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钟明全zmq

钟明全:石笋河记游(组诗.诗歌原创)

[复制链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4-30 12:04
不明也没什么!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冰雨_K9rt4 发表于 2015-4-30 11:42
不明所以。(weixin公众号:广安圈)

过去的故事
谁能与我评说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勾起回忆的往事
何必弄那么清楚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4-30 13:4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农田,农民,农村,粒粒皆辛苦!田园礼赞,朴实无华!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5-4-30 13:5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河上岸回家团圆
        由岸下河随遇而安
       半边街的神韵正是以上两句耐人寻味,钟哥把石笋古镇写活了,那些场景都曾留有我儿时的记忆。点赞!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歌说事 发表于 2015-4-30 13:54
由河上岸回家团圆
        由岸下河随遇而安
       半边街的神韵正是以上两句耐人寻味,钟哥把 ...

谢哥,我是石笋的匆匆过客.在我眼里所见的,与你们,那是九牛一毛,小巫大巫.但是,我想写出我对这里的感觉,写出对这里的味道.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口面

面一口汤一口叹一口
三口面已成石笋招牌
三口面已成过往云烟

三口面  
品三品

一口热汤去寒气
一口热面填饥肠
一口热酒暖肝胆

三口面
三口品

一口品出离愁滋味
一口品出沉浮升迁
一口品出沧海桑田

三口面
一二三

一口品古今
一口品顺逆
一口品悲欢

三口面
味缠绵




        对三口面的感觉,你比我更加深刻.我也在思考,并且那天早上出发之前,就像直接到石笋街上去吃这个三口面.可天涯钓雪人却说恐怕街上早上没有什么吃的,更别说"三口面"了.我只有作为局外人,再一次提及了这个让人不忍舍弃的尤物.

         天涯钓雪人的文字如是记述:

回味悠长“三口面”

        位于广安区渠江中段的石笋镇,依山傍水,因渠江从镇门前流过,故又叫石笋河。一条蜿蜒的长街,随着山势的升高,逐步向上,以此闻名县域。在过去以水运为主的岁月里,这是一个商贾云集、物质充盈、人流涌动的繁华胜地。

        石笋镇五里长街,原本就居住了好几百户人家,平日里也是较为热闹。如遇上三、六、九赶场之日,更是熙熙攘攘、水泄不通。因而,街上的食馆,自然是生意火红,人满为患。那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商贩,吆吆喝喝之前,得进食以壮喉嗓,为把自己带来的货物推销出去积蓄力量;待到散集之后呢?又得犒劳犒劳一下自己,能不进馆子,小酌一口,吃点东西吗?还有那些在乡下幸苦了几日的乡亲,趁着赶集买东购西、添盐打醋的机会,也会到馆子里坐坐,与偶遇的亲朋好友小聚一会,拉拉家常,摆摆龙门阵。就是那些本无事务,赶耍场的老汉或是小伢子,还是会忍不住充充馆子、打打牙祭的。哪怕是一碗凉面、凉粉,两个包子、馒头,几个泡粑、几根油条,抑或是二两小面,均无不可呀。所以,这石笋河的鲢鱼、龙凤汤等等名吃,便蜚声在外,一提起,便引得人垂涎三尺。而在这些名吃之外,石笋河还有一样小吃让人记忆悠长,回味无穷——那就是“三口面”。

        提起石笋河的三口面,十里八乡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谓“三口面”,即:面,一口——因面实在好吃,一口便吃完了;汤,一口——因汤味太好,一口便喝干了;叹,一口——因为面和汤吃完喝干,意犹未尽、味尤在口,叹气一口也。

这“三口面”,据说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呢:在石笋河的正街上,有一对从事面馆生意的中年夫妻,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宝贝女儿。一家人靠着不温不火、不好不坏的面馆生意,将就维持生计。有一天清晨,刚打开店门,发现一个乞丐模样的小伙子蜷屈着睡在店门口。好心的夫妻俩连忙把小伙子扶进店里,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给他吃下。不够,再下一碗;还是不够,又下一晚;一连吃了五碗,方才称心。一番细谈,知道小伙子无依无靠,一个人从很远的北方而来。于是,夫妻俩就把他收留在店里帮帮忙,打打下手。说来也怪,从那以后,凡是到面馆里吃过面条的人都说好吃、好吃,一碗不够,吃二碗,一次来吃了,下次又来。一传十、十传百,夫妻俩的面馆从此生意火红。

