐妹3人的相册,外貌各有特色却同样细雅美丽──身着嘉绒藏族素净的白袍,亭立在色彩渲染的林间,艳若桃李。   青椒炒老腊肉、炒青菜、土豆片、馍馍……桂花的母亲一边羞涩而抱歉地微笑,说饭菜实在简陋,一边在我们碗中盛满酥油茶。我却升起许多感动,为很久没有尝过的这么“朴实”的美味,也为这样的朴实善良。   午后,随着桂花到她家的后院。天!我差点大叫出声──为那些结满枝头的青绿果实。   于是,苹果树下,我大口大口嚼着手中苹果。   苹果个头小小,但很甜──那时我几乎已经不知道能用什么来形容它的美味。没有人造辅料的施加,依循自然周期生长,成熟的季节被就地采摘,而它们太过繁盛丰厚,人们就任它们挂果枝头,请客人随意攀摘、给小鸟儿啄食,又或者最后的萎败、尘归尘土归土。   草坡上一头牛,黑白纹相间很漂亮,它有一双好温柔的眼睛,一直好奇地望向我。四周寂静无声,斜躺草坡上,青草在雨后浸润着浅浅清香。向下望去,小金川的轮廓清晰地呈现眼前,水流柔美、从容、婉约,再远些,峡谷两岸秋意尽染,层层叠叠了淡黄、明黄、深绿、桔红、深绿……轻轻地吁一口气,烦闷,涤荡殆尽。   呵,也许是天神一个小盹,不小心跌落了手中调色盘,否则尘世间又怎么会有这样纯粹空灵的颜色?   又或者,是造物主的偏心,他把尘世间少有的宁和沉静,以及现世里越来越少的善良,小心地收藏起来,藏成为横断山脉中,一个最美丽的秘密。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17:31 |

“世上最美丽的村庄”

  第一次去丹巴,是11月。   甲居藏寨──有人称它为“世上最美丽的村庄”。在这里,被那些美丽颜色震撼的感官又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被无与伦比的惊诧俘虏。各种灿烂的颜色正在枝头叶间绽开,毫无预警的,便争先恐后地涌入视野──向阳的坡梁上较为平坦的地方,依山取材木石结构的房屋被黑、红、白三色披沥装点,窗棂又被黄、蓝、红悉心描画;丰收的玉米黄澄澄金灿灿,整齐堆摆在天台、屋顶;辣椒火红,一串串吊挂屋檐下,以一种艺术品的形态存在。梨树、桃树、苹果树绕房而种,紫的白的打碗花在屋前盛开……所有的颜色干净、纯粹,拒绝暧昧和叠次,反差强烈却异常和谐。寨房依着起伏的山势迤俪而建。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分布在绿树掩映之中,与周围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构成一幅幅田园牧歌式的优美的乡村画卷。   除了美景,这里还有着许许多多的传说。许多年前,一只凤凰飞到了墨尔多山,随后化成千千万万美丽迷人的美女,于是墨尔多神山下便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   丹巴出美女始于汉代的东女国时期。据史书记载,西夏王朝灭亡之时,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从遥远的宁夏逃到气侯温和、山美水秀,地处横断山脉深山峡谷里的丹巴。   如画的优美风物孕育出了如花的美人,劳作似乎并不能打磨丹巴女子的容颜。拥有纤细修长的身材,温润气候又养就了她们白皙光润的皮肤现在每年的收获季节,各村各寨都还要举行盛大的的选美和祭祀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17:33 |

到丹巴的实战贴士:

