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97|评论: 0

“六个坚持”打造幸福美丽新邛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0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个坚持”打造幸福美丽新邛崃
2015-04-20 05:41:31 来源: 四川日报(成都)

“4·20”芦山强烈地震恢复重建两周年—

      4月20日,邛崃市道佐场镇娄子山安置点正式交付使用。道佐乡村民骆光海和其他742户当地村民将搬进集中安置点的新家。

      骆光海没有料想到的是,2年后的今天,他会住上155平方米的开放式小独栋。两年的期待,还给了他很多的“意外”。

     2年重建,邛崃在探索中前行。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住得安心、生活顺心,在重建工作中,邛崃创新“六个坚持”做法,大力实施灾后住房、基础设施、产业、文化和生态重建,积极探索“地方主体、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统筹推进”的灾后重建新路子,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邛崃市农村住房重建全面完成,194个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完工176个,累计完成总投资130.1亿元。邛崃镇乡的城乡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振兴发展能力有了显著增强,群众得到真切实惠,灾后恢复重建取得明显成效。

连片成线 形成一镇一特色产业格局

4月的邛崃,暖意融融。

     水口镇钟山社区门口,清风夹杂着阵阵玫瑰花香拂面而过。自2012年钟山社区引入俏芬芳家庭农场以来,终于在去年底见到成效。“这几天已经有数拨游客来过了,看来当初选择发展这个项目没错。”何祖华是该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在他看来,随着玫瑰花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今后的生意还会更好。不仅如此,这片总占地面积达500亩的玫瑰园项目,还能加快带动当地近百户群众每年增收3000-10000元。

      从水口镇沿山而行,在相隔不远的道佐乡山林间,漫山遍野的紫色花卉造型已经初现轮廓。这个于去年3月开工建设的“紫颐花园”园林观光项目,已投资800余万元,种植红叶樱花、红国王挪威槭、红火箭紫薇、红梅、海棠、桃花、樱花等观光植物18.4万株。

    “今后这里将是一片色彩缤纷的彩林,既可休闲养生又能围猎运动。”道佐乡副乡长李守军说,总投资1000万元打造的项目,将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增加人气,为当地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人均年收入约2.7万元。

一镇一特色、成片连线发展,这是邛崃在坚持统筹规划,引领科学重建成果的直接体现。

     据邛崃市规划局负责人介绍,在住房和产业重建的推进过程中,邛崃按照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系统规划理念,将城镇和农村统筹规划,编制和完善了邛崃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市域总体规划,把邛崃西部片区6个重灾乡镇和相邻的4个受灾较重镇乡进行整体规划,集成推进该市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目前,邛崃西部单元片区被整体规划为“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实验区”,将充分利用山水田园资源,规划多样旅游主题景区,明确各镇乡片区的定位,确立成片连线发展带,串接受灾镇乡安置点形成旅游环线。

     与此同时,该市在加快推进灾后住房重建的同时,以提升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为核心,加快项目建设,坚持产业支撑,建成了以夹关镇、临济镇为主的连片茶叶基地近10万亩;以高何镇、火井镇、油榨乡为主的生态蔬菜基地5000亩;以火井镇、南宝乡为重点的中药材基地;以道佐乡、火井镇为重点的20万亩林竹产业生态旅游基地,着力形成一镇一特色的产业格局。

     此外,该市积极探索创新产业重建机制。在夹关镇试点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成功实现土地经营权放活;在全市推广水口镇土地流转“钟山模式”,实施土地“预流转”、开展挂牌推介、创新担保机制,实现了土地经营权“分散”变“集中”、项目引进“被动”变“主动”、流转风险“易发”变“可控”……

文旅融合 向全域景区化发展

     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邛崃受到波及,被纳入“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按照国家的灾后重建要求,通过试验区的建设,将为邛崃重建新区在产业融合机制、融合发展路径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探索出一条绿色融合发展之路。

   “试验区的建设,是对邛崃未来产业发展最精准的定位。”邛崃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认为,邛崃拥有良好的生态本底和厚重的南丝路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依托灾后重建,邛崃以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将能最大程度整合全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生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实现一三互动促增收。

    “我们设计了以‘平落—夹关—天台山’为主线、‘高何—南宝’为次线、‘大同—茶园’等为支线的邛崃旅游线路,打造旅游组团。同时,以节庆活动、区域旅游协作、旅行社踩线等形式,推出系列宣传营销活动,启动旅游市场,邛崃旅游知名度大幅提升。”该负责人表示。

      据悉,去年邛崃启动了《邛崃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5年-2025年)》工作,将构建邛崃市旅游发展的“一心两带三区四极”空间结构,即一个旅游支撑中心:临邛古城—文君故里;二带:大高南丝路山地文化旅游发展带和临夹南丝路水上文化旅游发展带;三区:西部生态旅游区、中部文化旅游区、东部农业旅游区;四极:即平落镇、夹关镇、火井镇、大同乡。

     而目前,邛崃正重点围绕平落古镇、天台山景区打捆创建5A级旅游景区、南宝山生态旅游区建设和乡村酒店建设,实现旅游突破发展。

     不仅如此,随着今年3月18日“邛崃黑茶”、“邛崃黑猪”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邛崃将依托颇具规模的茶产业和悠久厚重的茶文化,打造从平落镇至夹关镇,沿线总长15公里,纵深各1公里范围的“邛茶走廊”,做强做大邛茶产业,实现一三产业互动。

     “邛崃是南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邛崃农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邛崃有大量反映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遗址、遗迹及许多隐性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同时邛崃是古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第一站,旅游资源的潜质与开发潜力极大。

     根据计划,该市将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融入到“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以“两山一镇一窑”为重点,建设四季多元的全域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六个坚持”

      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成都邛崃市有6个镇乡被国家列入“6+6”重灾区范围。灾后恢复重建中,邛崃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整乡、整村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积极探索出一条灾后重建新路子。其中,“六个坚持”是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快速开展的核心支撑。

     坚持地方主体,强化责任担当:即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组织、引导、协调作用,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带领灾区干部群众科学推进灾后重建。

     坚持统筹规划,引领科学重建:即以科学规划为龙头,突出安全性、统筹性和科学性,统筹编制并形成了完善的重建规划体系,为科学重建提供引领。

     坚持住房优先,提升城乡形态:即顺应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态势,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优先住房重建,全面提升受灾镇乡整体面貌和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早日住进幸福美丽新居。

     坚持产业支撑,推进持续发展:即将产业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同步谋划、同步推进、整体提升,以增强灾区自我“造血”能力为目标,做强灾区产业支撑,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努力实现灾区可持续发展。

     坚持市场运作,激活要素资源:在重建中,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邛崃市灾区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央和省财政下达重建资金包干总数和分类控制数12.14亿元。成都市级财政为邛崃市提供最高20亿元贷款本息补助。在认真抓好各级财政资金使用的同时,邛崃坚持主体意识,积极采取市场化手段,多渠道筹集重建资金。

      坚持群众参与,共建美丽家园:即充分尊重民愿,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灾后重建全过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美丽家园。

                                                       netease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