        夫妻俩知道,自己开了二十年来年的面馆,做出的面都没有人说如此好吃之类的话。可自从小伙子来了后,这面还是原来的面,咋就如此好吃、变了味道了呢?肯定这小伙子有一套。于是,把小伙子入赘做了女婿。小伙子接掌了面馆过后,更是进一步施展才华、大显身手,把面馆的生意做得远超从前。一位慕名而来的秀才吃过面条过后,问小伙子这面可有名称?小伙子即请秀才帮忙取一个。秀才沉吟片刻,取来笔墨纸砚,写下了龙飞凤舞三个大字——三口面。

至此,石笋河“三口面”便扬名四野。大凡到过石笋河的人,无不到“三口面馆” 坐一坐,尝一尝,感受一下这美味的小面。

        可惜,到后来,石笋河的“三口面”只是存在于那些上了年岁的老人们饭后茶余的回忆里了。小时候,偶尔听父亲谈起“三口面”时,那有滋有味的情形,不知是多么的向往,和沉醉。引得我也不知不觉在想象中回味着——在记忆中挥之不去。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4-30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歌说事 发表于 2015-4-30 13:54
由河上岸回家团圆
        由岸下河随遇而安
       半边街的神韵正是以上两句耐人寻味,钟哥把 ...

如今的半边街,也像半边岩一样,萧条落寞了.

发表于 2015-4-30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手拈来都是诗呀。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5-1 11:08
对石笋河的感受,有新意,也有深意!

发表于 2015-5-1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来几个田园诗人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5-2 22:45
记述农家生活
反映田园生态
回归自然心境
书写自然诗篇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5-2 22:45
记述农家生活
反映田园生态
回归自然心境
书写自然诗篇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5-2 22:5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5-3 09:3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一组馨香纯朴的田园诗!呵呵,刚发现你在桥上看风景……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09: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5-3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手沾来,意味悠长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5-3 22:0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给予了诗的泉源
想象插上了诗的翅膀

:):):)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5-5 18:3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15-5-6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笋河记游(组诗原创五)
                                           钟明全

                               鳌山寨上的草地

鳌山寨
丘陵上的高原
巍然耸立在天地之间

鳌山的祖先
总想占鳌头
一览众山小
静守山安宁

石砌的门
抵御入侵
确保子民
富庶安平

时过境迁
宽阔的山寨
宽阔的鳌山顶
成了长草的平原

山上长满各种野草
开满色彩艳丽的野花
让不知冷暖饥饱的后生
在草地幸福无比摄影流连

沉睡的先辈没有守住富庶的防线
只留下无知的人们拜访
曾经的寨门
残垣

鳌山变成草地
让我的思绪翩翩
让我再难见山伟岸
再难见牛犁春的响鞭
                                   

                              柴草堆满春的院

枇杷和桃子树占据了中庭
干枯的柴草堆满了屋檐
一棵倒立的桑树疙蔸
像一位枯萎的老人
院子里没有人影
只有废的条石
金黄的土墙
迎接访客

狗儿哪去了
鸡鸭鹅哪去了
门前的盼哪去了
袅袅的炊烟哪去了
偷摘青桃小儿哪去了
捆围腰的老妈妈哪去了
抽着烟吆着狗的人哪去了
春天的春光占尽了这个院落
真的是无限的春光将院落独占
占成无人的空寂无人的春的院落
占成让游人也成为这院和房的主人

我看着这空寂无人的院落空寂寂的春
多想留住自己的脚步自己的身
让葡萄藤的蔓将我缠绕
结出酸酸的果实
刺痛甜心

春占农家
春光占尽农院
让人难言春的光环


                                 歇气的风谷的车

瓦房破得不能再破
没有亮瓦的屋内
仍然光线充足
歇气的风车
歇着长气
等待着
召唤

不知主人何处
土墙屋堆满柴禾
所有进出的门敞开
仿佛这家再没有秘密
只有风车门板枯草竹竿
和从房顶上洒进来的春阳
述说这个家曾经拥有的时光

美女能站在风车边留下自己的影
让蒙着薄膜的风车跟着靓丽
其实这是现代远古对语
让人看到喧嚣过后
岁月落下的尘

风车
车走了瘪壳
留下了饱满的谷粒
其中有一颗萌生成春的芽
丰满着守候着风车的春天的气息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