  1. 丹巴县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距成都市320公里,总人口5.8万人,其中藏族人数占全县总人数的57%。无论从哪里到丹巴都需经成都中转,目前有2条路,一条是从成都出发经过都江堰、卧龙、四姑娘山、小金到丹巴,全程390公里;另一条是是从成都出发经过雅安、康定、新都桥、塔公、八美到丹巴,全程520公里左右。大多数人公认的最佳旅游时节是4-11月,主要是出于路途安全的考虑。   2.我坐着发呆的堤岸确实是个绝佳的地点,在丹巴青年旅馆的背后。有个叫友多的广州人十多年来跑遍了横断山脉的旮旮旯旯,最后到了丹巴不愿再走,同合伙人租下了大小金川交汇处的一块河滩,建起了丹巴大酒店和青年旅馆。都是两层高的小楼,只是一个适合团队出游(标准间价格150-300元),一个适合背包客(床位价格20-50元),共同点是被褥都特别干净(还有阳光的味道)。每天晚上小酒馆里会放幻灯片,可以弥补一下游客不能得见丹巴其他季节美景的遗憾。   3. 丹巴当地藏族属嘉绒支系,只有语言,无文字。很多新一代藏民甚至只能说汉语,不会说藏语。当地有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嘉绒藏历年、观花节、墨尔多庙会、五月赛马节、燃灯节、嘉绒藏族风情节等,热闹非凡。美食方面有:香猪腿、老腊肉、土鸡、酸菜、咂酒、蜂蜜、野生菌等,到当地是一定不可不尝的。   4.丹巴海拔只有1700米,不会有高山反应,并且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4摄氏度。但行李中还是需要准备足够的药品、食品、御寒衣物,为往返路途做好充分准备。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17:32 |

“千碉古国”

  因为碉楼之集中、之多,丹巴因而有了“千碉古国”的美誉。现存的古碉最早建于汉代,距今2000余年,至迟为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金川时所建。北京香山一带,至今仍有丹巴古碉的遗址,传说是乾隆有感于如此绝妙的建筑和不可思议的防御功能,画图带回北京依样重建的。   从梭坡到中路,这些灰黑色的高大建筑巍然屹立,棱角分明、墙面光洁、下宽上窄。一座座,经受了百年千年的风雨侵袭、战争的洗礼和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岿然屹立在荒野里、村寨中。   站在近前,我被震撼得不能言语。   石片,成千上万的石片,造就的堡垒。当年,是怎样的一种信念,让那些人们不辞劳苦,努力建造着它们,一块块、一片片,10层、20层……是太热爱这片美丽的土地吧,保护它不被外者征服践踏, 不愿它沾染痛苦伤心……多少年过去,有的已经缺了一个角,却还挺立,在夕阳下留下一个悲壮沧桑的剪影;有的,则被围绕着,以之为脊建起了石木结构的寨房民居,继续用宽厚的脊背,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抵挡风雨。   天色渐晚。望向身后,经幡和嘛呢旗在房顶飘动,像冥冥中呢喃的隐语,同夕阳的余辉一起,渐渐隐去。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17:32 |

舍不得思维

  再到丹巴,是4月。   桃花开了,梨花开了,红得耀眼,白得无暇,开遍大小金川两岸。酸梅子花夹杂其间,同样艳丽。   小金川和大金川在我的面前汇合,平静交融,一同缓缓驶向前方。同样的水,同样的清澈无垢,同样的细腻温润,溶合过后,便再也分不了出处,从峡谷间缓步远方。   我坐在堤岸。我的身后是树干粗壮的大柳树,不是一棵,是一排。它们在吐绿,在毫不掩饰地喷薄自己的生命力,叶片在枝头绚烂地绿了开去,不加掩饰。风清冽,夹杂了些许水气,拂过的时候会撩动柳枝,于是,它们就一同随和共舞。偶尔一两枝会调皮地拂到我的耳后,痒痒的。   可我当然没工夫管,因为很忙,忙着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中,发呆。   谁会舍得在这样的地方“思维”呢?丹巴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可以真正地发呆──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做,宁静恬淡,天高云清。   景也好,人也好,一切都是明明朗朗,一切都是温和静宁。有无形的手聚敛了所有阳光、晴朗,凝神专注地投放在这片土地,把它变成独享上天钟爱的造物,连时间的脚步经过这里,也变得缓慢和小心翼翼……   在这里,我听得到自己血液平静的流动,我能感觉到风碰及皮肤时的轻颤,大脑一片清明。真实的生命流转在季节中,偶尔会困顿难安,可一切都会好,只要还没有忘记季节真正的名字。还记得,生命的真意。

发表于 2005-4-8 21:52 |
好文章,收藏了.[em03]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