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700年历史中西互鉴 《灰阑记》经历多次改编
“我教的学堂放了假,只得去街上卖粑粑。两个包谷粑,一碗老荫茶,救了一个老叫花……”今晚,《灰阑记》的“川调子”响彻重庆大剧院。该剧加入了很多现代流行语和搞笑的段子,“悲催”、“泪奔”、“女汉子”这类的词语都被融入到台词当中,演员们幽默风趣又极具巴渝特色的表演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笑声和掌声。
记者了解到,虽然剧中“与时俱进”地出现许多现代词,但是《灰阑记》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700年前,发展至今经过了多次的改编。故事源起元代诗人李潜夫的《包侍郎智断灰阑记》,到了19世纪40年代,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改编创作了《高加索灰阑记》,将原故事进行了一定的升华。
700年历史,多次改编,人类共通的情感—“母爱”,跨越了地域界限和文化差异,让《灰阑记》能以多种身姿,在观众面前演绎出同样的主题。
曾因为生活放弃川剧 欲为川剧院争夺第七朵梅花
梅花奖作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是每个戏曲人的终极梦想。川剧院工作人向记者介绍,如果这次吴熙能摘得大奖,将成为重庆市川剧院的第七朵梅花。
据了解,早在2006年“首届中国戏曲演唱大赛—红梅奖”比赛中,吴熙就获得了金奖。2011年,由她主演的《灰阑记》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日前,她在央视三套播出的节目《叮咯咙咚呛》里作为吉克隽逸的导师,教她川剧。
谈及一路走来,吴熙坦言想过放弃。因为川剧演员比较“清贫”,刚入行时只有几百块钱工资,她曾开过火锅店、服装店,也去做过电视剧演员,但是最终还是放不下川剧,又重新拾起。本届梅花大奖也即将进入决赛,作为唯一一个入选的川剧,吴熙坦言压力很大。“这次很多名角入选,还是很紧张。每天都要排练十多个小时,老师(沈铁梅)要求也很严苛。”
在塑造杜鹃这个角色时,吴熙也遇到了瓶颈。“杜鹃这个角色性格比较大大咧咧,而我又是一个比较秀气的人,所以有时候放不开。”吴熙告诉记者。于是她经常跑去餐馆里头,观察那些性格比较豪爽的人的动作、神态和言行,从这些生活细节向戏里角色靠拢。吴熙说:“我已经快和这个角色融为一体了。”
作者:林楠 吴羽飞 周晓雪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zkx397171916 发表于 2015-4-18 21:00 欣闻重川吳熙将冲击本届梅花奖,其实无论成川、省川、重川谁谁去冲击川剧梅花奖都是大好之事,也是川剧界的 ...
老潇洒 发表于 2015-4-22 13:32 27届梅花奖决赛在广州举行,每场票价才30元,决定到现场去为吴熙冲击梅花奖摇旗呐喊!
注册后积极发帖的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